兒子寫作業到凌晨,竟是被老師懲罰抄書,父親一怒之下撕毀作業本

現在孩子的學習壓力大,連小學生的作業就能經常寫到後半夜,甚至是凌晨,這樣的情況一直都是家長不能迴避的問題。

最近就有新聞曝出,一位臺灣父親看著自己上五年級的兒子被罰抄課本,一直抄到了凌晨,一怒之下就把作業本都撕掉了。

事情的起因是兒子在課堂上測驗出了錯誤,老師就罰孩子抄寫課本22頁內容。孩子父親覺得一個晚上別說小孩子了,大人都不一定完成,況且還是做的無用功,就把孩子的作業本通通撕毀了。

這件事被曝出後,孩子父親與老師和學校溝通,沒想到學校的態度依然要孩子把作業補上。最後,孩子不得已辦理了轉學。

兒子寫作業到凌晨,竟是被老師懲罰抄書,父親一怒之下撕毀作業本

上面父親的做法被曝出後,讓很多網友覺得這位父親做了他們不敢做的事情,但也有些人還是認為行為有些過激了。

用“抄書”的方式來懲罰學生,在現在中國式教育中屢見不鮮。這種填鴨式教育只會帶來惡性循環,並不會讓孩子的成績提高。

現在的孩子就像是學習機器,每天除了寫就是讀,讀完再背,如此循環。國慶放假七天和孩子們根本沒有關係,無非就是換了一個地方,繼續讀、寫、背而已。

每天老師都會佈置一大堆的作業,尤其是語文老師,佈置的作業都是抄寫,而且是翻來覆去地抄,孩子也被折騰得夠嗆,家長也是敢怒而不敢言。

兒子寫作業到凌晨,竟是被老師懲罰抄書,父親一怒之下撕毀作業本

如此繁重的家庭作業對孩子的學習真的有益處嗎?

正常來講,老師留作業的目的,是為了檢驗孩子在課堂有哪些內容是沒有掌握的。但是很顯然,現在家庭作業已經被很多老師發展成放學回家的必要項目,變成孩子的困擾了。

數據調查顯示: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學生認為家庭作業對成績的提高有幫助。

通俗地講:好學生不會因為家庭作業而使得成績變得更好,成績差的學生做家庭作業因為缺乏必要的引導與幫助。即便是機械式的抄寫,也不會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

教育不是這樣的,而是應該“老師上課認真教書,學生認真學習”

機械式、繁複、耗時又耗力的抄寫作業,不僅浪費學生的時間,這種“填鴨式”的教學也在浪費老師時間。

家庭作業應該“重質而不重量”,老師應該有所針對,因材施教。留什麼樣的作業能讓孩子既不澆滅對學習的熱情,又能因材施教,並且對孩子的成績能起到明顯、積極正面的影響,這才是教育工作者著重思考的問題。

兒子寫作業到凌晨,竟是被老師懲罰抄書,父親一怒之下撕毀作業本

同時,學校、社會、家長多方面能不能提供足夠的理念環境支撐,教育界能不能提供足夠的資源支援也是非常重要的。

總之,我們並不反對老師給入學年齡的孩子留家庭作業,但是怎樣留作業,留怎樣的作業,確實是值得深思,也是一個值得期待好好解決的問題。

所以停止吧,填鴨式教育。

對於父親不滿孩子的家庭作業,撕毀作業本的事情,你是怎麼看的?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