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子午谷奇謀”——諸葛亮沒錯、魏延也沒錯

正文開始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史書上關於魏延“子午谷奇謀”的記載

延(魏延)每隨亮(諸葛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指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三國志》

以上是《三國志》關於“子午谷奇謀”的記載。

全面解析“子午谷奇謀”——諸葛亮沒錯、魏延也沒錯

(魏延)

後來裴松之又根據《魏略》對這件事兒做了詳細的注引:

夏侯楙為安西將軍,鎮長安。亮於南鄭與群下計議,延曰:“聞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楙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長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必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亮以為此縣危,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延計。——《魏略》

以上,就是史書中關於“子午谷奇謀”的全部記載,接下來我們開始正文。


一直以來,“子午谷奇謀”就是三國愛好者口中的熱門話題。一部分人認為魏延之謀是一條能夠比肩韓信“奇襲陳倉”的奇計,而諸葛亮則謹慎過度,錯失良機。另一部分人則認為,“子午谷奇謀”不切實際、成功率低,諸葛亮不冒險是對的

今天我們再把這個話題拿出來深度地解析一番,來看看諸葛亮沒有采用這條“奇計”到底是對是錯。

全面解析“子午谷奇謀”——諸葛亮沒錯、魏延也沒錯

(諸葛亮)

諸葛亮的戰略

從兵法上來講,“子午谷奇謀”屬於戰術行動,是要服務於整體的戰略路線的。諸葛亮為帥,主戰略,魏延為其將,主戰術,我們先來看看諸葛亮的戰略。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從漢中到關中,一共有四條路可以選擇,依次是子午道、褒斜道、(出散關)陳倉道以及祁山路線。

全面解析“子午谷奇謀”——諸葛亮沒錯、魏延也沒錯

(諸葛亮北伐路線)

諸葛亮在畢生的五次北伐中,第一次大規模北伐走的祁山,第二次為了響應東吳,圍陳倉,第三次是防守反擊戰,第四次再戰祁山,大敗魏軍,第五次自知時日無多,選擇了相對較近的褒斜道。

全面解析“子午谷奇謀”——諸葛亮沒錯、魏延也沒錯

(祁山位置)

兩次真正意義上的北伐,諸葛亮為什麼都選擇了

“出祁山”呢?不急,我們先來看下諸葛亮北伐時所面臨的問題:

  • 魏強蜀弱:兵力難濟,蜀國的人口和兵力不足魏國的四分之一;
  • 補給線長:糧草難濟,無法形成長期有效的補給;
  • 蜀道難行:蜀道難行,難於上青天,大軍行軍困難;
  • 蜀中缺馬:野戰難嬴,只能被迫打陣地戰。

總結兩個字“困難”。

全面解析“子午谷奇謀”——諸葛亮沒錯、魏延也沒錯

(三國時期人口資源分佈)

面對如此困難,諸葛亮提出了以下的戰略路線:出祁山、取隴右為根據地,在關外尋找和魏軍主力決戰的機會,消滅魏軍西線的有生力量,然後拿下關中,“還於舊都”。

結合上面提到的幾點困難,再看諸葛亮的戰略路線:

  • 出祁山的路線雖然繞遠,但是相對秦嶺的險峻,更利於大部隊的行進;
  • 曹魏對於隴右的控制較弱,可以以較小的代價攻克之,並把它作為進攻關中的“跳板”
  • 有了隴右,諸葛亮就可屯田、屯糧,大大地縮短補給線,解決糧草問題;
  • 隴右還有古代的“坦克”——戰馬,可以讓蜀軍
    組建強大的騎兵,解決短板問題。

這一戰略路線的特點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在諸葛亮的戰略規劃裡,只要是補給問題不解決並且魏軍的主力尚在,即使拿下長安也是徒勞的。所以他第一階段的目標是隴右,第二階段的目標是魏軍主力,第三個階段的目標才是長安。

全面解析“子午谷奇謀”——諸葛亮沒錯、魏延也沒錯

(諸葛亮北伐)

很顯然,而魏延的“子午谷奇謀”顯然過於激進,直接把矛頭指向長安,顯然是和諸葛亮的戰略規劃不符的。

所以,總結第一點原因:魏延的戰術設想並不符合諸葛亮的戰略規劃。

魏延的戰術

談完諸葛亮的戰略路線,有人要說了,管他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不拿隴右、不用決戰,直接拿下長安不是更好麼?那麼,“子午谷奇謀”真的能成功地拿下長安嗎?

結合文章開頭史料中的記載,魏延如果想通過“子午谷”順利拿下長安,至少要滿足以下五個條件:

  1. 魏延軍隊經子午道“可十日到長安”;
  2. 夏侯楙“怯而無謀”,看到天降奇兵,“必乘船逃走”;
  3. 長安城中糧食“足周食也”;
  4. 魏援軍前來,“尚二十許日”;
  5. 諸葛亮從斜谷來,“必足以達”。

五個條件,任何一個不滿足,魏延和他的“五千精兵”都有可能死無葬身之地,接下來我們一條條地來分析。

全面解析“子午谷奇謀”——諸葛亮沒錯、魏延也沒錯

(魏延)

一、魏延軍隊經子午道“可十日到長安”

先不提能否成功,我們且來看看幾個後來走過“子午道”的人。

第一個,曹真,曹真伐蜀時走的就是子午道,結果“會霖雨三十餘日,或棧道斷絕”、“曹真發逾月而行才半谷,治道工夫,戰士悉作”,曹真十天才走完一半,其路難行可想而知。

全面解析“子午谷奇謀”——諸葛亮沒錯、魏延也沒錯

(子午古道)

第二個,桓溫,派遣司馬勳出子午谷,結果未出谷就被苻雄率領的前秦軍隊擊敗,致使桓溫兩路夾擊的戰略失敗。想要做到悄無聲息地通過子午谷,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綜上,一方面子午道險峻異常,十日行軍到達長安相當困難。另一方面,雖然曹魏不至於重兵把守子午道,但是作為漢中通向長安的一條路,曹魏也絕不會完全無視,定會安插斥候或者築起瞭望臺。所以即使魏延十日之內能出谷,也難保出谷的時候不會遇到早已埋伏好的伏兵。

二、夏侯楙“怯而無謀”、“必乘船逃走”

夏侯楙是大名鼎鼎的曹魏大將軍夏侯惇的兒子,同時也是曹操的女婿。《魏略》記載其人“性無武略,而好治生(做生意)”,軍事能力顯然不咋地。

但是自古“老子英雄兒好漢”,要說夏侯楙是個實打實的軍事白痴,卻也不合情理。而且,當時的魏國君主曹丕也算是一代明君,斷不會把長安如此重要的地方交給一個草包,即使他是大魏的駙馬。因此,夏侯楙雖差,但是還不至於是個傻子。

全面解析“子午谷奇謀”——諸葛亮沒錯、魏延也沒錯

(夏侯楙)

至於夏侯楙會不會“乘船逃走”,我覺得,他畢竟是個生意人,利益至上。但同時,夏侯楙也算是曹魏宗室,不太可能完全不做抵抗。所以,夏侯楙會逃,但是不至於馬上就逃,憑藉長安堅固的城防和物資,至少是能抵擋一陣子的。

三、長安城中糧食“足周食也”

這點魏延想的太過理想化了,首先,前面提到,夏侯楙是一個生意人,怎麼可能會在逃跑的時候給魏延留下糧食。另外,古代打仗萬不得已棄城而走的時候,通常都會選擇能帶多少帶多少,帶不走的就付之一炬。所以,魏延設想的“足周食”,幾乎是不可能的。

四、魏援軍前來,“尚二十許日”

這個也是魏延理想中的結果,魏延的對手是曹真、是司馬懿,兩個人都是當世名將,“兵貴神速”的道理,他們不可能不知道。

全面解析“子午谷奇謀”——諸葛亮沒錯、魏延也沒錯

(兵貴神速)

司馬懿剋日擒孟達,本來預計一個月的路程,司馬懿僅用了八天就到了。何況長安重鎮,一旦有失,曹魏必會馬不停蹄、快速增援。等到魏軍兵臨城下,魏延僅有五千兵力,再加上之前損耗,想守住長安幾乎不可能。

五、諸葛亮從斜谷來,“必足以達”

同樣的,這還是魏延的理想結果,諸葛亮大軍想在曹魏援軍到來之前和魏延會師相當困難。

首先,諸葛亮走的斜谷,比子午谷好不到哪裡去,也全是崎嶇險峻的山路棧道。最重要的是,當時的雍州刺史可是名將郭淮,面對侵略不會無動於衷,萬一諸葛亮被拖住了,長安的魏延就只能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了。

全面解析“子午谷奇謀”——諸葛亮沒錯、魏延也沒錯

(漢中到關中的地形)

萬一諸葛亮在魏延被援軍擊敗之後到達長安,那就危險了,魏軍以逸待勞,同隴右守軍前後夾擊,蜀軍則極有可能全軍覆沒。

綜上,通過五點必要因素的分析,總結出第二個原因:“子午谷奇謀”的成功率相當低,低到諸葛亮覺得不值得去冒這個險。

為什麼韓信能成功?

魏延在他的計策中提到,“如韓信故事”,指的即是當年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戰術,那麼有人要問了,為什麼韓信當初能夠成功,魏延就那麼難呢?原因其實很簡單,諸葛亮面臨的關中和韓信面臨的關中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全面解析“子午谷奇謀”——諸葛亮沒錯、魏延也沒錯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路線)

其一,韓信當年面對的關中勢力是項羽所分封的三個秦朝降將,關中居民對他們的橫徵暴斂恨之入骨,而對當年和他們約法三章,廢除嚴刑苛法的劉邦那可是相當歡迎。

反觀諸葛亮,他面對的是整個大魏,長期的治理下,曹魏在關中地區深得民心,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對比諸葛亮,韓信的關中幾乎就像是白送的。

其二,諸葛亮面對的關中城防和韓信當年也不能同日而語

秦國當年面對的主要軍事壓力來自東方諸國,所以關中西線的城防相對較弱。而兩漢時期,為了抵禦來自西方的異族勢力,關中西線的城防已被大大加強。因此諸葛亮北伐的困難也就比韓信大得多了。

總結

綜上,不管是從諸葛亮的戰略路線分析,還是從“子午谷奇謀”本身的可行性來分析,諸葛亮沒有采用魏延的計策都是相對合理的,沒有做錯。但是同時,戰場瞬息萬變,一切皆有可能,就像後來鄧艾的“偷渡陰平”,魏延說不定真能通過“子午谷奇謀”成功。

所以在這件事上,諸葛亮沒錯,魏延也沒有錯。

“子午谷奇謀”就像一場豪賭,諸葛亮和魏延的砝碼是整個蜀國的全部家當,如果僥倖賭贏了,蜀國將柳暗花明、由弱變強,但是如果不幸輸了,蜀國則將萬劫不復、面臨亡國。

如果是你,你會“賭”嗎?

全面解析“子午谷奇謀”——諸葛亮沒錯、魏延也沒錯

沐茗,為你解讀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