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山东河北交界,这个县得名有两种说法,其一和慕容复先祖有关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

提起河北沧州市的吴桥县,你会想起啥?是明代最后一任内阁首辅范景文?是杂技之乡的美誉还是别的啥?这个地处河北、山东交界的县有着悠久的历史。那么,吴桥县是因何而得名,这背后的故事又是啥样的呢?

地处山东河北交界,这个县得名有两种说法,其一和慕容复先祖有关

吴桥县大致轮廓

今天我们就以这篇小文来带您了解一下。

在历史上,吴桥县一带曾被称作安县、重平县、安陵县、将陵县。到了金世宗完颜雍大定二年(1162年),朝廷将将陵县县治迁移到吴桥镇,县名也改称为了吴桥。

地处山东河北交界,这个县得名有两种说法,其一和慕容复先祖有关

显而易见,是先有吴桥镇再有的吴桥县。那么“吴桥”名字的来历有哪些说法呢?

对此,《吴桥县志》中载有明文:吴桥名镇,在邑人传为古大姓吴氏所族居。而且,昔日吴桥城南岸旧有桥,传为“吴桥”。依照这种说法,“吴桥”得名是汇集了吴氏大族和古桥两重含义。只不过,古桥已经不见痕迹,吴氏大族也不可考,这些昔日的吴桥文化符号都几乎荡然无存了。

地处山东河北交界,这个县得名有两种说法,其一和慕容复先祖有关

后燕的大致疆域

除此之外,吴桥县得名还有另一种说法。有说法认为,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创立者慕容垂曾引兵通过这座古桥。因为慕容垂曾受封吴王的缘故,所以也称其地为“吴桥”。

地处山东河北交界,这个县得名有两种说法,其一和慕容复先祖有关

慕容垂史上确有其人,此君是后燕的建立者,在公元354年受封为了吴王。慕容垂戎马生涯中曾征战后赵、北魏,确实曾有过在河北地区的作战经历,他路过今天吴桥,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地处山东河北交界,这个县得名有两种说法,其一和慕容复先祖有关

历史上的慕容垂是十六国时期的鲜卑人,是鲜卑诸燕国中后燕的建立者。在金庸先生名作《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就是鲜卑慕容氏的后裔。慕容垂就是慕容复的先祖之一。

地处山东河北交界,这个县得名有两种说法,其一和慕容复先祖有关

慕容复和小龙女

但是关于慕容垂过吴桥的记录不见于正史,也没有太多文献资料支撑,或许这类说法只是民间故事或者好事者杜撰罢了。这则故事只是给吴桥县的历史文化平添一段趣事,至于真实性则不必太过追究。

地处山东河北交界,这个县得名有两种说法,其一和慕容复先祖有关

吴桥县夜景

好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说完了,欢迎关注我们下次发布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来说您想听的故事,想了解的历史,我们尽量满足您的要求,讲给您听。

文中图片来源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