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兩億年,裹一身金黃,來見你

若說,秋是樹木的另一個春。銀杏,無疑是點綴秋最耀眼的樹種。歷經兩億多年的物換星移,不曾改變。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時下正值觀賞銀杏的好時節,別錯過這站成永恆的一泓驚喜,畢竟它是瞬間就能令你與恐龍時代產生交集的生命奇蹟!

銀杏-朗讀者 陳亮00:0004:46

朗讀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 陳亮

配樂丨Paul Liu - 落葉歸根 鋼琴版

來自央視新聞

穿越兩億年,裹一身金黃,來見你

我要嚼碎白果 看看它有沒有芽尖

我要剝出一顆堅硬蒼老的化石

看看它有沒有跳動的心臟

滿地金黃的落葉翻騰

沒有誰能賽過它的垂老

張震宇

《銀杏》

(節選)作者/郭沫若

銀杏,我思念你,你這東方的聖者,你這中國人文的有生命的紀念塔,你是隻有中國才有呀,一般人似乎也並不知道。

並不是因為你是中國的特產,我才特別的喜歡,是因為你美,你真,你善。

穿越兩億年,裹一身金黃,來見你

你的株幹是多麼的端直,你的枝條是多麼的蓬勃,你那摺扇形的葉片是多麼的青翠,多麼的瑩潔,多麼的精巧呀!

在暑天你為多少的廟宇戴上了巍峨的雲冠,你也為多少的勞苦人撐出了清涼的華蓋。

穿越兩億年,裹一身金黃,來見你

梧桐雖有你的端直而沒有你的堅牢;白楊雖有你的蔥蘢而沒有你的莊重。

薰風會媚嫵你,群鳥時來為你歡歌;上帝百神——假如是有上帝百神,我相信每當皓月流空,他們會在你腳下來聚會。

穿越兩億年,裹一身金黃,來見你

秋天到來,蝴蝶已經死了的時候,你的碧葉要翻成金黃,而且又會飛出滿園的蝴蝶。

你不是一位巧妙的魔術師嗎?但你絲毫也沒有令人掩鼻的那種江湖氣息。

當你那解脫了一切,你那槎椏的枝幹挺撐在太空中的時候,你對於寒風霜雪毫不避易。那是多麼的嶙峋而又灑脫呀。

穿越兩億年,裹一身金黃,來見你

你沒有絲毫依阿取容的姿態,但你也並不荒傖。

你的美德像音樂一樣洋溢八荒,但你也並不驕傲。

你的名諱似乎就是"超然",你超在乎一切的草木之上,你超在乎一切之上,但你並不隱遁。

穿越兩億年,裹一身金黃,來見你

可是我真有點奇怪了:我在中國的經典中找不出你的名字,我很少看到中國的詩人詠贊你的詩,也很少看到中國的畫家描寫你的畫。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呀,你是隨中國文化以俱來的亙古的證人,你不也是以為奇怪嗎?

世間上也盡有不辨菽麥的人,但把你忘記得這樣普遍,這樣久遠的例子,從來也不曾有過。

穿越兩億年,裹一身金黃,來見你

我是怎樣的思念你呀,銀杏!

我可希望你不要把中國忘記吧。這事情是有點危險的,我怕你一不高興,會從中國的地面上隱遁下去。

銀杏,我真希望呀,希望中國人單為能更多吃你的白果,總有能更加愛慕你的一天。

穿越兩億年,裹一身金黃,來見你

它是一個有生命的物體,

在自己體內一分為二?

還是兩個生命合在一起,

被我們看成了一體?

銀杏 · 前世今生

穿越兩億年,裹一身金黃,來見你

雲南騰衝銀杏村 比花季更燃的銀杏季

銀杏"太難了",沒有任何兄弟姐妹。

銀杏為落葉喬木,獨一無二的扇形葉加上二叉分支葉脈,構成了舉世無雙的模樣。這個植物界的"異類",自數百萬年前與蘇鐵道別之後,就一直孑然一身。很少有植物能被生物系學生一口氣從綱說到種,但銀杏就可以:銀杏綱銀杏目銀杏科銀杏屬銀杏。

穿越兩億年,裹一身金黃,來見你

"安能辨我是雌雄"

"我們打個賭吧,二十年後才能見分曉那種。"

銀杏雌雄異株,雌株只長大孢子葉球(雌球花),雄株只長小孢子葉球(雄球花),風媒傳粉受精後才能結種。銀杏在性成熟前是沒法區分性別的,要想辨別雌雄得到成年以後。這意味著你種下去的種子,要等二十多年才能知道它是雌是雄。可能是因為從播種到首次結種要歷經漫長的時間,銀杏還有個別名叫"公孫樹"( 公種樹孫得食)。

穿越兩億年,裹一身金黃,來見你

攝影者/姜萍

"吃貨"必知!

銀杏的種子被叫做白果,它包裹在黃色的假種皮內,假種皮的表面有一層白色粉末,這興許是"白果"一名的由來。白果腐爛後會奇臭無比,生吃可致中毒,甚至死亡。故白果作為食物或藥膳時,必須去除果芯,炒熟或煮透,且注意少食!

穿越兩億年,裹一身金黃,來見你

銀杏葉化石 圖自網絡

你的每一次觀賞,都可追溯到兩億多年前。

根據各大洲發現的銀杏葉化石來看,銀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45億年前。中生代侏羅紀,銀杏進入"黃金時期",其葉子是恐龍的主要食物之一。約6500萬年前發生的中生代末白堊紀生物大滅絕事件中,恐龍和其他許多植物從地球上滅絕,銀杏在這場浩劫中也受到了重創。在接下來的五千多萬年時間裡,銀杏在北方大陸又開始廣泛擴張,一度蔓延到了北極點附近地區。

穿越兩億年,裹一身金黃,來見你

逆如龍鱗 一見傾心 一念經年 攝影者/@送牛奶de

不是中國選擇了銀杏,而是銀杏選擇了中國。

距今約20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紀大冰川期,是地球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曾廣佈於北半球的銀杏幾近滅絕,而人類在這一時期才開始孕育。中國東部、南部以及西南的部分地區可能由於東西走向的山脈及相對溫暖的環境,在第四紀冰川來臨時成為銀杏的避難所。

穿越兩億年,裹一身金黃,來見你

西安古觀音禪寺內一棵約有1400多年的銀杏樹 據傳當年為唐太宗李世民所親手栽種

被時間遺忘的它,給時間以文明。

銀杏還叫"長壽樹",壽命可達3500年之久。很多千年古樹生長在寺廟旁,和人類文明有著很深的淵源。從唐朝開始,佛教陸陸續續傳入東亞及周邊諸國,烙有佛教印記的銀杏樹可能在這一時期被帶到了日本和韓國等地。

穿越兩億年,裹一身金黃,來見你

銀杏 大自然濃烈的表達和慷慨的饋贈

願你的體內也有一株不可戰勝的銀杏。

銀杏還具有耐汙染、抗煙火、抗塵埃等功能,可有效淨化空氣,減少大氣層懸浮物含量,提高空氣質量。這些特殊性能使得這一物種在近百年間裡又重新迴歸到了數百萬年前消失的地方,成為世界許多地區常見的行道樹和觀賞樹種。植物學家說,從炎熱的瑞典南部到寒冷的阿拉斯加州,銀杏都可以露地存活,無需採取特殊的保護措施。

內容/整編自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等

配圖/綜合自視覺中國等

版權聲明:《中國封面》在推介傳播過程中難免出現部分文章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的情況。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謝謝!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