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特佳投資集團李秋實:醫藥產業拐點已至 重點關注“頭部”和“創新”

高特佳投资集团李秋实:医药产业拐点已至 重点关注“头部”和“创新”

高特佳投資集團PIPE主管合夥人李秋實。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11月8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9第八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在成都召開。在當日下午舉行的“2019中國科創資本高峰論壇”上,高特佳投資集團PIPE主管合夥人李秋實發表了主旨演講。

在論壇召開期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李秋實,深入探討了我國醫療產業的發展現狀、投資環境以及高特佳的投資邏輯等。

李秋實表示,不管是國家政策的出臺,還是科創板的設立,都是在不斷鼓勵創新。中國醫藥產業已經進入創新的拐點時代,企業需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或者進行產業併購,實現升級轉型。不過,不管是醫藥創新,還是一二級市場的資本,都不斷在向“頭部企業”集聚,市場也會不斷趨於理性。

醫藥產業:創新拐點已至,企業亟待升級轉型

NBD:今年以來,我國對醫藥行業出臺的政策進一步加強,“4+7”帶量採購擴圍、未通過一致性評價的藥物將進一步被限制、醫保控費等等,你如何看待這些政策對醫藥行業的影響?

李秋實:我覺得國家的頂層設計是在進行一個醫藥行業的供給側的改革,它是把仿製藥這塊的低質、重複和過剩的產能逐漸清除掉。剩下的一些資源——無論是資金還是國家醫保的資源,都會傾向於有真正療效的一些創新型新藥。

實際上國家政策非常鼓勵創新,就這3年來說的話,國家藥監局的改革動作非常大,新藥審批的力度、速度、效率都提高了。還包括資金的支持,各地的政府產業基金的資金、投資機構的資金都大量進入創新藥行業。所以中國以後會形成一個兩極分化的格局,大型的、能力非常強的製藥企業越來越好;中間那部分只做仿製藥的企業,利潤會逐漸受到擠壓;剩下一部分,就是大量的中小創新藥企。

NBD:在科創板上市或者申報的企業中,生物醫藥行業公司佔了很大一部分,你認為科創板對生物醫藥企業的發展有哪些作用?

李秋實:我覺得科創板的設計,是希望一些偏創新型的公司——其中包括收入利潤都不是很高的、甚至是沒有收入利潤的公司,都能上市。所以科創板對這種創新類的企業,包括創新藥、創新器械公司是有很大的支持和鼓勵的,原來它們只能在一級市場融資,現在也可以上市在二級市場融資了。

高特佳投资集团李秋实:医药产业拐点已至 重点关注“头部”和“创新”

李秋實在“2019中國科創資本高峰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1)。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NBD:除了政策方面,我國生物醫藥行業還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李秋實:機會方面,現在全球的醫藥創新都在向中國進行產業轉移。比較典型的就是以藥明康德、凱萊英等為首的一些CRO、CDMO企業的景氣度非常高,國外一些大藥廠的研發創新外包服務也在向中國進行產業轉移。

中國本土的醫藥創新方面,隨著這兩年大量的科學家回國,再加上我們的新藥審批制度配合,以及投資機構資金上的配合,現在創新藥的機會非常大。中國與全球相比而言,最大的優勢就是人口優勢,不僅市場非常大,同時病人的樣本量大,對於做科研創新有很大好處,這些都是我們的機會。

挑戰方面,除了剛才講的仿製藥向創新藥轉型的難度會比較大,其實我們完全創新的創新藥的挑戰也非常大。一方面是雖然大量資金進來,新藥審批也加快,但是我國的人才短期有點供給不足,這需要一定時間;另一方面就是整個新藥研發的體系,因為新藥研發不僅需要科學家,它與工業一樣,還需要一個完善的研發創新的配套服務體系,這個仍然需要時間去積累。

NBD:面對這些機遇和挑戰,你認為中國的生物醫藥企業要如何才能實現完美轉型?

李秋實:中國醫療產業已經進入全新的拐點時代,要實現轉型有兩種方式。一種方式就是企業紮紮實實去投資,然後組建新藥的科研團隊,這個是必須要完成的一個轉型。但現在有的企業已經來不及建團隊了,或者說建了團隊但是獲取的新藥品種不夠。那麼那些有實力的傳統制藥企業,可以採用License-in模式,去引進一些別人在研的品種,即通過專利引進的方式,也能實現一些產業佈局或者轉型。

不過,目前仍然只有頭部的二三十家企業能實現這樣的轉型。現在已經有一部分企業很早就開始佈局研發了,而沒有佈局的公司,如果能及時去引進一些在研新藥還來得及。但中間那部分企業,既沒有很好的營銷體系,同時原來的品種也面臨較大的帶量採購壓力,確實是會比較艱難。

投資現狀:向頭部企業集聚、不斷趨於理性

NBD:在投資方面,目前我國醫藥健康行業的投資環境和現狀是什麼樣的情況?

李秋實:投資方面現在應該分成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來講,我們高特佳投資集團是醫療健康產業投資機構,在一二級市場均有佈局。一級市場的話,確實面臨著一個比較艱鉅的挑戰。一方面是資金環境不太好,一些企業再融資的時候要比前兩年艱難,另一方面就是對投資機構的專業要求越來越高了。

所以現在一級市場形成了一個頭部效應,頭部的科學家、在某個賽道比較領先的創新藥企比較容易融到錢,而一些中小型企業融資就非常困難。這就是由於資金緊缺造成的頭部效益。

而隨著科創板以及港股生物醫藥板“18A政策”的推出,創新藥企業從創立到上市的週期大幅縮短。一款創新藥做到二期臨床(公司)就可以上市,所以這就涉及到二級市場的問題。二級市場醫藥健康板塊的交易量還是不錯的,尤其是頭部企業,但同時很多小公司的交易非常不活躍,因此他們想再融資就存在很大的障礙。

第二也是對專業度的要求提高了,因為原來A股都是一些傳統制藥企業,都有收入利潤,如今一些沒有盈利的創新藥也可以上市,這對二級市場的投資人提出了很大的專業性挑戰。所以我們原來只做一級市場,現在也轉向二級市場,去發一些新的基金。另外,一些賽道的頭部企業在一級市場已經沒有了,在二級市場才能找到,所以我們需要在二級市場尋找優秀的企業投資。

高特佳投资集团李秋实:医药产业拐点已至 重点关注“头部”和“创新”

NBD:很多創新藥企在一級市場估值很高,但是上市之後,二級市場的估值卻形成了倒掛,對這種情況怎麼看?

李秋實:對,這個也是高特佳轉型二級市場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的時候估值是倒掛的。一個好的資產可能在pre-IPO輪的估值比上市後還貴,所以不如在上市後再買再去投。

二級市場估值倒掛的情況,也會反過來影響到一級市場的一些估值問題,導致一級市場投資會更加謹慎,現在是一個不斷趨於理性的態勢。但我仍然覺得現在的幾家創新藥公司中,未來會出現很大的分化。有的企業會出現估值倒掛是正常的,因為標的本身確實沒那麼好,資本市場沒看到它的管線研發和新藥進展,估值就下來了。所以隨著研發的不斷推進,一家創新藥企真正的價值就會得到體現。但其實還是要保持理性,理性分析這個新藥研發的具體情況。

NBD:近兩年中國醫藥投資估值體系變化很大,你如何看待如今生物醫藥投資估值體系?還有科創板創新藥企的估值問題?

李秋實:估值體系的變化確實非常大。三五年前,中國是不對“研發管線”進行估值的,比如恆瑞、復星等公司,它也做創新藥,但是不給估值,只是用市盈率倍數法進行估值。現在不一樣,投資者會把企業的研發管線拆開分析,看其一期臨床、二期臨床、三期臨床的藥都到什麼階段,然後通過DCF模型去推算到底值多少錢。這是一個估值體系變化,就是我們會給創新加上估值了。

第二個估值體系的變化就是頭部效應越來越明顯。無論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一個細分賽道的第一名,就是比剩下所有的企業都貴,這就是頭部企業的一個估值溢價。醫藥行業有四五十個細分的賽道,那麼每個賽道里面的一些龍頭企業都是有估值溢價的。但是反過來講,如果不是頭部的話——或者說是二線三線的企業,我們給的估值是折價的。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變化,而且我覺得這個趨勢會長期持續。

科創板估值問題很有意思,我覺得這些創新藥企剛上市幾個月的股價表現,並不代表長期的估值,最後一定是一個估值迴歸的趨勢,就是會迴歸到一個合理的估值。如果你真的是一個好企業,創新能力很強,又是細分賽道的頭部,最後都能實現一個非常好的價值區間。但相反,如果是一個質地一般、又不是頭部的企業,剛上市時股價再高,一兩年之後還是會迴歸到應有的估值。

高特佳投资集团李秋实:医药产业拐点已至 重点关注“头部”和“创新”

李秋實認為:中國醫藥產業已經進入創新的拐點時代。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投資策略:關注“頭部”和“創新”打通一二級市場

NBD:目前我國醫藥健康行業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點?你看好的細分賽道有哪些?

李秋實:首先大的邏輯,就是前面講到的“頭部”和“創新”。如果從大製藥、大器械來講,我們看好的是像恆瑞、邁瑞這種巨型的綜合性醫藥企業,以及一些專科藥領域的龍頭,還有就是創新型企業。

細分賽道的話,首先,在創新藥的產業鏈中,除了創新藥本身以外,它周邊服務的CRO、CDMO行業也是長期看好的,我覺得往國內的產業轉移至少要持續5到10年。除了已經比較擁擠的賽道會形成頭部效應,一些新靶點、新機理的藥物也會不斷出現。

然後基因治療、基因藥物、核酸藥還有細胞治療等領域,也會帶來一些創新的突破,未來幾年也會出現一些上市公司。

再者,大服務領域例如第三方的體外診斷服務,都會持續看好。在體外診斷領域裡面,更加看好分子診斷,比如說腫瘤的早篩。

NBD:醫藥行業可投資的項目層出不窮,能否給大家介紹下高特佳的投資邏輯與策略?

李秋實:第一個策略就是打通一二級市場,進行全階段投資。我們是在一個真實的產業格局裡尋找好標的,然後我們再看去哪個市場投資——是一級市場、二級市場還是海外市場。即對產業鏈進行梳理,劃分產業地圖,進行全階段鏈條的投資。

第二個策略,在未來5到10年的產業格局裡,要麼找大型頭部企業投資(一般都是上市公司),要麼就是尋找一級市場的創新型企業、在科創板或港股上市的好的創新標的進行投資。所以就是兩端,一是頭部,二是創新。

最後比較重要的一點,因為高特佳集團已經投了80多個醫療項目,資金管理規模近200億元,基本上有一百多人在做醫療投資,所以我們建立了一個醫療產業鏈的投資生態。即在項目之間進行投後的資源整合服務——包括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就是投後需要給企業做價值提升,賦能企業。

比方說我們投了一個創新型藥企,它的新藥研發不斷有進展,做到了二期臨床,然後我們就幫助引進一家大型的上市公司成為它的戰略投資者,這樣就可以把企業整個銷售、生產都做起來。還有就是剛才講到的License-in模式,我們也會幫助企業在專利方面尋找合作。對產業資源進行整合,這是一個多贏的策略,不光上市公司受益,這個項目也會受益,我們作為投資人當然也會受益。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