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明明攻取了皖城,孙权是怎么丢掉的?

孙策虽然是继承了孙坚的一些部曲,但地盘属实都是自己打下来的。孙策作为袁术的部将,成功进入江东驱逐刘繇,在江东建立了自己的影响力。后来袁术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僭越(称没称帝还有待商榷)。孙策借坡下驴,就名正言顺地脱离了袁术,成为一个独立的军阀。

孙策明明攻取了皖城,孙权是怎么丢掉的?

除了江东、江夏,孙策对江北也有扩张的倾向和实际行动,成功攻取了扬州在江北的庐江郡。结果孙权在很久之后的建安十九年,又一次攻打庐江郡。那么这个庐江郡为什么传到孙权手里就丢过一次呢?小编下面就来聊一聊这件事。

孙策明明攻取了皖城,孙权是怎么丢掉的?

孙策取庐江——运用调虎离山的计策

原先孙策帮助袁术进攻过一次庐江郡,袁术跟孙策承诺,拿下庐江就让他当庐江太守。孙策颠颠地去打了,结果打下来以后,袁术没有实现自己的承诺,把庐江太守的位置给自己的亲信刘勋;袁术覆灭之后,有一部分的残余势力要来投奔孙策,结果又被刘勋拦了下来。

这回新仇旧恨一起算,加上庐江这个地方确实不错,北有天柱山南有长江,作为江北的桥头堡非常合适,自然就成为孙策的进攻目标。

孙策明明攻取了皖城,孙权是怎么丢掉的?

《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策攻康(庐江太守陆康),拔之,术复用其故吏刘勋为太守。”

《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后术死,长史杨弘、大将张勋等将其众欲就策,庐江太守刘勋要击。”

孙策决定对刘勋动手,但他也不是一个纯粹的莽夫,能用智取还是用智取。刘勋接受了这么多的袁术部曲,但是庐江郡的粮食有限。那怎么办呢?

孙策就一边假装和刘勋结盟,放松他的警惕;一边使坏让他到豫章郡海昬攻打上缭宗族。刘勋派他的一个弟弟刘偕去找豫章太守华歆买粮食,华歆两手一摊,让刘偕到海昬上缭找宗族出粮。

要求是三万斛,但是宗族只出了几千斛。刘偕就撺弄刘勋打上缭宗族,刘勋不顾刘晔的反对,率领军队进攻上缭。这就给孙策一个可乘之机。

孙策明明攻取了皖城,孙权是怎么丢掉的?

《江表传》:“勋粮食少……乃遣从弟偕告籴於豫章太守华歆……偕往历月,才得数千斛……勋得偕书,使潜军到海昏邑下。”

孙策这个时候正在打黄祖呢,得到刘勋出门干架的消息,黄祖也不打了。他一方面派孙贲、孙辅带领八千人驻军在彭泽,截断刘勋的归路;自己和周瑜率领两万人攻克了皖城。

好像大乔和小乔就是这个时候被孙策和周瑜得到了。刘勋被孙策彻底击败,投奔了曹操,孙策让一个叫做李术的人当庐江太守,给了他三千兵力守备皖城,算是初步控制了这里。

《江表传》:“表用汝南李术为庐江太守,给兵三千人以守皖。”

孙策明明攻取了皖城,孙权是怎么丢掉的?

孙策暴亡——李术背叛孙权

孙策在江东杀了一个叫许贡的人,是曾经的吴郡太守。孙策把他给杀了,在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孙策打算进攻徐州的时候,被许贡的门客刺杀了。孙策暴毙,孙权成为江东集团的二代目。孙权本身是没有孙策这样高的威望的。

在同时期的历史上,也不乏这种权力交接过程中导致有一部分势力脱离的情况。比如说益州牧刘焉去世,汉中的张鲁就脱离了刘璋。李术也一样,孙策去世,他也不愿意给孙权打工了。

孙策明明攻取了皖城,孙权是怎么丢掉的?

李术背叛孙权,孙权这边有一些人逃到庐江,孙权找李术要,李术这么回答:“有德见归,无德见叛,不应复还。”这给孙权气坏了。另外孙权刚刚接受孙策的势力,他需要用一次胜利来树立威信,扩大自己的影响力。那么这个桀骜不驯的李术自然就成为最好的开刀的目标。

《江表传》:“策亡之后,术不肯事权,而多纳其亡叛。”

孙权打算攻打皖城。与孙策不同,孙权在守业前期尚且没有北上的意图,主要的精力还是投入在攻打江夏黄祖和讨平江东山越这两个问题上。那他和曹操就没有冲突。

于是孙权给曹操写了一封信,说李术残害国家设置的地方官吏,我这边是要替国家除贼,替被杀的官吏报仇。这封书信避免了与曹操发生矛盾,也把自己放在一个道德制高点上,出师有名。

孙策明明攻取了皖城,孙权是怎么丢掉的?

做完了这个举措之后,孙权就对皖城发动进攻。李术的兵力不多,他向曹操求救。

但是第一,李术之前确实有杀死扬州刺史严象的举动,他和曹操的关系并不好;第二,曹操当时自顾不暇,他正与袁绍进行“官渡之战”,而且处于下风,根本抽不出手来支援李术。那李术就倒霉了。曹操不派救兵,李术被长期围困,城中缺少粮食,就很顺利被孙权攻破了。李术被孙权诛杀,孙河成为庐江太守。

孙策明明攻取了皖城,孙权是怎么丢掉的?

孙权对皖城的控制——直到建安十九年

虽然孙权干掉了李术,孙河还领庐江太守,但孙权对皖城的控制,实际要推延到建安十九年(即公元214年)。原因按小编的分析,在建安五年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皖城对于孙权来说属于一个鸡肋的性质。上面小编也说过了,孙权与孙策不同。

孙策是江夏、淮南、徐州我全都要,孙权主要的重心还是进攻黄祖,取得江夏,然后继续向西进发。他最初的计划的最好结果就是占据南边的半壁江山。那么孙权和曹操就是能不发生冲突,就不发生冲突,还给曹操送大象什么的。所以孙权对庐江的渴望,远不如对江夏。

孙策明明攻取了皖城,孙权是怎么丢掉的?

我们可以看看孙河这个所谓的庐江太守,他屯兵的地方却是在京城。京城距离皖城可是十分遥远,也是在长江以南,防备徐州方面的进攻。那么就能得出两个结论。

要么孙河短暂地控制过皖城,但是很快就调离了;要么孙权进攻皖城仅仅是为了树立威望、迁徙人口等目的,打完之后就撤离了,让孙河虚领庐江太守而已。

《吴书》:“术破,……(孙河)领庐江太守。”

《三国志·吴书·孙韶传》:“伯父河……屯京城。”

孙策明明攻取了皖城,孙权是怎么丢掉的?

后来曹操初步稳定了北方,荆州又投降了曹操。曹操对孙权就有了吞并的念头,孙权必然要应战。双方短暂的和平时期就破裂了。曹操和孙权为了争夺淮南地区,互相攻伐。

而在建安十九年,孙权发动了“皖城之战”,成功攻克了皖城,擒获了曹操所置的庐江太守朱光。这个时候孙权重新控制了皖城。皖城也对孙权后续对曹魏的战争发挥了很多的作用。

参考文献:《三国志》、《资治通鉴》、《建康实录》、《后汉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