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補不如食補!中醫治療原則:治病先食療,食療無法治癒,再用藥

說到“營養”,很多人都認為其為西方醫學所獨有。但事實上,

“營養”一詞並非外來語,宋代大文豪蘇東坡《養生說》中即有“營養生者使之能逸而能勞”。“營養”在古代又作“榮養”,日本人如今仍沿用“榮養”一詞。“榮”有榮盛、繁榮之義;“營”有經營、營造之義;“養”有養護、補養之義。“營養”係指機體攝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或養料,以維持正常生命活動的過程。

藥補不如食補!中醫治療原則:治病先食療,食療無法治癒,再用藥

近百年來,西方醫學傳入中國,其中類似性質的學科“ Nutriology”被譯為“營養學”。而實際上,我國固有的飲食營養學最早源於夏朝,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黃帝內經・素問・平人氣象論》言:“人以水谷為本,故人絕水谷則死。”

飲食對於人體而言,如同空氣、陽光般重要,是人體的命脈,是人體必不可缺的營養物質。女人在懷孕時要補充營養,叫做“一人吃,兩人補”,坐月子的時候更要進補;一般人病癒後要進補,平時也要進補。

藥補不如食補!中醫治療原則:治病先食療,食療無法治癒,再用藥

的各個器官互相聯結為一,互相影響,一個器官虛弱,往往影響到其他器官的功能。如果幾個器官同時虛弱,問題會更加複雜,病徵亦更多。而要有效地保持身體的平衡狀態,營養才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幾天不進食就會手軟腳軟,沒精打采;同樣,身體各器官若不能及時得到所需營養,就會變得虛弱,無法正常運作,身體機能也會出現故障,又怎能不生病!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闡明,“凡欲治療,先以食療,既食不愈,後乃用藥爾”,意思是最好利用飲食來保健強身,到迫不得已時才用藥,原因是“藥性剛烈,猶若御兵。兵之猛暴,豈容妄發”。

藥補不如食補!中醫治療原則:治病先食療,食療無法治癒,再用藥

的確,現代醫學的問題之一,就是過於輕易用藥,須知用藥有如調兵打仗,打仗難免有所損傷,即使能將敵人殺退,但自身也不可能全身而退。可以說,若治病的重點是消除病徵,為防病徵再度出現,病者往往需要長期服藥,而用藥的劑量也越來越大,自然會對身體產生損害。

事實上,人們常吃的許多食物都可以入藥,如芡實、蓮子、扁豆、山藥等,多吃不但無害,還能防治疾病、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本草綱目》收集的藥物有1892種,其中包括大量的食物,單是穀物、蔬菜、水果就有300多種,禽、獸、蟲等也有400多種。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醫書《五十二病方》中也有大量食物入藥的記載。《神農本草經》記載有50種左右的藥用食物。《傷寒雜病論》中的食療內容也很豐富,其中的當歸姜羊肉湯、豬膚湯等,現代仍是臨床常用的食療處方。唐代孟詵著有《食療本草),收集了本草食物200餘種。

藥補不如食補!中醫治療原則:治病先食療,食療無法治癒,再用藥

中國古籍中早就有“藥食同源”的說法,將飲食營養與防病、治病兩者密切聯繫起來,並以大量的實證清晰地的述了食物的營養價值和治療價值。《周禮》中就有食醫的記載,強調“以五味、五穀、五藥養其病”。周朝因此設有“食療”的官員、專門負責以食治病。

《黃帝內經》在飲食治療和養生方面亦有明確的治則。隋唐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中列有食治篇,是現存最早有關飲食療法的專述。宋代陳直的《養老奉親書》對牛乳的食養有詳細的說明。元代忽思慧的《飲膳正要》,是我國第一部營養學專著,直到今天,在飲食搭配合理進食和某些慢性疾病的治療方面,仍有指導意義。明清時期《食療本草》有了進一步發展,營養食療的方法和方劑也愈來意豐富多彩。

藥補不如食補!中醫治療原則:治病先食療,食療無法治癒,再用藥

近年來,營養食療的成果已被現代科學所證實,也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比如:

應用芹菜防治高血壓病;應用燕麥防治高脂血症;應用紅棗防治貧血症;應用木耳防治眼底動脈出血症;應用百合、馬齒莧、苦瓜等防治細菌和病毒性感染感等,都取得了相當好的效果。

現代營養學流行的“功能性食物”、“保健食物”、“營養食物”等,將營養食療理論發揮得更為完美,我們都應善用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