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子生的祕訣:學習缺乏動力時,就對自己說3句話

讀書考大學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但是不讀書一定更找不到好工作!

尖子生的秘訣:學習缺乏動力時,就對自己說3句話

小時候老師總對我們說“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後來聽說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原話忘了大致意思是說:最重要的就是那1%的靈感!乍一聽,覺得這句話俏皮又有理,我們總覺得人的天賦很重要,即所謂聰明。

讀書的時候就常聽到一句話:有的小孩適合讀書,有的小孩就是不適合讀書,家長再逼他也沒用!說實話,我曾經非常贊同這個觀點,直到我大學畢業考進高中教書以後……

只要在高中教幾年書,接觸過幾屆學生,大家就會發現一個學生成績好或者差根本不是天賦決定的,而且習慣決定的!不論什麼層次的班級,成績都會有分化,有特別優秀的,也總有那麼幾個不思進取的。幾乎毫無例外成績好的學生都是堅持不懈努力鑽研的,成績差的都是得過且過萎靡不振的。

尖子生的秘訣:學習缺乏動力時,就對自己說3句話

上週模擬考試了,今天上午上課時我還在跟高一學生說,“能分在同一個班級,說明你們進校時分數都差不多。可是現在呢?有的同學能考700多分,有的同學才考了500分!為什麼差距這麼大,是你比別人笨嗎?絕對不是,你們都很聰明。你成績比別人差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你比別人懶!”班上幾個平時學習不用心喜歡玩的孩子羞愧的把腦袋低到了課桌上……

下課後有孩子來找我,他說,“老師,我不是故意犯懶,我也想學,可是我堅持幾天就堅持不下去了,就想玩想睡覺,主要是懶得動腦筋……”

尖子生的秘訣:學習缺乏動力時,就對自己說3句話

想學,但三分鐘熱度一過又懶散起來,整天迷迷糊糊的,上課就困下課就瘋……老師和家長一批評立刻羞愧難當,發誓從此以後要好好學習。可是,堅持不了3天又打回原形了。這是典型的缺乏學習動力的表現!

這種高中生靠老師和家長監督是無法真正改變他的,只有他自己頓悟了,才有可能徹底改變。那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讓他們翻然悔悟獲得不懈的學習動力?

我發現幾乎所有的尖子生也都有一個共同點:精力旺盛,學習似乎不知疲倦,動力十足。我從好幾年前就開始留意這個問題,詢問過很多尖子生保持學習動力的方法。

尖子生也都是普普通通的十幾歲的孩子,他們雖然努力但不可能沒有疲憊的時候,只是他們不抱怨不埋怨,並且能想辦法迅速調整心態,進入學習狀態。尖子生的秘訣:學習缺乏動力時,就對自己說3句話!

尖子生的秘訣:學習缺乏動力時,就對自己說3句話

1、你打算永遠讓你爸媽養活你嗎?

現在就業挺難的,大學畢業生一時半會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也很正常。因而有很多人就說了,“讀書有什麼用啊,大學生不也照樣找不到工作嗎?”這是實情,讀書考大學不一定就能找到工作。不過,有個真相我必須告訴大家:讀書考大學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但是不讀書一定更找不到好工作!

高中生,你打算永遠讓你爸媽養活你嗎?如果不是,請立刻振作精神努力學習。

尖子生的秘訣:學習缺乏動力時,就對自己說3句話

2、不讀書你打算做什麼?

學習沒有動力的時候就問問自己不讀書打算幹什麼?人不管處於什麼階段,總要做點事有點收穫。高中三年是學習的最好時機,如果錯過了,必將後悔莫及!

高中不讀書你打算做什麼?是去工地搬磚還是去飯店端菜?這些工作其實都挺好的,只不過如果你想做這些工作就不必到高中虛度三年。

尖子生的秘訣:學習缺乏動力時,就對自己說3句話

3、與其痛苦地熬著不如酣暢地去拼!

這句話是我曾經教過的一個學生說的,那孩子現在研究生都畢業了,現在在中科大上班。

記得那時候整個高一上學期他都不是很出色,成績平平有點混日子那種。高一下學期忽然開始發力,成績迅速上升。我很好奇他為何突然開竅了,他說,“老師在講課別人在聽課,如果我不聽不學倒顯得格格不入了!所以我覺得與其堅持跟大家對抗,倒不如堅持學習。反正都是堅持,換了個地方而已!”

是啊,高中三年從早上7點的早讀到晚上11點的晚自習,在校時間太漫長了。反正不能出校門,與其痛苦地熬著混日子,不如酣暢地拼一場!

高中三年,學習沒有動力怎麼辦?尖子生的3句話送給大家。共勉!

教育是一件嚴肅的事情,我們要認真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