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宋朝事儿——靖康之耻

公元1127年,也就是宋钦宗即位的第二年,也是靖康二年,北方游牧民族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大举南下,势如破竹攻入北宋,一气呵成下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造成了北宋灭亡。这件事可以说是惊天动地,也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了。

宋钦宗满打满算即位一年零三个月,就做了亡国之君,实际上和宋徽宗有脱不开的关系。宋徽宗大家都有听说过,至少水浒传都看过,梁山好汉被谁逼迫的走投无路?李逵嘴里那个把国家弄得乌烟瘴气狼虎满街的皇帝老儿是谁?就是这位宋徽宗。

提起宋徽宗,他的出生就很有神秘是色彩,据说有一天宋神宗前往秘书省,看到墙上挂着这么一幅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文质彬彬,神采奕奕。宋神宗十分赞叹,正好后宫一位嫔妃怀孕了,而宋神宗晚上睡觉做梦竟然梦到了李煜前来谒见,所以这个孩子出生以后,也就是端王——后来的宋徽宗,人们总说他是李后主的转世。

闲谈宋朝事儿——靖康之耻

当然故事无从考证,但既然会有这样的故事流传,它符合了中国人一种因果报应的传统观念,李煜被宋太祖亡国,如今就是李煜投胎附身你赵匡胤子孙,也把你搞掉。

玩笑归玩笑,但是二人的相似之处非常重合。首先二人作为皇帝都不够格,缺乏治国才能;其次,二人又都是艺术天才,李煜的词优美华丽流芳百世,宋徽宗的瘦金体书法和花鸟画精工至极,无价之宝,二人的艺术造诣极高;然后二人都是亡国之君,下场凄惨。

但李煜的亡国,人们的态度多为可怜,但宋徽宗人们就觉得可恨了,毕竟李煜接手南唐的时候,已经是苟延残喘了,而宋徽宗接过来的是北宋富庶广袤的大好河山,一样让他搞得支离破碎。

那么一心想要搞艺术的宋徽宗为什么会当皇帝呢?这要从他的前任宋哲宗说起,这个宋哲宗和宋徽宗是兄弟二人,两人都是宋神宗的儿子,宋神宗生了14个,夭折了8个,宋哲宗排行老六,宋徽宗排行十一。

宋哲宗膝下无子,所以驾崩后只能由生下的五个弟弟来继承。

于是在宋哲宗驾崩后,宋神宗的皇后,向太后招来大臣们提意见。这个向太后本人并没有生儿子,所以理论上其实谁当对她来说都无所谓。

太后垂帘询问:大行皇帝归天,诸位爱卿觉得谁来继统啊?

当然是百官之首宰相先发话,于是宰相章惇就站了出来。

这个章惇大家可能有所耳闻,他和苏轼其实还当过朋友,年少时经常一起游玩写诗,有一次遇到一道急流,只有一个独木桥,对面是一处峭壁。章惇说我们过去在峭壁上题诗吧。

苏轼看了一眼拒绝了:太危险。

章惇二话不说慢悠悠走过独木桥,抓起一根藤蔓就荡过去了。

苏轼感叹道:你这人连自己的命都不当回事,更别说其他人的命了。

果然,章惇得势后,党同伐异,落井下石等手段用的炉火纯青,就连苏轼也被他搞了。

这个时候章惇说了这么一句话:我认为是十三皇子简王,毕竟他和先帝是同母兄弟。

意思是都是朱太妃生的,亲兄弟,比较合适。

话一说完他就后悔了,太后脸色也变了:宰相此言何意?这些皇子不都是哀家的儿子吗?分什么一个妈几个妈生的?你这是挑拨呀!

本来太后她就无子嗣,要再让朱太妃的第二个儿子当皇帝,那她太后怎么混呢?

于是拒绝了,章惇满头大汗小心翼翼提出第二个人选,结果这个提议一说出来,满朝文武都笑了。

章惇说:那按照长立有序的原则,当立九皇子申王。

他一说完大家都笑了,因为这个申王有目疾,是个盲人。盲人怎么能当皇帝?奏章都没法看呀,于是这个提议也否定了。

那按照这个原则下来就该第十一皇子端王了,想到这里,章惇心里一咯噔,暗叫不妙,实在不妙!

因为他知道端王整日就知道写写画画,踢球喝酒,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料。你们别看这个章惇是奸臣,但他也知道端王这样的当皇帝不好,不能君天下。

果然这个时候太后发话了:那就该端王了。

这个时候也不知道章惇怎么了,不顾君臣礼仪起身大喊: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

就因为这么一句为他之后凄惨的人生埋下了伏笔,因为后来真的是端王当了皇帝。

太后这个时候很生气,你说不行就不行?我说的你还敢否定,连君臣礼仪都不顾了。

这个时候其他大臣也开始落井下石了,毕竟官场入战场,此时有太后先发难,更待何时?

枢密使曾布觊觎相位已久,于是他站出来说:宰相所发议论令人惊骇,不知居心何在?

直接大帽子一扣,给了章惇一个承受不了的罪名,所以这就没法讨论了,太后说道:先帝常言,端王有福寿,且仁孝,不同于诸王。

于是太后拍板,就立端王!招端王入宫,在大行皇帝灵柩前即位。

这就是宋徽宗。所以就是这样的因缘际会(皇兄早死又无子嗣,太后力挺,宰相失言等)下,他才能够成继大统。

闲谈宋朝事儿——靖康之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