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窩看起來很簡單,其實很容易陷入這幾個誤區,難怪沒魚進窩

俗話說釣魚不打窩釣得也不多,這句話大部分釣友都是認同的,但是有的釣友則一年四季都不喜歡打窩,頂多搓幾個大餌團打窩或者高頻率抽幾竿窩。為啥呢?因為他們覺得打窩了和沒打窩效果都是一樣的,漁獲根本沒啥改善。其實在水廣魚稀的自然水域是一定要打窩的,尤其是在炎熱的天氣一定要打窩。如果還只打算抽窩,可能小魚幾分鐘就能將窩料吃乾淨,想釣到大魚就只能碰運氣了。

另外,打窩也不是隨便拋一把窩料進水就完事的,至少窩料要有針對性,釣位選擇要合理,不同的水情和魚情打窩的策略也有所不同,這樣才能誘到魚,留住魚。

打窩看起來很簡單,其實很容易陷入這幾個誤區,難怪沒魚進窩

一,窩料要有針對性

釣不同的魚儘量用不同的材料,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突出打窩的效果。比如說釣草魚,我們都知道它比較喜歡吃素,可以用水草和陸地上的植物來打窩(比如蘆葦葉之類的),一些常見的玉米粒,麥粒都可以用來打窩,發酵過的其他糧食也可以。但是釣鯉魚就不一樣了,它們食性比較雜,什麼小昆蟲,小蝦,螺肉蚌肉,植物種子和其他糧食都愛吃。整體味型喜歡微甜,腥,食量也比較大,要有足夠的留魚顆粒。

鯽魚雖然也是雜食魚種葷腥都吃,但它個體小,打窩的顆粒不需要太大,一般用小米,碎玉米粒做留魚即可摻雜一定比例的粉末窩料可以起到快速誘魚的作用。鰱鱅則不一樣,這種濾食性魚種一定要有比較高的霧化性,而且比較喜歡酸,臭,一般只需要把豆渣,麩皮發酵就可以了。

打窩看起來很簡單,其實很容易陷入這幾個誤區,難怪沒魚進窩

另外,選好了窩料的材料還要注意以下2個問題:1,誘魚和留魚的搭配問題,比如說釣草魚,鯉魚我們一般都用穀物類的玉米,麥粒打窩,但這些材料沒有霧化能力,發窩比較慢。想要快速誘魚的話還要在窩料中添加適量的粉末窩料,這樣既能保證快速誘魚,又能有很好的留魚效果。

2,窩料要符合當前水域魚兒覓食的習慣,雖然大部分時候玉米粒,麥粒這些都符合魚兒覓食的習性,但並不是所有場合都好用的。比如說在黑坑的時候,就比不過原塘顆粒。所以在開釣前要了解這裡魚兒覓食的偏好和習慣。

打窩看起來很簡單,其實很容易陷入這幾個誤區,難怪沒魚進窩

二,選的釣位要合適

如果釣位選得不符合魚情,那麼你的窩料再好,釣技釣法再給力也不會有好的漁獲。而選釣位也不能死守某個釣位,而是要根據天氣,水情,地形等條件來靈活應對的。比如說晴天天氣熱,我們就要釣深,釣遠。如果是陰雨天,可以打淺一點的窩子。水質比較清澈要釣深,水渾可以適當釣淺一些,肥水打小窩,瘦水打大窩,這些原則性的東西不能變。

地形也是個非常重要的參數,如果是黑坑或野塘就要注意“長釣腰方釣角”,如果是在自然水域就要看有沒有突出的樺尖,內凹的洄水灣,河流湖泊大小水面相連和結合處,各種進水口,山坡遮擋的遮陰處這些都是釣魚人重要釣位。

到了釣點之後最好是觀察魚星,魚星越多的地方魚越多。然後根據魚星的形態來選擇不同的窩料來針對性的打窩。比如說鯽魚,小泡泡多,鯉魚的魚星密集成團,隨機移動。如果魚星多,窩量大一點,魚星少,窩料少一點。

打窩看起來很簡單,其實很容易陷入這幾個誤區,難怪沒魚進窩

三,打窩的策略

一般有3種打窩的方法,手拋,抽窩和打窩器打窩。手拋窩是最常見的一種,就是將窩料直接拋入進窩子。但是這種方法因人而異,如果拋得準還好,如果拋得不準就非常浪費窩料,很難將魚集中在窩子裡。而且拋窩後窩料入水還有一定的慣性,窩料很容易向前竄,建議近打窩遠作釣。另外,在用手拋窩的時候一定不能在淺水,否則只會驚窩而不會聚魚。

抽窩,抽窩有時候是個好辦法,但並不是太適合夏季,尤其是還有釣大魚的想法的時候。尤其是開拉餌抽窩的時候,無窮無盡的小魚會把你逼瘋,哪怕你頻率再高餌料也很難到底。實在不想打窩也建議用鉛墜帶大餌團來打窩。單純的抽窩只適合在小魚比較少,魚兒的活躍度不高的時候,或者你乾脆打算釣小魚的時候。

打窩器打窩,可以是羽毛球打窩器,也可以是打窩勺,還可以是打窩船。這種打窩的方式比較精準,而且還不容易驚魚,聚魚效果比較好。

打窩看起來很簡單,其實很容易陷入這幾個誤區,難怪沒魚進窩

​最後:打窩是釣魚活動中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這個環節做不好漁獲肯定不會有啥驚喜,想釣大魚就只能看運氣了。還有一點就是打窩之後要注意續窩,如果窩量少,續窩就一定要勤快,保持窩子裡有足夠的食物才能源源不斷的聚魚和留魚。在續窩的時候動作要輕,不然本來還有口的被你折騰得沒口了就尷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