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改變的可不僅僅是駕駛

這是一個不容小覷的龐大市場:在中國公路學會和江蘇省綜合交通運輸學會近日主辦的第二屆車路協調自動駕駛論壇上,專家預測,全球自動駕駛產業業務2025年將達到8000億美元,2050年達到7萬億美元。2035年前,全球將會奔馳1200萬輛無人駕駛汽車,其中中國市場最大。

這麼大的市場,到底意味著什麼?自動駕駛,到底又能改變些什麼?

自動駕駛,改變的可不僅僅是駕駛

自動駕駛步入理性發展期

汽車數量增長,城市交通擁堵加劇,以及用戶對智能汽車需求等多種因素疊加,都在催生智能交通加快發展。

“為改善道路交通安全形勢,汽車安全技術經歷了從被動安全到自動駕駛的發展歷程。”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鍾志華院士坦言,從減少事故損失到預防事故發生,道路安全出行需求在推動智能網聯技術的發展。

自動駕駛技術出現後,社會預期有著一個變化過程。專家認為:單車智能(汽車單體的智能化)期望膨脹期是2013年-2017年,低谷期為2018年-2020年,大規模產業化預計在2035年。

全球多數國家已將自動駕駛汽車發展納入國家頂層規劃,爭搶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制高點。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公路交通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虞明遠表示,從發展階段看,自動駕駛汽車發展目前處於測試和商業示範階段。國家相關部委聯合印發《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範(試行)》後,我國現已有北京、上海、江蘇等地制定了實施細則,併發放測試牌照100多張。

隨著試點示範建設的廣泛開展,自動駕駛離我們越來越近。“目前,自動駕駛熱度下降,開始步入理性發展階段。”國家智能交通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智能駕駛及智能交通產業研究院技術總監任勇介紹,依託“國家智能商用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新一代國家交通控制網”等國家級平臺,常州天寧區已建成集封閉、半開放、開放場景於一體的全週期自動駕駛測試基地。

11月3日,大唐、依維柯、東南大學、北方工大等自動駕駛行業企業以及科研院校的精英雲集常州,進行國內首屆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精英創新賽,限速預警、異常車輛提醒、車道保持、減速讓行等場景展示令人驚歎。

蘇州金龍總工程師李春介紹,去年底,在位於無錫的國家智能交通綜合測試基地,通過封閉高速公路和城市開放道路兩個環境14項34個場景的測試,“蘇D0003試”車型獲頒江蘇省首批自動駕駛測試牌照。目前,蘇州金龍L4和L3級自動駕駛車輛在無錫示範運營,已接待市民體驗1500人次;在蘇州高鐵新城示範運營,已接待市民體驗1000人次。

自動駕駛,改變的可不僅僅是駕駛

“當前江蘇正加強5G、區塊鏈、人工智能、物聯網、邊緣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在交通運輸行業的融合應用、創新應用。”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總工程師凌耀初說,圍繞車路協同,江蘇正加快組織實施新一代國家交通控制網試點工程和S342無錫段、G524常熟段、滬寧高速、五峰山過江通道公路接線工程等一批智慧公路試點。

向車路網系統一體化發展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自動駕駛技術路線,是以車為智能主體的解決方案,將汽車打造成極為聰明的移動智能體。

“由於系統設備極其昂貴,技術要求高,難以短時間大範圍推廣。”東南大學—威斯康星大學智能網聯交通聯合研究院院長冉斌說,必須降低成本,讓老百姓買得起、用得起自動駕駛汽車。如何降低自動駕駛成本?一個比較好的路徑是:讓聰明的道路支撐部分自動駕駛汽車的功能,實現車路協同自動駕駛。

“要通過先進的車、路感知設備等,實現信息交互,對交通環境進行實時高精度感知。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系統,能大大降低自動駕駛汽車的門檻。”冉斌說,以車為主的自動駕駛,只能做到“聰明的車,普通的路,一套設備服務單輛車,車輛單獨感知,車輛單獨決策,車輛自我控制”;而車路協同自動駕駛,實現的是“聰明的車,聰明的路,一套設備服務經過的所有車,車路協同感知,多車協同決策,車路協同控制”。

自動駕駛,改變的可不僅僅是駕駛

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發展方向是車、路、網系統一體化。在智能網聯道路分級定義中,實現完全自動駕駛後,遇到特殊情況也不需要駕駛員參與。不過,冉斌建議,當前,要以實現“有條件的自動駕駛”作為基本階段性目標,在一定條件下由汽車完成主要自動駕駛控制任務,駕駛員可以選擇是否根據條件操控汽車或由汽車完成控制任務。

車、路“協同”問題需要進行場景細分,需要考慮產業週期、產業鏈成熟等。任勇透露,近期會在江蘇區域內開展高速公路試點示範,並建立產業聯盟共同開展技術產品推廣工作。

談到自動駕駛發展的問題,鍾志華說,汽車自動駕駛相關標準與法規尚待健全,核心技術積累不足,車輛自動駕駛需要人、車、路、雲、網、圖互聯,協同發展,需要跨部門協調與跨產業協同。當前,亟待升級車路協同自動駕駛中智能道路的作用,攻關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的協同優化技術,統籌佈局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系統平臺的研發。

虞明遠表示,要以開放的心態和審慎的態度,加強法律法規研究,從國家層面發佈促進自動駕駛發展的指導意見,為自動駕駛產業營造寬鬆、有序的政策法規環境。地方政府積極探索試點,國家層面汲取經驗,提升立法。

自動駕駛發展改變產業格局

“自動駕駛是一塊大蛋糕。”江蘇省綜合交通運輸學會理事長史和平認為,如果較好地解決了自動駕駛問題,能引發交通產業的巨大變化。

自動駕駛,改變的可不僅僅是駕駛

建設有生命力的自動駕駛產業生態,需堅持市場導向為主體。

“商用車智能化需求強烈。”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院長成波列舉了商用車痛點,如行車安全隱患大,貨車佔汽車總量8%,事故死亡人數佔比48%。同時,缺乏對所有車輛的綜合把控,難以統一調配。

成波認為,自動駕駛技術,會在商用車尤其是物流領域優先得到應用。而在虞明遠看來,今後,傳統運輸企業將被提供出行解決方案的科技企業和車企所替代。“自動駕駛汽車製造商、信息科技公司、綜合服務整合平臺等,將成為主要的公路和城市道路客運服務提供商。”

作為從單一商用車製造企業向智慧交通運輸解決方案提供者轉型的代表,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首席產品師郭立群說,一汽解放主導,在蘇州成立了公司,專門研發商用車自動駕駛技術,今年9月發佈首款L2量產級智能卡車,具備車道保持、自適應巡航、緊急自動剎車等功能,可以系統實現L2自動駕駛,大大降低司機駕駛強度。

目前,蘇州工業園區匯聚了蘇州金龍、博世等全球多家知名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建有智能網聯汽車公共測試道路,形成了以車聯網產業零部件及整車產品輸出和公共測試道路為特色的車聯網產業佈局。蘇州市副市長吳曉東介紹,蘇州將打造以智能整車、自動駕駛、5G通信、車路協同體系為保障,以自主創新為動力的產業集群,實現汽車、交通、通信產業的協同發展。

不只是企業在改變。虞明遠說,自動駕駛將導致交通運輸職業的更替,更多需要諸如出行服務公司運行調度管理人員、網絡安全管理人員、汽車綜合性能檢測及分析師等崗位。

交匯點記者 梅劍飛 供圖/程瑩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