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為巢湖治理“把脈”第二屆巢湖綜合治理專家諮詢峰會召開

本報訊 為打贏巢湖綜合治理攻堅戰,建設綠色發展美麗巢湖,11月11日,第二屆巢湖綜合治理專家諮詢峰會(以下簡稱“峰會”)在合肥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建雲和楊志峰參會並作主旨報告,同時,峰會還邀請了來自中科院南京地湖所、巢湖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

借鑑他地經驗實現巢湖綠色發展

近年來,巢湖的治理、保護與發展一直受到高度重視。“目前,巢湖流域重汙染河道水質明顯變好,湖區水體氨氮濃度明顯下降,藍藻水華爆發程度有所減輕,更重要的是,出湖入江水質保持良好。” 巢湖研究院院長朱青在峰會上指出。

在朱青看來,衡量巢湖流域水環境治理最重要的指標,是出湖入江水質,而且這個指標,不能以某個月份或者某段時間為準,而應該是幾年的數據的反映。朱青表示,他所說的包括巢湖流域出湖入江水質保持良好在內的四個指標,均是經過較長時間監測所得。

在朱青看來,湖泊治理措施縱有千萬種,最硬的措施有兩項。一是導汙減負,二是補水擴容。“滇池周邊汙水通過環湖截汙管涵導入金沙江,太湖無錫等汙水也借勢排入長江。滇池每天從牛欄山引水200萬立方米,太湖也早在十年前實施引江濟太。”朱青認為,巢湖綜合治理需要借鑑他地經驗,更要堅定走自己的路。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建雲在會上介紹了美加五大湖、日本琵琶湖的治理經驗,他認為這兩個成功範例的治理理念、思路、措施、政策、管理等均可為我國流域湖泊綜合治理和綠色發展提供積極的借鑑作用。

主攻“防洪、治汙、調配水源”方向

未來,巢湖流域綜合治理圍繞哪些方向展開呢? 在去年年底印發的《巢湖綜合治理綠色發展總體規劃》(2018-2035年)中,明確提出了巢湖流域綜合治理的三個方向。

首先,增強流域防洪能力。目前已建成環巢湖防洪治理、南淝河左岸堤防加固、牛屯河分洪道擴大等防洪工程。計劃至2035年,合肥市中心城區防洪標準達到100-200年一遇。

其次,優化區域水源配置。現已建成駟馬山灌區江水西引、龍河口水庫城市供水、巢湖市第二水源等供水工程,正加快建設引江濟淮工程。計劃至2035年前,持續推進灌區續建配套及節水改造,同時依託引江濟淮工程條件,開展灌區水源置換和巢湖調水引流。

最後,削減入湖汙染負荷。城鎮及鄉鎮生活汙水集中處理、工業集聚區汙水集中處理、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等一直在進行。目前,入河排汙口整治完成率達到100%,入河汙染物削減10%-20%。計劃至2035年,城鎮生活和鄉鎮生活汙水集中處理率分別達到100%、90%,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比例達100%。

合肥晚報 ZAKER合肥記者 趙佩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