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迫唐德宗第三次逃离长安的泾原兵变真的只是偶发事件么?未必

发生在安史之乱后二十年、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的泾原兵变(又称泾师之变),是一场有深远影响的突发事件,从小了说是改变了唐德宗本人和一些藩镇的命运,从大了说开始了唐王朝宦官专权的历史,更是改变了大唐和吐蕃当时东亚两个强国的走向。

这次兵变,貌似偶然但其实未必,事件发生过程阴谋的味道很浓。

逼迫唐德宗第三次逃离长安的泾原兵变真的只是偶发事件么?未必

(陕西泾阳唐德宗崇陵)

【唐德宗继位初期的选择】

在事件发生前两年,唐德宗在位的第二年,户部统计大唐户口总数309万户、国家财政收入不包括盐利就达到1306万贯。虽然这两个数字都只是盛唐时期的三分之一左右,但大唐国力明显的已经开始恢复,已经具备解决一些关键问题的实力了。

当时摆在唐德宗面前有两大问题,一是吐蕃,二是藩镇。吐蕃虽然占领了陇右、河西,又年年入侵,但对于中国古代帝王来说,攘外必先安内,藩镇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于是,唐德宗开始让藩镇服从号令以达到削藩的目的,而以河朔三镇为首的几个藩镇联合起来对抗朝廷,史称“四镇之乱”。唐德宗委派当时唐王朝最优秀的将领李晟率领中央禁军,加上各地服从中央政令的一批节度使,共同对抗反叛的几路藩镇。

平叛前期唐军连连取得胜利,但一方面反叛藩镇实力比较强,另一方面平叛的几路唐军中还是以其他地方节度使为主,多少存了保存实力的想法,造成了平叛进程虽然在稳步推进,但进展不是很快。

时间拖长了就会加大意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当参与平叛的节度使与反叛的藩镇勾结在一起之后,反叛的藩镇变成了五家,同时自立为王,史称“五王之乱”。这时双方实力对比就发生了变化,平叛局面从唐王朝占优变成了双方僵持。

逼迫唐德宗第三次逃离长安的泾原兵变真的只是偶发事件么?未必

【陆贽的劝谏】

这种情况下,唐德宗又有了两个选择,一是加大军事压力,看谁先坚持不住;二是在军事上适当收缩,采取政治军事结合的手段先稳定住局面。

当时唐德宗身边有一位贤臣——陆贽(zhì),官位不高,只是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翰林学士,后来又过了若干年才出任宰相。陆贽就在分析当前局势之后,对唐德宗继位几年做了一个评价:“徇无已之求,望难必之效。”(《资治通鉴》)

这句话说的很重,意思是说皇帝一直在折腾一件没可能的事情,理想太远大、现实太残酷,彻底否定了唐德宗过去几年的工作。陆贽还是个乌鸦嘴,预言了京畿之地征税过多可能会发生兵变。

实事求是讲,唐德宗想法大方向是正确的,重新统一确实是身为皇帝的首要任务,具体做法和几十年后他的孙子唐宪宗削藩的做法也是大同小异。但祖孙俩的结果却迥然不同,唐德宗失败逃离长安,唐宪宗却基本解决藩镇问题实现元和中兴,根本原因就是实力对比不同。唐德宗时期,不服从中央号令的藩镇大多是安史之乱余孽,悍将老兵尚在,对中央政府戒备之心也正处在顶峰,中央禁军的实力也不强,削藩工作的难度比几十年之后唐宪宗时期要大得多。

当然,唐宪宗的运气比自己的爷爷唐德宗要好得多。同时,陆贽的水平也未必如何的高,这些话只是知识分子的老生常谈罢了。

一心成为明君、锐气正盛的唐德宗当然没有听从劝谏,更是不相信陆贽的预言,从各地调集兵马支援前线,继续加大对反叛藩镇的军事压力,又加大了筹集钱粮供应军队的力度,这是发生泾原兵变的直接原因。

逼迫唐德宗第三次逃离长安的泾原兵变真的只是偶发事件么?未必

(陆贽)

【叛乱的发生】

唐德宗调动的一路兵马五万人来自泾原,这是安史之乱后在西北地区新设立专门用来防御吐蕃的军镇,战斗力很强。一年前,曾经发生过泾原将领据城反叛的事件,原因不明,虽然被其他泾原将领消灭,但泾原之地情况并不算稳定。

当泾原兵路过长安时,士兵们以没有得到足够赏赐、且粗茶淡饭招待为由,在城外发动了兵变,并开始向长安城内进军。

唐德宗得知此事后,让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安抚军队,又派宦官给泾原军发赏赐,同时调集中央禁军维持秩序。

但这几条措施都出了问题。

姚令言冒着箭雨冲到阵前,喊话让军队停止行动,结果被叛军用兵器架着撵走了。也不知道姚令言是早有预谋还是破罐子破摔,此人后来在叛乱过程中很是活跃,不但亲自找了朱泚当首领,还当上了朱泚伪朝的侍中和大元帅,办事颇为卖力;

来赏赐的宦官也被叛军杀死,叛军拒绝与朝廷对话;

唐德宗的最后一道屏障是中央禁军,唐德宗继位就免去了宦官的领军权,换上了一个叫白志贞的官员统领,这本来是唐德宗初期励精图治的表现之一。但这个关键时刻,官员统领的中央禁军出了大问题。

最近几年中央禁军一直在外征战,死伤颇多,白志贞负责招募和补充。由于战乱频繁,无法招募到足够的合格士兵,白志贞就用长安城中的商贾、小市民充数,平时就是挂个名,这也是唐朝中央禁军的积弊。当需要打仗的时候,这些人当然不会到军营中报道,于是唐德宗竟然无兵可调,只得仓皇逃离长安。

乱兵已陈于丹凤阙下,促神策军拒之,无一人至者。”(《旧唐书》)

逼迫唐德宗第三次逃离长安的泾原兵变真的只是偶发事件么?未必

【浓浓的阴谋的味道】

叛军初期并未骚扰百姓,当叛军在皇城前列阵准备攻打皇城时,周围竟然有数万长安百姓围观,国人爱看热闹的习惯自古就有。

入城的叛军喊话的内容如下:

勿走,不税汝间架矣!”(《旧唐书》)

不夺尔商户僦质,不税尔间架、除陌矣。”(《新唐书》)

意思是说,老乡们不要跑,以后不收房产税了!

叛军的这个口号是起因于唐德宗历史上首创的房产税,当时叫间架税,与唐德宗继位初实行的两税法一起,为唐王朝财政制度改变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两种税收的共性是都把收税的重点放到了有产者身上,这是历史发展方向,而之前唐王朝实行了百余年的租庸调制度相当于是人头税,弊端很多。

但既然是税制改革,就要触动有产者的利益,中国古代这种改革的直接实施者往往都没有好下场,支持他们的皇帝在史书上的评价一般也相当的低,唐德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也是我说兵变之后有阴谋的原因,来自西北的边军对长安城实施不足半年的间架税竟然了解很深,还把这个当成口号,背后如果没有“高人”指点,未免解释不通。但这个“高人”应该不是后来叛军拥立的首领朱泚,这个军伍出身的老兵痞没这个本事,应该是生活在长安城中的文官所为。

史书上把问题归结到当时负责劳军的京兆尹王翃身上,强调王翃供应士兵的饭食“肉败粮臭”。但根据王翃一生经历来看,包括早期平定岭南溪洞夷獠叛乱收复荣州(现广西玉林),后期在东都洛阳训练士卒、打造兵器,应该算是一位能干活儿且知兵的人,说是王翃激起了这次兵变证据不足。叛军想要闹事儿,理由还是很容易找的。

逼迫唐德宗第三次逃离长安的泾原兵变真的只是偶发事件么?未必

【这次叛乱过程唯一一个自立为皇帝的人——朱泚】

叛军在长安城中抢劫了官府的库房,如果叛军无组织,下一步就是各自逃散,兵变也就无声无息的消弭了。但姚令言和士兵们却拥立了一个领导者朱泚,兵变就变成了反叛,泾原之变进入了第二阶段。

朱泚这人的社会关系和经历比较复杂,本来是幽州节度使,曾主动入长安并留在长安,留下自己的弟弟朱滔镇守幽州,算是对唐王朝比较靠拢的藩镇将领,唐德宗也曾任命朱泚担任过陇右、泾原节度使。之后朱滔窃取了幽州的兵权,把朱泚架空,兄弟之间已经不和。朱滔又是藩镇叛乱的五王之一,在反叛后曾与朱泚通过信件,虽然朱泚本来和朱滔反叛无关,但因为兄弟关系将来肯定会受到影响。

泾原兵变的士兵们又不知道哪位“高人”给出了这个主意,让他们拥立朱泚为主。朱泚正是需要改变局面的时候,就顺水推舟的接受了士兵们的拥立,后来自立为帝,是这段时间唯一一个敢这样做的人。

逼迫唐德宗第三次逃离长安的泾原兵变真的只是偶发事件么?未必

总之,唐德宗达成了“逃离长安三次”成就,带着太子、诸王、妃子、公主百余人从皇城北门逃走,一路上得知信息的长安文官武将纷纷聚集,经咸阳逃往奉天(现陕西乾县),并在奉天驻扎下来,泾原兵变进入第二阶段,开始了惨烈的奉天防御战。根据史书记载,成建制加入唐德宗的队伍只有两支,分别是四百人和三千人,唐德宗身边的兵马总数应该不超过万人。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