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絕大多數中國人其實對它一無所知

小米,是中國互聯網巨頭中相當特殊的一家,可能會是近年來全球範圍內最大規模的IPO。

它,成立於2010年,僅用7年時間,營收就突破千億人民幣,這是目前世界範圍內最快的速度。

千億人民幣營收這個門檻,是啥概念?

達到這個規模量級,谷歌用了9年,facebook用來12年,蘋果用了20年,阿里和騰訊用了17年,百度至今都還沒有達到。

直接來看財務數據:

2015年至2018年,

收入為668.11億元、684.84億元、1146.25億元,1749.15億元;

淨利潤為-76.27億元、4.92億元、-438.89億元,135.54億元;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為-26.01億元、45.31億元、-9.96億元,-14.15億;

毛利率為4.0%,10.6%、13.2%-14.15億;

注意,2017年營收雖然高達1146.25億,但淨利潤卻為-438.89億。

財務處理——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

如果仔細分析,其實小米的淨利潤不僅沒有虧損,反而是盈利的。這是為啥?因為會計

處理上的9個字:“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

看著有虧損,但深究起來,其實挺賺錢——如果從財報中剔除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的影響,實際利潤應該是53.61億。

雖然小米已經在你身邊無處不在,但很可能,你自認為很瞭解小米,但其實,很可能大多數國人對它都一無所知。

引領風口,讓它短短7年就成為互聯網巨頭

關鍵詞:雷軍

1969年,雷軍出生於一個普通家庭,1987年考上了武漢大學計算機系,在大學時代,他已經出過兩本編程教材。畢業後,雷軍選擇創業,仿製金山漢卡,但最終被競爭對手山寨,於是選擇加盟當時國內最好的PC軟件公司金山,那年他22歲。

1998年,29歲的雷軍,已經做到金山公司的總經理。16年,從程序員一直做到總裁。這期間,雷軍帶領金山4次衝擊IPO,均告失敗,直到2007年才成功,當年10月,金山軟件在港股上市。

同年12月,雷軍辭職,開始做天使投資人,投資的知名案例有UC、歡聚時代(YY)、拉卡拉、凡客誠品等。

2010年4月6日,是雷軍的一次重大轉折。他從投資人的角色上,轉變為創業者,成立小米科技,當時,做的是手機軟件。當年8月16日,小米發佈了基於安卓的MIUI系統,大受市場歡迎。

2010年6月8日,整個硬件和互聯網行業出了一件大事:蘋果推出iphone 4,這款手機上首次加入了多點觸控、視網膜屏幕等新功能,迅速成為爆款。

2011年7月12日,雷軍開始做手機。

2011年12月18日,小米手機第一次正式網絡售賣,誰也沒想到,5分鐘,30萬臺手機售罄。

2013年,小米開始對外投資佈局生態鏈。

2014年,40筆。

2014年,推出新的消費電子品類,如空氣淨化器、手環等。

據IDC數據統計,2014年,小米智能手機出貨量佔據市場份額的12.5%,排名2014年度第一。

2015年,小米開始嘗試線下銷售,開出零售店小米之家。

2015年小米手機銷量開始疲軟,市場份額也從2015年的15.1%下跌到8.9%,跌出世界前五的排名。

2017年2月,小米發佈首款自主研發芯片澎湃S1,成為了蘋果、三星和華為之後,第四家擁有自研移動SoC的手機廠商。

2017全年,小米智能手機銷量為9141萬臺,同比增長64.97%。

用雷軍的話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手機公司在銷量下滑後能夠成功逆轉,除了小米”。

截至2018年3月,MIUI月活躍用戶大約1.9億。

綜上來看,小米的發展歷程中,主要做對了4件事:

1、通過高性價比智能手機獲取用戶、流量、數據資產;

2、通過在線售賣,提升供應鏈效率;

3、大量投資孵化、擴張消費電子產品品類;

4、推出線下零售店;

看似鉅虧400億其實仔細拆解,盈利還不少

小米集團,是目前港股第一家採用不同投票權架構申請上市的公司,股本分為A類股份B類股份,同股不同權。

A類普通股的投票權為B類普通股的10倍。A類普通股全部由雷軍及林斌持有。實際控制人為雷軍,投票權比例為31.41%。

由於小米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採用國際會計準則,利潤表中有一個特殊的科目,即“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

上市前,小米通過發行可轉換優先股的方式進行了多輪融資,這部分融資,會在報表中形成金融負債,計入非流動負債中的“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

”。

按照國際會計準則,這部分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變動,需要計入當期損益,最終影響利潤。

如果企業的估值上升,那麼,賬面金融負債會上升,由於此處處於負債項,負債增多,在利潤表中,就會體現為利潤降低;反之,如果企業估值下降,負債中的金融負債減少,那麼,利潤就會增加。

此處,需要等到上市後優先股轉為普通股,才不會再影響公司利潤。這筆實際並不存在的“賬面虧損”就會消失。

其中,2015年、2016年及2017年末,小米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分別為-87.59元、-25.23億元、-540.71億元。

所以,如果你只從財務角度來看:小米的估值越高,這個數值負數越低,賬面上看小米虧的也越多。

小米的商業模式如何拆解

小米科技主營業務包括: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智能電視、智能音箱、智能路由器等,以及其他為數眾多的消費電子產品。

其中,智能手機業務佔比最高,但IOT(物聯網)設備收入增長較快。毛利結構分為為手機、生活消費品、互聯網服務(廣告及其他增值業務)。目前其毛利貢獻的主力為手機業務及互聯網服務。

小米的手機業務,上游為芯片零部件,CPU、內存、攝像頭、手機屏幕、外殼、電池等零部件,wind數據,小米的主要供應商有歐菲科技、長信科技、合力泰、聞泰科技、欣旺達、深天馬、三環集團、藍思科技等。

小米——絕大多數中國人其實對它一無所知

在Iot與生活消費品設備業務方面,其上游為小米系參股投資的設備生產公司,2015到2017年,小米向關聯方支付的採購金額為4.82億、10.27億、19.31億。未來三年,小米設定的關聯採購上限為38億、65億、104億。

......

後期更新:

小米的財務密碼?

小米的研發+投資?

小米的產業鏈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