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錯糾出一個大學生,14歲兒子考出611分

2008年高考成績公佈後,安徽省一位14歲的考生考出了611分的好成績,被南京理工大學錄取。很多人對他的父母是如何培養出“神童”感到非常好奇,孩子的父親卻說:“這一切都是從‘錯誤’開始,並巧妙地利用‘錯誤’實現的……”

糾錯糾出一個大學生,14歲兒子考出611分


糾錯糾出一個大學生,14歲兒子考出611分

2008年6月24日,孫濤正在家玩網絡遊戲,同學興沖沖地告訴他高考成績可以查到了。當孫濤查出自己獲得611分的高分時,剛滿14歲的他一點兒也沒有高興的樣子:“才611分?唉,要不是我粗心,還可以多考幾十分。看來爸爸的‘糾錯教育法’我還沒有真正學到家,他還沒把我的錯誤糾完啊!”同學們的父母則圍著孫濤的爸爸請教什麼是“糾錯教育法”。

錯入小學,發現孩子很聰明

1994年2月,孫濤出生在安徽省泗縣的一個普通教師家庭,他的父親是中學語文老師,母親是政治老師。由於父母的工作都很忙,所以在孫濤還不會說話時,父母為了能安心批改學生作業,就鼓勵兒子看動畫片,並找一些漫畫作品給他看,以吸引他的注意。沒想到每當看這些東西時,小孫濤就會老老實實地坐在那裡全神貫注,一兩個小時也一動不動,直到看完。孫濤稍大一些後,父母又讓他背誦一些唐詩宋詞,並給他買來很多少兒讀物,加上整個家庭都在那種學習的氣氛中,所以小孫濤很小就養成了愛學習的好習慣。

在小孫濤剛滿3歲時,父母把他送進了一所幼兒園。幼兒園孩子主要的任務是玩耍,而小孫濤已經愛上了讀書,所以他跟那些孩子很不合群,甚至經常會受到別的孩子欺負。爸爸一看,這樣下去不行啊!於是他跟孫媽媽商量說:“我看不如把孩子直接送進小學。”媽媽說:“可是,孩子太小,這麼小就讓他接觸小學知識,他不一定能接受得了。再說,兒子才3歲,進小學也沒人要啊!”爸爸耐心分析道:“孩子現在已經愛上了學習,跟很多同齡孩子玩不到一塊兒,這並不是什麼壞事,關鍵看我們如何引導。如果說,我們讓他提前讀書,使他無法融入同齡孩子的做法是錯的,我覺得我們應該‘將錯就錯’,讓他接觸小學知識。附近一所小學校長是我的朋友,我去找找他,如果他願意接收孩子,孩子有地方玩了,又能順便學點知識,我們也放心。”

爸爸去找了那位小學校長後,校長表示可以接收孫濤。但因為孫濤年齡太小,他擔心孩子會拖班裡成績的後腿,所以只能當旁聽生,不能當註冊生。

沒0想到孫濤特別好學,每當老師講課時,他都能好奇地睜大眼睛盯著老師看,仔細聽,搞不懂的,他還會像模像樣地去問老師。當時孫爸爸並不想指望兒子在小學能學到什麼,只是想讓他順便學點東西,不影響自己和妻子的工作就行了。沒想到上完一年級後,小孫濤堅持一定要跟同學們一起升入二年級。孫爸爸心想:反正孩子還小,又是旁聽生,就讓他跟著同學們一起升級吧,大不了到了入學年齡後再從一年級開始重新讀。雖然孫濤跟著同學們升級,但他沒有參加過他們的考試。

孫濤6歲那年,在同齡的孩子還沒有正式入學時,他已經升到了小學三年級。那年期終考試時,從來沒有參加過考試的他第一次堅持要參加考試。經不住他再三央求,老師順便給了他一張試卷。沒想到,他的每門功課成績都在95分以上,名列班級第6名。孫濤的班主任找到孫爸爸,建議讓孫濤當註冊生,正式接著讀小學四年級。

這事可讓孫濤的父母頭疼了,當教師的他們知道孩子讀書最好按部就班,不要拔苗助長。但事情已經這樣了,他們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於是就跟孩子商量,想讓他回到一年級從頭讀。沒想到小孫濤說:“我已經讀完三年級了,又不是跟不上,為什麼要從頭讀?”他死活也不願意。

媽媽責怪爸爸說:“都怪你,當初為了省事,那麼早就讓兒子接觸書本,這下可好,萬一兒子被煮成了‘夾生飯’,我看你怎麼辦!”孫爸爸也感到有些頭疼,但他想了想還是說:“既然事情已經這樣了,看來也只能繼續將錯就錯了。我看兒子跟著讀小學並不感到吃力,不如就讓他讀下去,將來實在跟不上了再想辦法留級。”

媽媽一想,也只能這樣了,只好嘆了一口氣答應了。就這樣,小孫濤6歲就升入了小學四年級,成了班級裡年齡最小的學生,但他的成績卻一直在班裡名列前茅。

糾錯糾出一個大學生,14歲兒子考出611分

見錯必糾,錯的反面是正確

從小學到初中,小孫濤的學習一直非常順利。當然,考慮到兒子的年齡太小,爸爸和媽媽沒事時也會輔導一下他的學習。

不料小孫濤非常要強,每當父母要輔導他時,他總是說這道題我會做,那道題我也會做。爸爸一看,兒子傲氣十足,雖然自信對孩子學習有好處,但也容易養成他驕傲自大和不虛心的壞毛病,怎樣才能讓他虛心接受自己的教導呢?

一天,爸爸在檢查兒子作業時,發現有一道很簡單的數學題兒子卻做錯了。他問兒子:“濤濤,這是怎麼回事?”孫濤滿不在乎地說:“這道題我會做,只是當時我大意了。”爸爸緊抓不放,接著問:“你會做怎麼會出錯?事實證明你並沒有做好,如果是在重要的考試時你也出這樣的錯怎麼辦?這說明你對這類題型還沒有真正吃透。”見有把柄被老爸抓住了,小孫濤這才沒話可說,表示自己以後一定會注意。

不料爸爸還是不依不饒,說:“以後是以後,現在是現在。如果現在不把基礎打好,在以後的考試中就難免會出現同樣的錯誤,實在不行的話,就讓你留一級。”聽說爸爸想讓自己留級,小孫濤不幹了,說:“我把它多做幾遍,真正搞懂還不行嗎?”

其實,爸爸說讓他留級,只是想嚇嚇他的。因為別看兒子年齡在年級裡一直最小,但成績卻一直排在全年級600多名學生的前20名左右,爸爸只是想用這種方法給兒子留下深刻印象。

於是爸爸讓兒子把那道錯題用大字抄在紙上並貼在床頭,然後和兒子一起總結出錯的原因,同時啟發兒子還能不能找到新的解題方法。沒想到這樣一來,小孫濤對那種題型很快就舉一反三、融會貫通了,以後在同類題目上再也沒有出過錯。

爸爸一看,這個辦法不錯,他心想:兒子很“狂”,除了老師的話,有時候連自己這個父親的話也聽不進去,可能是他比較早熟,提前進入青春叛逆期了,不能跟他來硬的。不過,任何題目都只有正確和錯誤兩種結果,正確的當然不需要多管,如果緊緊抓住兒子的錯誤,讓他心服口服,然後把他所有錯誤都糾正過來,剩下的不都是正確了嗎?錯誤越少,正確就越多啊!

從那以後,爸爸就開始專門在兒子的作業中找錯,發現錯誤就絕不放過。只要發現錯誤,他就要求兒子把錯題抄下來貼在床頭和書桌前,然後反覆做同類題目,直到真正搞懂。結果還沒到中考,小孫濤的床頭和書桌前就貼滿了各種曾經出過錯的題目,很快就貼不下了。不過,由於在爸爸的幫助下不斷糾錯,小孫濤的正確率越來越高,出錯越來越少,他的成績提高得很快,事實證明這種方法很有效。

然而小孫濤卻有些不理解爸爸。在他讀初二那年,有一次,孫濤的一道數學題並沒有做錯,但爸爸認為他沒有用最簡捷的辦法去解答,結果也算他沒做對,要求兒子把那道題抄寫下來貼在書桌前。小孫濤不樂意了,他說:“老爸,你是不是不相信我?連老師都認為我這道題做對了,為什麼你偏偏說錯?”

爸爸覺得兒子的逆反性格又在作怪了。但他並沒有跟兒子來硬的,而是跟兒子講道理說:“沒錯的題目不等於最正確,會做題不等於把題目真正吃透。尤其是數學,很多題目都有多種解法,只有最簡捷的解法才是最正確的,所以你找到了最簡捷的解法,才能算你真正掌握了。特別是當一個人的學習成績提高了之後,對自己的要求也要提高,不能僅以簡單的正確和錯誤來要求自己,必須做到最好。”他給兒子講了個故事:“如果一個人去打老鼠,卻不小心把茶杯也打爛了,你說他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當然,他主觀上並沒有錯,但只有把老鼠打死的同時,又沒有傷到任何東西才是最正確的。”小孫濤這才點了點頭。

這件事之後,爸爸也在反思:過去我一心用糾錯的辦法幫兒子進步,當時兒子還小,這種專門找錯的方法效果的確是不錯的。但現在兒子大了,我總是一味地糾兒子的錯,會不會讓他覺得我看不到他的亮點,打擊他的信心?想到這裡,他不禁打了個寒戰。從那以後,爸爸開始完善自己的做法,注意在糾錯的同時,也表揚他的進步,稱讚他的正確,同時還讓學習氣氛輕鬆幽默一些,特別是不能打擊兒子的自信心。

在小孫濤參加中考前,學校出了一些比較難的題目讓學生們做。有一次老師出了30道題,由於孫濤粗心大意,再加上有些題目沒有接觸過,竟然一下子錯了4道。爸爸有些擔心,但他非但沒有責備兒子,反倒用特別輕鬆的方式跟兒子一起去找原因。他先給兒子講了個小故事:“兒子,你知道嗎,在古時候,漢字中,‘大’是‘爽’的爸爸。有一次,‘大’在學校看到了‘爽’,‘大’吃驚地說:‘孩子,幾天不見,你一定是又粗心了吧,一共才幾道題,你就錯了四道!’”

孫濤知道老爸是在說自己,但因為爸爸是用這種方式說的,他一點兒也沒生氣,反倒笑得東倒西歪。結果在那種輕鬆的氣氛中,經爸爸的指點,他很快就把那幾道題真正搞懂了,並主動抄下來貼在了牆上,沒事時就看幾眼。

小孫濤參加中考時,才剛剛11歲,是當年全縣幾萬名參加中考的學生中年齡最小的,但由於爸爸的“糾錯教育法”讓他在不斷糾錯中進步,結果他卻取得了全縣第23名的好成績。考慮到兒子的年齡太小,不能離家太遠,父母經過商量,謝絕了市名校的免費招生,而是就近上了省級示範高中——安徽省泗縣一中。

讀高中後,父母繼續用這種“糾錯”教育法幫助兒子,很快,小孫濤的床頭和書桌前就貼不下錯題了。爸爸乾脆親手為兒子準備了整整10個大練習簿,分為數、理、化、英語等,然後在每個練習簿上都親手寫上“錯題集”三個大字。他對孫濤說:“兒子,有了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會總結經驗教訓。希望你這輩子都能有這樣一個好習慣,就是發現錯誤就把它記下來,並一一糾正過來。什麼時候你把這10本‘錯題集’寫滿了自己的錯誤,你可能就成功了!”

畢竟孫濤年齡還很小,他也很貪玩,特別喜歡玩網絡遊戲。爸爸認為,孩子貪玩是天性,強行禁止只能適得其反,就像大禹治水一樣,堵是堵不住的,最好的辦法是引導。於是當兒子想玩遊戲時,爸爸就說:“你的作業完成了嗎?如果完成了,可以玩一會兒。不過,我也想跟你一塊玩,但我的學生作業還沒批完,我們等一會兒再玩好嗎?”爸爸陪自己玩遊戲,孫濤當然樂意了,於是他一鼓作氣地把作業做完。往往這個時候老爸的學生作業也批完了,於是父子倆首先約定好玩多長時間,有時一起組隊玩,有時乾脆玩兩人對抗。時間一長,什麼超級瑪麗、泡泡堂,還有各種槍戰遊戲他都無不精通。而往往到了約定時間,老爸就會提醒他說:“兒子,時間到了,怎麼辦?”漸漸地,小孫濤就養成了習慣,到了約定時間就立即關掉電腦,然後拉著老爸幫自己糾錯。

除此之外,因為父母是語文和政治老師,家中有很多這方面的書籍,父母也鼓勵兒子適當讀些課外書。這樣一來,玩遊戲和讀課外書,實際上成了小孫濤的一種休閒,不光沒有影響到他的學習,反而減輕了他的疲勞,提高了學習效率。

糾錯糾出一個大學生,14歲兒子考出611分

參加高考,糾錯糾出高材生

2008年春節後,眼看著兒子就要參加高考了,老爸給兒子準備的10本“糾錯集”也基本上記滿了。父母的心裡沒底,因為兒子畢竟剛剛才14歲,很多同齡的孩子都還在讀初中呢!更重要的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的“糾錯教育法”到底效果如何,因為只有高考才是最好的檢驗啊!

一天,老爸跟小孫濤一邊玩遊戲一邊聊天。爸爸問:“兒子,馬上就要高考了,你是怎麼打算的?”孫濤說:“高考就考唄,要打算什麼?”爸爸說:“萬一你考不上怎麼辦?”沒想到小孫濤說:“怎麼會考不上呢?有老爸你幫我糾了那麼多錯,如果我還考不好,豈不就不可救藥了?”老爸說:“我是擔心你會有壓力。你還小,不要把高考當回事,我們這次只當是試試看,萬一考不好我們明年接著考。”孫濤卻說:“老爸,過去一直是你給我糾錯,這次我要給你糾個錯了。你兒子還沒有高考,你怎麼就洩氣了?如果連必勝的信心都沒有,能考好嗎?再說,要考就要好好考,怎麼能‘試試看’呢?你應該鼓勵兒子去好好拼啊!”

爸爸一下子臉紅了,他不得不承認,兒子已經不是過去那個小不點了,他長大了,連忙向兒子道歉,說兒子說得對。然後他轉而問兒子如果考上了有什麼打算,願不願意去上清華、北大或中科大的少年班。小孫濤說:“我不想上什麼少年班,也不相信什麼神童,因為我知道不管是誰,好的學習成績一定是在老師、家長和自己的共同努力下才得到的。我希望自己能像正常人一樣去讀我喜歡的專業,至於清華北大,那要看有沒有我喜歡的專業。”

知道兒子的這個志向後,媽媽又擔心了起來:兒子從小長這麼大,從來沒有離開過家,如果兒子考上了大學,他的生活能自理嗎?她甚至想到了自己去大學陪讀。爸爸也有些擔心,但他認為,兒子能把學習搞好,說明他思想的獨立性很強,只要父母放手讓他去鍛鍊,他也一定能學會自理的,父母不可能陪兒子一輩子,所以不能去陪讀。

爸爸跟孫濤商量這事時,他說:“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你們千萬不要去陪讀,不然的話我一點兒面子都沒有,生活和學習的信心也會大打折扣。你們就放心吧,從現在開始,我就為上大學作準備,我要從洗衣、洗襪開始,鍛鍊生活自理能力!”孫濤說到做到,從春節後直到現在,他一直堅持自己洗自己的衣物,也知道幫助媽媽做家務了。

2008年6月初,小孫濤以特別輕鬆和自信的心態參加了高考,成為全縣年齡最小的考生,卻考出了611分的好成績,高出安徽省重點線整整48分。這個成績,完全可以上清華或北大,何況他年齡那麼小。但正因為父母擔心孩子年齡小,不能離家太遠,就建議兒子填報了全國重點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然後讓孫濤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

2008年7月28日,筆者採訪孫濤時,他正在練習鋼筆字。他告訴筆者,今年高考,英語成績不是太理想,目前正在惡補英語。談到上大學後的打算時,他說:“上了大學後我會繼續好好學習,特別是沒有爸爸幫我糾錯了,我自己要學會自覺糾錯,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進步。”

是的,孫濤目前的成功只是暫時的,但父母教給他的不斷糾錯、在糾錯中進步的好習慣,一定會讓他受用終身。

專家點評:

董麗燕(高級家教指導師)

孫濤父母的“糾錯法”是值得家長、學生和教師借鑑的學習方法。

其一強根。經過課堂學習和課後作業及複習,對於大多數智力正常的學生來說,再做習題或考試測驗,往往對的多,錯的少。而這些少量的“錯”正是孩子需要加強的薄弱環節。如果找不到或忽略了這些薄弱環節,就像是高樓大廈下面的一塊塊帶孔的壞磚在不斷地累積,大廈的根基就會千瘡百孔。“糾錯法”直擊孩子學習的瘡孔,及時發現,及時加固,使大廈的根基穩固,無懈可擊,學習成績自然錯不了。

其二減負。許多家長不分青紅皂白,盲目採用“加法”,一味地讓孩子參加各種補習班、做各種習題集,以為多做肯定有益。豈不知孩子機械用腦過度,帶來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的下降。而孫濤的父母巧妙運用糾錯的“減法”,引導孩子通過找錯篩出學習漏洞,讓孩子把有限的精力用於糾錯補漏,最大限度地減輕了孩子的學習負擔。

其三增能。孫濤的父母在“糾錯”過程中引導孩子學會思考,學會創造,不僅僅要“會”,還要想一想、找一找解決這個難題的多種方法、什麼方法最簡便。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到創造性思維成果帶來的喜悅,自然而然地掌握了高效學習策略,產生了探究學習的慾望,形成了自主學習、解決問題、攻克難關的能力。

“糾錯法”是有效的學習方法,但必須伴之相應的教育策略,否則會由於只盯著孩子的缺點、忽視了優點而挫傷孩子的學習信心和積極性。孫濤的父母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鼓勵孩子在先,糾錯在後。成功的家庭教育方法各有千秋,只可借鑑而不可盲目效法。如果家長不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也把自己三歲的孩子送進學校,那就是捨本逐末的東施效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