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蘸酱菜,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凉菜”?

提到东北的美食,酱骨头,杀猪菜,猪肉粉条,丰收乱炖等经典名字早已深入人心,但仔细一琢磨,就会发现这些美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是一些

色重味杂的熟菜。想必到这应该有不少人会疑惑,难道东北就没有一道能上榜的凉菜吗?

答案毫无疑问是有的,只是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的经典美味凉菜,东北的凉菜无论是在吃法上还是在食材要求上都显得有一丝豪放不羁,喜欢吃的人把它当做最原始的美味看待,不喜欢的人如猛兽般对它退避三舍。这道让人们的态度出现两个极端的凉菜就是东北有名的蘸酱菜。

东北的蘸酱菜,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凉菜”?

蘸酱菜是什么菜?

看过《乡村爱情》的对这道菜都不陌生,在主角家开饭的时候,餐桌上很多时候都有一碗黄里泛红的大豆酱,以及一盆五颜六色的各种可以生食的新鲜蔬菜,不需烹饪不需调料,只需动动手指把蔬菜放进酱料里蘸一蘸即可送入口中,又快又简单。

蘸酱菜的是东北地区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大豆酱,从选豆到做酱块,再到晒酱,前前后后花耗了将近大半年时间,做出来的酱味浓色重

一般都是可以生食的蔬菜或者野菜,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追求极致鲜味的需求,现在蔬菜可以生食的种类越来越多,想要一一列举出来加以详说是一件较困难的事情。但是,在吃上面中国人历来都有自己的一套准则,种类太多难以选择那就

根据时令来选择,跟着大自然的脚步总能吃到最鲜的食材。

东北的蘸酱菜,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凉菜”?

因为认知和经验的差异性,关于蘸酱菜属性的争议时不时地就会在餐桌上上演一遍。在东北人的眼里,蘸酱菜一直是以凉菜自居的,不带温度调料自做,跟我们认知里的凉菜确实没什么差异;但很多时候外地人不这么认为,像我第一次接触这个菜时,我以为是蔬菜沙拉的新吃法,后来被科普了好久我才渐渐接受这就是凉菜。对于美食,或许有时候跳出固定的思维才能更加清楚的认识它。

东北的蘸酱菜,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凉菜”?

蘸酱菜背后的"辛酸"

蘸酱菜的流传范围很大程度上只在东北地区,其他地区很少见到这种吃法,至于其中的原因,除了饮食习惯的历史原因,还有东北地区的气候原因。

蘸酱菜是一道完全生食的美食,生食的习俗是传承于当地的民族,当时生活在长白山一带的人们,他们以打猎游牧为生,长时间的追逐迁徙让他们很难固定下来,为了保证不饿肚子,而且能吃的方便,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就地取材,树林里的野菜与山味,水里的鱼虾等都能被端上餐桌,搭配长时间不会变质的本地大豆酱,一来二去,吊锅子野菜蘸大豆酱的吃法普遍起来,并渐渐成为了一种饮食习惯。也因为这种吃法的功劳性色彩,在后来清军进关后,这个生食的习惯不仅没有被丢弃,还得到了当时王朝统治者们的喜爱与传承。

东北的蘸酱菜,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凉菜”?

东北,高纬度低温度,其他地还没入冬那里已经冷了,其他地已经开春了那里还是结冰几厘米。过去,蔬菜反季节种植不普遍,人们对蔬菜的需求基本都靠自家菜园和当地菜农提供,但是在高纬度的东北,即使开春了也满足不了庞大的需求量。吃不上新鲜的绿叶蔬菜,人们就把眼光投向了地里顽强生长的耐寒野菜,扒拉扒拉薅一把洗干净,就着餐桌上的大豆酱,用野菜最原始的味道来满足对蔬菜的渴求。

现在不会再有吃不上蔬菜的尴尬,但那里的人们还是追求这种吃法和简单食材带来的满足感,或许这就是已成习惯的魔力,口味传承的魔力。

东北的蘸酱菜,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凉菜”?

蘸酱菜花式吃法

在最开始的时候,人们吃蘸酱菜就是粗犷豪放地把菜放酱里蘸一下就送进口中,这种吃法虽然看起来颇有点"不顾形象"的意思,但要论

最鲜绝对非这种吃法莫属。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对吃越来越追求精细化,蘸酱菜也相应地发生了一些改变,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不再直接菜蘸酱了,而是用各种可以裹着的食材把蘸好酱的菜裹成长条状,然后再一口一口吃完,这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豆腐皮。豆腐皮皮薄韧性大,大豆味浓,既可以缓解蔬菜带来的单调口感,又能中和大豆酱本身的咸味,绝对地位当仁不让。

当下的年轻人不再缺吃少穿,他们在追求吃的好的同时还在追求着吃的健康。在目标受众是年轻人的烤肉烧烤一类的餐饮店,商家会抓住时机搭配着推出有利于解腻的蘸酱菜,蘸好酱的蔬菜裹进各种肉食里,既不会口感发腻又能荤素兼备,旁人不敢说我是越来越喜欢这么搭配着吃了。

东北的蘸酱菜,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凉菜”?

在不喜欢蘸酱菜的人眼里,它简单甚至略有点磕碜的样式根本不足以上桌,但在喜欢的人眼里,蘸酱菜代表的不仅是一种文化,还是一种归属感。在漂泊无依的日子里,如果能吃到来自家乡的蘸酱菜,仿佛瞬间就回到了熟悉的地方,这大概就是美食赋予的一种乡愁情节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