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識字2《樹之歌》知識點、易錯點總結,幫孩子複習

二類字的學習:

本課的15個二類字基本上都是左右結構的生字,識記時可以讓孩子運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進行記憶。另外要注意音形義的統一,要讓孩子把字音、字形和字義聯繫起來,這樣才能夠保證不出現同音字相混淆的情況。

“新疆”的“疆”字可運用字理識字的方法,左邊是一個“弓”字和一個“土”字,表示以弓計步來丈量土地,右邊的三橫兩田表示田之間的疆域界限。“耐”和“守”,可以運用組詞的方法幫助孩子記憶。“銀”也用偏旁識字法,左邊的金字旁表示和金屬有關。“裝”字,形聲字,上邊是聲旁,下邊是形旁。“手掌”可以讓孩子攤開手掌,讓孩子發現“掌”跟手有關,再通過組詞:腳掌、巴掌、鼓掌等來鞏固這個生字的識記。

二年級語文識字2《樹之歌》知識點、易錯點總結,幫孩子複習

一類字的學習:

課文中十個一類字中,“化”的筆順是容易出錯的,這裡的豎彎鉤是最後一筆,不要把最後一筆寫成撇。

容易出錯的字是“壯士”的“壯”,右邊是“士兵”的“士”,不要寫成“土”。桐樹的“桐”,孩子容易寫成“銅”。桂花的“桂”右邊是兩個“土”疊加,上下兩短豎,孩子會寫成上下一長豎。

二年級語文識字2《樹之歌》知識點、易錯點總結,幫孩子複習

課文學習:

1. 本課是一首兒歌,同時也是一篇歸類識字課。課文中介紹了楊樹、榕樹、梧桐樹、楓樹、松樹、柏樹、木棉、樺樹、銀杏、水杉、桂花樹共11種樹木,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樹木種類的豐富多樣,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但是大多數孩子在數課文中一共有多少種樹木的時候,數成了十種。問題就出現在課文中的第二句“松柏四季披綠裝”,“松柏”一詞是指松樹和柏樹,很多孩子缺少生活常識,把松柏當成了一種樹木。

2.課文一共有四句話(一個句號是一句話),第一句介紹了樹木的形狀,第二句介紹了樹木的顏色,第三句描寫的樹木的習性,最後一句列舉了樹木中有特點的一個是活化石銀杏和水杉,另外一類是香味濃郁的金桂。

二年級語文識字2《樹之歌》知識點、易錯點總結,幫孩子複習

3.第一句寫樹木形狀,列舉了楊樹、榕樹、梧桐樹。

在讀第一句楊樹高榕樹壯的時候,孩子們通過擴詞,楊樹高大,榕樹茁壯、榕樹粗壯,感受到了楊樹和榕樹的特點。

後半句“梧桐樹葉像手掌”是一個比喻句,把梧桐樹葉比作手掌,孩子們現場練說“自然界中還有哪些樹葉像什麼形狀?”時,有困難。幾個孩子說出銀杏樹葉像扇子,再多一點就想不起來了。經過老師提醒孩子們能說出楓樹葉子像鴨掌,柳樹葉子像眉毛。在下課的時候我帶著孩子們一起走進校園,觀察校園的各種樹木以及葉片的形狀,孩子們還說出來了鴨腳木葉子像鴨腳,楓樹葉子像鴨掌,芭蕉樹葉像扇子。當然,除了觀察葉子還可以觀察花朵的形狀,比如牽牛花開像喇叭等等,要讓孩子充分地去調動應有的生活經驗,把生活中所熟識的那些葉片和花朵等的形狀,和自己熟悉的、有相似特徵的事物聯繫起來。

二年級語文識字2《樹之歌》知識點、易錯點總結,幫孩子複習

4.第二句寫樹木顏色,列舉了楓樹、松柏,一紅一綠,色彩對比鮮明。

我們還練習了楓葉像什麼。另外通過圖文對照,我們知道了松樹的葉子像針,也叫松針。孩子們說出了一個比喻句,松樹葉子像細針。“松柏四季披綠裝”是一個擬人的說法,在圖文對照中,我們感受了松柏四季常青的特點。

5.第三句描寫了不同的樹木不同的習性,“木棉喜暖在南方,樺樹耐寒守北疆。”這一句對仗非常工整,並且包含兩對反義詞:暖和寒,南和北。

6.最後一句列舉了有特點的兩類樹木:被稱為“活化石”的銀杏和水杉;香味濃郁的金桂。通過給孩子們補充資料,孩子們瞭解到了銀杏和水杉生活的年代非常久遠,而且生命也特別的長。後半句,孩子們在反覆讀的過程中,感受桂花香飄十里、香味濃郁的特點。

二年級語文識字2《樹之歌》知識點、易錯點總結,幫孩子複習

課後題部分:

1.課後第二題是“讀一讀,記一記”。

第一行詞語都是樹木的名稱。第二行詞語都是和樹有關的花葉果實。在這一行詞語中,孩子們對桂花、楓葉、松子比較熟悉,而對白果卻全然不知。

下課的時候我帶著孩子們走進校園,找到了我們校園的銀杏樹,剛巧銀杏樹上的白果已經成熟。有的孩子是第一次看見白果兒,有的孩子是見過但並不知道它的名字。相信通過這一次我們實地的觀察,孩子們對白果的認知會比在課堂上通過幻燈片的認知更加深刻。

二年級語文識字2《樹之歌》知識點、易錯點總結,幫孩子複習

2.課後第三題“有關樹木的三句諺語”

不僅需要孩子們會讀,還要簡單理解意思,並能背誦、默寫出來。

第一句“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裡的“樹”指的是培養的意思,比如我們學校的樹人廣場(全班只有劉軒皓和熊子明留心到了學校廣場的名字,值得表揚),“樹”也是培養的意思。這句話是告訴我們培養人才非常不容易。

第二句指的是事物總有歸宿,一般指的是客居他鄉的人最後終要回到自己的故鄉。

二年級語文識字2《樹之歌》知識點、易錯點總結,幫孩子複習

第三句“樹無根不長,人無志不立”。首先要注意這裡面兩個“不”字的讀音是不相同的,涉及到“不”的音變,和“一”的音變規律是一樣的。另外這一句話是要讓孩子們明白:人要有志向。人沒有志向,就像大樹沒有根一樣,無法發展,無法成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