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土特產地圖之 濉溪老城油茶

淮北土特產地圖之 濉溪老城油茶

到石板街喝油茶體驗真正的市井人生。

淮北土特產地圖之 濉溪老城油茶

每到傍晚時分,夕陽的餘輝灑在濉溪老城石板街上,灑在斑駁的紅漆木門板上時,各種吃貨就開始往這條破舊的老街聚集過來。有的開著寶馬奔馳,有的坐著公交車,還有人騎著自行車或者徒步。此時,此地,便是淮北最濃郁的煙火處。而這一切,都緣於一種讓人回味無窮的美食——油茶。

淮北土特產地圖之 濉溪老城油茶

目前石板街的油茶是王家油茶,與其相鄰的商鋪也賣一種類似油茶的流質食物——鱔魚湯,兩家味道都不錯,因此食客們不管在哪一家的小桌前坐下,大多都會叫一下:“來碗油茶!”那邊就會有店家應聲:“知道啦!”

據說,老城油茶的原料為過油的豆皮、花生米、豬骨髓油、麵筋、黑白芝麻、大小元茴、丁香、花椒等。鍋內放入大小元茴、丁香、花椒等原料,用微火燒開,過細籮;再將過油豆皮、花生米等徐徐溜入開水鍋中攪拌,用旺火燒至要冒煙時,倒入豬骨髓油、麵筋在鍋內攪拌均勻;將黑白芝麻放入鍋中拌勻,最後燒開掛澱粉,攪成稠糊,勻而沒有疙瘩,再加入醬油、鹽面、胡椒粉、味精,微火邊燒邊攪。完全要用攪功,攪得顏色發黃,油茶發稠,表面有裂紋痕跡才止。食用時,加醋、醬油、香油,酸辣鮮香,美味可口。其口感滑膩油潤,略感餬口,且酥油香氣濃郁。王家油茶店老闆說,每天下午4點半左右,第一鍋油茶就該熬好了。把滾燙的油茶裝進一個巨大的鐵皮茶壺中,壺身外用一種類似皮革的保溫材料包嚴,僅有壺嘴處約10公分未包,露出一段鐵皮本色。大茶壺就放在店外的低短長桌上,桌面另一邊擺滿大碗。有食客過來時,一位老漢就開始吆喝:“哎——油茶!喝油茶!”等到食客落座,老闆就從桌上拿起大碗,用擦碗布在碗中一轉,擦乾殘留水滴,左手拿著大碗接在壺嘴下面,右手握著一塊厚布按下壺身,香噴噴的油茶就從壺嘴流到碗內。倒油茶的時機掌握十分到位,快倒好時,壺身從斜著一下歸正,左手中的大碗同時向上一揚,油茶從壺嘴再次流入壺中不灑地上一滴,而碗中油茶正好倒滿不溢,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再看白色大碗中,油茶半透明,色澤呈淺褐色,上面飄著豆皮、黑白芝麻粒和花生米,沒錯,花生米也能飄上面,因為油茶雖然看上去半透明顯得很稀,實際上湯是濃稠的。如果客人太多,老闆會根據情況,再去熬上一鍋。原料基本上都是準備好的,製作起來更是輕車熟路,剩下的就交給時間了。等到壺中的油茶倒完時,新熬的這一鍋便大功告成,只待食客的舌尖來慢慢品嚐了。

石板街本地人喝油茶往往與外來食客不一樣,他們看到油茶店門口桌上擺好大茶壺後,就拎著一個鍋慢慢悠悠踏著光滑的青石板走來,遞上小鍋。店家就會問:“幾碗?”然後將油茶按數量“打”入鍋內。付完賬,端鍋走人,回家慢慢喝去。也有年輕人圖省事,連鍋也不端,直接讓店家倒進塑料袋,拎回家喝去。

華燈初上時,食客更多。“油茶——煎包!喝油茶啦——”店家開始吆喝。油茶配煎包,在老城是絕配。煎包現包現打現賣,食客多了,就得排隊“搶”,往往是一鍋還未熟,就被食客提前預訂光了。坐在低矮的長條木桌前,喝著油茶,剝著蒜瓣,眼巴巴地盯著剛出鍋的黃亮亮的煎包,期待著這一鍋有自己的那份。有的食客在接過一碗油茶後,還會再買點小菜,櫃檯上有散裝的白酒打上一杯,或者開瓶啤酒,一邊吃一邊喝,一邊看著面前的人間煙火,一邊聊著生活的酸甜苦辣,體驗著正宗的市井生活。

這些年,看著越來越多的食客到石板街喝油茶,在石板街附近不少商鋪也開始賣起油茶或鱔魚湯、辣湯,再整點小菜和煎包,漸成規模。越來越多的人到老城喝油茶,不管是油茶、鱔魚湯還是辣湯,食客們大都對著店家喊:“來碗油茶!”可見,老城油茶在大家心中的地位。不少食客都表示,到老城喝油茶,其實就是喝的生活,體驗真正的市井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