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化验、彩超、磁共振,医生们还会看病吗

在多数人的心目中,医疗总是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而在诊疗的过程中,疾病是怎么被诊断的,又是怎么被治好的,众人更是疑问重重。甚至,有些病人直言现在的医生都是靠检查、靠化验,没有这些仪器设备就不会看病了。今天,齐大夫就来带大家看看:从医生的成长之路到完成一个疾病的诊疗过程,没有仪器设备,医生是否就不会看病了。

没有了化验、彩超、磁共振,医生们还会看病吗


一、医生的培养过程

差不多20年前甚至更早,由于医疗制度尚不完善,医生的培养质量也参差不齐。而今,尤其是近几年,人们期待更高水平和更安全的医疗技术,医生的培养过程也愈加严苛。

首先,要先被医学院录取且为临床医学专业;然后除了大学的学习、见习、实习以外,自2015年开始所有的本科毕业生还要经过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就是把医学毕业生再用3年的时间把其培养成能熟悉法律法规、医疗体系、诊疗模式、诊疗规范、技术操作、用药安全等一系列的实战医生,并考取行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这个过程,约需要8年。有些医学生可能选择了考研,毕业后,时间上来说基本差不多。

没有了化验、彩超、磁共振,医生们还会看病吗

经历上述过程后,能独立单独给病人看病的医生还不多,多数医生往往还要在临床上经历1-2年的、被人带着的值班磨练差不多才能上手。也就是说,一个医生能跟你面对面交流并合理的开出单子或处方往往至少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后续的继续学习还不算,包括每4年一次的职称晋升、学习考试、进修参会等等。这是目前大多数临床医生,也就是人们口中看病的医生主流的发展模式,个别地区或不同执业类型的医生培养方式还略有差异,这里不再赘述。

没有了化验、彩超、磁共振,医生们还会看病吗


二、医生都要学习哪些课程?

解剖生理,病理生化,组织胚胎,影像超声,内外妇儿等等等等,多达50余种课程。这仅仅是在校期间卫生部规划的教材,除此之外,一个医生在一生的工作中还要读很多本专业的书籍,更是不计其数。学习任务量之大跟上高三差不多,这些课程的学习,都是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做铺垫。

没有了化验、彩超、磁共振,医生们还会看病吗

没有了化验、彩超、磁共振,医生们还会看病吗


三、医生是如何完成看病过程的?

  • 第一步,采集病史与体格检查。当一个病人来找医生看病时,会先描述自己哪里不舒服,这些不舒服主要是患者最主观、最难受的症状,比如头晕、胸闷、呼吸困难等等。而还有些不太严重的症状、容易被患者忽略的症状,就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描述以及自己多年的知识储备在脑海中先形成几个疾病的初诊印象,然后再进一步追问和体格检查以初步验证猜想。比如当一个病人描述自己胸痛的时候,我们还会问患者有没有胸闷、有没有往左肩放射的感觉、有没有伴随呼吸困难、现在血压高不高等等……如果这些情况都有,我们可能会考虑患者是不是有心肌梗死的可能,这就完成了诊疗的第一步。
没有了化验、彩超、磁共振,医生们还会看病吗

  • 第二步,做一些简单的检查来进一步验证医生的猜想。比如,做个心电图、拍个X光、或者做一个彩超、再或者验个血等等。请记住我的用词:验证医生的猜想。也就是说,医生是结合多年来所学的知识、患者对症状的描述以及通过体格检查对患者进行判断的,脑海中已经初步形成了印象诊断,但为了避免误诊或者去发现更多的问题,往往还需要进一步检查。
  • 第三步,更进一步检查或进行处置。当有了初步检查后,一个疾病基本上也已经诊断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往往需要做处置或更进一步的检查。还是拿胸痛举例子,结合患者的描述和心电图(ST段抬高)特点,心肌梗死的诊断基本可以确定,这时候病人就需要处置了,口服一包药并急诊介入治疗。然而,这个时候诊断并没有完全结束,即使心电图、心肌酶等检查已经让大夫认为是心肌梗死了,还是会有意外的情况出现——比如主动脉夹层导致冠状动脉口被阻塞,表现也是胸痛,心电图和肌钙蛋白也是异常的,跟心梗一样,但发病机制和处理方案截然不同,病人往往上了介入手术台才被发现不是心肌梗死。还有些病人心梗后出现了心源性休克,医生也需要借助心脏彩超了解心脏结构的变化和射血功能,这对诊断和治疗更是有决定性的意义。(所以,就算病人已经在做治疗了,疾病的诊断也没有真正的结束,而是贯穿治疗的始终,而这个过程,检查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没有了化验、彩超、磁共振,医生们还会看病吗


为什么很多病人觉得现在医生看病都是靠仪器检查?

如上文,一个疾病的诊断除了医生的经验判断之外,也需要检查的支持。更多的检查带来的是更加精确的诊断和治疗预期,检查几乎成了现代医学为医生和病人提供证据的手段、让人们信服的依据。

而另一方面,人们之所以有如此感觉,与医疗技术以及仪器的不断更新有关,如影像学从X光发展到磁共振,再到血管内造影等等层出不穷,越来越强,检查也越来越多。

再者,对比于几十年前的医疗环境,在没有这些大型仪器的情况下医生也照样看病了,而现在看病几乎每个病都有检查做铺垫。这既让病人感觉繁琐,又增加了医疗费用的支出,我想这也是大多数患者埋怨的地方吧。

但话说回来,现在看病都在讲究证据,没有依据,也就没有了规矩。若放在20年前,CT与血管内治疗并没有在县医院普及开来,遇到夹层后心梗的病人,只会越治越重,直到病人死去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而检查的出现恰恰就避免了更多意外的发生。减少误诊率,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这也是人们期盼拥有更高医疗质量的必然发展结果。

没有了化验、彩超、磁共振,医生们还会看病吗


没有了仪器设备,医生真的就不会看病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即使没有检查,医生也是能看病的,只是,有两方面问题会呈现出来。

  • 其一:诊断正确率将退回从前。且不说以前,就算在现在这么发达的医疗技术和先进仪器支撑下,误诊率也有百分之十几,有些发达国家甚至更高,更何况没有仪器设备呢?而检查的过程,也是验证医生的经验性猜想、否定医生的经验性猜想、再颠覆医生的经验性猜想的过程。我们都知道,再优秀再丰富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时候,病依然可以看,但美好的结局会变得越来越少,而人们越来越高的就医体验和需求就不能得到有效满足。
  • 其二:医疗事故将变的更多。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以前没有先进的设备好像也没怎么听到医疗事故,现在医疗进步了感觉事故好像却多了,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其实这是很多人的错觉,以前医疗事故也不少,只是设备和技术没有这么发达,诊断不清或者能力有限,家属也接受了,而媒体的不发达也限制了医疗事故消息的传播。而现在,疾病的特异性越来越不典型,而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却越来越强,没有了仪器设备,有很多疾病将因为不能够清晰的诊断而被误诊和漏诊以至于成为医疗事故,自媒体的流行也让哪怕是一丁点小小的问题都能在人们眼中被放大和传播。而有了仪器设备,更清晰的诊断就会带来更低的差错发生,人们也更能够清楚的接受医疗事实而不是一头雾水的不了了之。比如一个病人突然得了脑卒中,这时候如果没有CT检查,仅凭借症状几乎不能分辨是脑出血还是脑梗塞。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脑卒中治疗方案也是相反的,那这时候该怎么办?基本上全凭医生的经验,边治边看。但此时如果有CT检查,就可以完全避免经验性治疗带来的差错。
没有了化验、彩超、磁共振,医生们还会看病吗


如何改变这种认知?

  1. 医患建立互信。在临床上,病人会经常质疑:你什么检查都没给我做,凭什么说我是这病?我想这样的话有不少看官也都说过,这种话的后果就是让医生原本想为患者省点钱的善良被压制而迫于无奈多做几个检查。而如果医患互信,病人相信医生的判断,多数医生都会结合自己的学识、经验以及简单的检查就完成了一个疾病的诊疗而不用大动干戈。而越来越多的不信任,也让医生更倾向于用检查结果说话而不敢相信经验,因为医疗纠纷让每个医生都成了惊弓之鸟,更多的检查会带来更多的安全感,但医疗的费用也在增加,这就是不互信的结果。
  2. 政府部门加大对检查项目的报销投入。每年政府部门都会对医疗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改善民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但很多人还是感觉改善甚微。一个疾病从诊断到治疗,配套措施有很多,而检查在这个过程中确实占据了很大的费用比例,比如,一个脑出血的病人需要反复多次做CT来评估出血情况,那么该病人的整个住院费就会高起来。如果疾病的诊治原则不能改变,那么,有针对性的增加检查费用的报销比例,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没有了化验、彩超、磁共振,医生们还会看病吗


医学的发展、仪器设备的更新,是医疗进步的必然结果。一方面,无论是医生还是普通患者,对更加清晰的诊断、更加明白的看病需求在增加。我们已经不再像几十年前那样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也不再因为没有更好的仪器而对一些未知的疾病束手无策。另一方面,人们之所以抱怨,是越来越高昂的医疗费用让更多贫苦的家庭不易承受,相比于几十年前的医疗价格,更先进的仪器检查也确实升高了医疗的费用,这几乎是每个人去医院看过病的人共通的感受。现在的中国虽然富裕了,但大多数看病的人还是普通人。普罗大众都希望生活中的基本需求能够轻易的被满足,如教育、医疗、居住、出行等等,事关民生,无可厚非。

每位医者的心中,都有这样的一个愿望:宁愿天下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医疗是民生之本,是每个人都为之关切的大事。医患本是同舟共济的伙伴,一起战胜疾病,是医患共同的愿望。检查是为了更好的看病,没了检查,病依然会看,也依然要看,只是希望百姓对医疗多一些理解与宽容,给医生多一些信任,医生们会找到检查与不检查之间的平衡点,让病人既看好病,又少花钱,愿共努力之。

列位看官,下期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