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珍珠港事件”前後的細枝末節,你一定不知道

1941年7月,為了抗議日本侵佔和蠶食荷屬東印度群島和法屬印度支那,美國凍結了日本在美的全部資產,並對銷售到日本的石油實行全面禁運。在此之前,美國已對日本停止出口鐵礦和鋼材。美國對嚴重依賴美國石油和鋼鐵進口的日本軍事工業進行嚴厲的制裁,這是西方頭一次為反擊日本一連串侵略活動所採取的真正的懲罰性行動,也是對日本侵略中國和“南京大屠殺”所作出的反應。

1941年8月,美國採取進一步行動,向中國派遣了一個租借使團。現在美國準備給國民黨政府提供軍事援助以抗擊日軍侵略的意圖已大白於天下了。此外,美軍還准許一些飛行員和陸軍退役人員加入美國在中國的志願軍參加對日作戰。綽號為“飛虎隊”的美軍志願部隊在科萊爾·陳納德將軍的率領下,使用比較過時的P-40型“戰斧”式戰鬥機幫助中國的國民黨軍隊抗擊強大的日本空軍。對羅斯福和大多數美國人來說,這些行動和經濟禁運一樣,是美國對日本在太平洋地區不斷侵略的正當反應。


這些“珍珠港事件”前後的細枝末節,你一定不知道

▲ 1941年,美國派出志願軍支援中國空軍對日作戰。圖為一名美國志願軍的飛行員。

但是日本對美國的行動並不這麼看,甚至連日本政府內的一些溫和派分子也認為美國的這些行動顯然表明,它正在干涉日本構建“大東亞共榮圈”的計劃。美國最近的一些行動,尤其是對日本的石油禁運,似乎是在侮辱趾高氣揚的日本軍人,這是每個日本武士都無法容忍的。

由於日本手中儲有的石油供應已很有限,因此它不得不在停息中國的戰爭機器之前儘快考慮出路。日本內閣當時面臨三種選擇方案:第一個方案,日本向美國的壓力低頭,放棄對遠東,包括對中國的佔領野心。第二個方案,和美國談判達成妥協。最後一個方案,通過軍事手段奪取歐洲國家在整個遠東地區的殖民地。日本軍部贊成對美開戰,但是首相近衛文麼卻想繼續與美國人談判。

在軍部有條件地同意展開與美談判後,近衛通過日本駐美大使野村吉三郎向美國提出若干建議。野村為了和美國達成妥協,可謂盡職盡責,因為他也想避免日美交戰。然而,對日本在許多問題上的真正態度,野村卻一直被矇在鼓裡,他只是被用來當做一個幌子。當近衛意識到他的外交試探已經失敗後,便在軍國主義分子所定的10月15日的最後期限日辭去了首相一職,東條英機大將上臺。

東條英機是日本國內一名重要的好戰分子、戰爭的主要鼓吹者。可是天皇要求政府應繼續努力,尋求和美國進行談判解決的可能,於是東條服從了天皇的旨意,但因為美國在幾個重要問題上沒有重大讓步,因此日本已做出了進行戰爭的決定。11月25日,一支日軍部隊駛往珍珠港。在12月1日正午前外交談判若能取得進展,這支日軍還有可能被召回;但如果過了這個時間,談判還沒有進展,“那麼一切都只能聽天由命了”。

在珍珠港遭襲前一天,日美華盛頓談判還在進行中。野村和赫爾都未料到即將發生的攻擊,還對談判充滿信心,兩人也沒有意識到他們在此談判只是個幌子。


這些“珍珠港事件”前後的細枝末節,你一定不知道

▲ 缺乏防空掩護的美軍艦隊停泊在珍珠港內。


轉眼11月已經過去,時間進入了12月。12月7日,日本最終發動了對珍珠港的襲擊。在珍珠港上空,日軍攻擊機群分成兩組。一組俯衝轟炸機和殲擊機出發去轟炸附近的美國空軍基地;另一組魚雷轟炸機、俯衝轟炸機和高空轟炸機開始轟炸美軍戰艦。


這些“珍珠港事件”前後的細枝末節,你一定不知道

▲ 這是一艘日本袖珍潛艇,它正企圖襲擊珍珠港。當時雖然沒有日本潛艇駛入港內的錨地,但美軍“沃德”號驅逐艦還是發現了一艘日本潛艇,並向美國當局發出警報,但這一警報來得太晚了。


這些“珍珠港事件”前後的細枝末節,你一定不知道

▲ 這幅照片抓拍了一艘美軍戰艦在珍珠港爆炸一剎那間的悲壯景象。美國海軍驅逐艦“肖”號被擊中彈藥庫後,立刻爆炸燃起巨大的火球。爆炸掀起的碎片飛到一英里遠。


而在華盛頓,日本大使野村一直準備和科德爾·赫爾國務卿進行最後關頭的談判。野村正忙著對日本政府的來電進行解碼工作。該來電是日本對赫爾最新的談判立場所制訂的14點反應方案。華盛頓時間13時,野村應當向赫爾轉交日本政府來電的最後一部分。這份電報表明,談判似乎已到了盡頭,但是由於野村缺乏人手,這就意味著他會晚於這個時間向赫爾遞交電報內容。在會談開始之前,赫爾已經知道珍珠港遭到了日本襲擊,於是會談開始後他草草地念了一下野村提交的文件,然後對野村說,在他擔任公職這麼多年裡,他還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虛偽和顛倒黑白的文件,這簡直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12月8日正午剛過,在短短的程序過後,美國國會通過了向日本宣戰的決議。

在日本,裕仁天皇也宣佈他的國家與美、英進入戰爭狀態。他在宣戰聲明中狡辯說,由於美、英、中三國政府沒能認識到日本的和平誠意才把日本逼到了戰爭的邊緣。他接著說:“目前的形勢是,我們日本帝國為了生存和自衛沒有其他出路,只能訴諸武力並摧毀一切前進中的障礙。”然後東條首相通告全國:“勝利的關鍵在於必勝的信念,只要有此信念,有忠誠愛國的偉大精神,我們將毫無畏懼。”

但是東條錯了,他的國家有很多令人擔憂的事情。正像淵田堅持的那樣,儘管襲擊珍珠港取得了戲劇性的勝利,但它並沒有達到襲擊的主要目標。事態完全有可能這樣發展:即使日本不襲擊珍珠港,美國的太平洋艦隊也不會在6個多月內干涉日本的擴張行動,因此日本用不著急著吹響戰爭的號角。日本襲擊珍珠港事件對美國人產生了極大的刺激作用。山本相信,美國不會嚥下遭受如此之大的損失和犧牲的苦果,它會立刻突破日本週圍的防衛圈進攻日本本土,而襲擊珍珠港正好給美國提供了它本來就需要的東西。


這些“珍珠港事件”前後的細枝末節,你一定不知道

▲ 珍珠港事件標誌著美國長期、艱苦作戰的開始。從圖中可以看到,日軍襲擊剛剛結束,眾志成城的美軍水兵已經開始重新裝備,準備迎敵。


從許多方面看,日本襲擊珍珠港都是個錯誤,它導致了日本必敗的命運。山本早已知道這些危險,同時他還知道,日本不能和美國打持久戰,他希望襲擊珍珠港所產生的巨大破壞力和日本隨之進行的擴張行動能逼迫美國不與日本作戰。但事情並非如此簡單,美國最終還是選擇了參與戰爭。雖然在戰爭初期美國和它的戰時盟友不得不眼睜睜地看著一段時間內日本連續不斷地取得勝利,但處於防守狀態的美國已經開動了它龐大的工業生產機器進行大規模的軍火生產。


這些“珍珠港事件”前後的細枝末節,你一定不知道


▲ 卡內奧赫空軍基地的美軍士兵正在為死難者舉行入葬儀式。山本五十六原以為日軍的勝利會使美國人認為美國不該與日本發生戰爭,然而正像這裡表現的那樣,這次襲擊前所未有地振奮了全體美國人的鬥志。


(全文改編、摘錄自《落日:日本帝國的覆滅 》一書)

這些“珍珠港事件”前後的細枝末節,你一定不知道


這些“珍珠港事件”前後的細枝末節,你一定不知道

《落日:日本帝國的覆滅》

出版社:海洋大學出版社

明治維新後日本國力急劇上升,內閣掌握了實權,軍部把持了內閣。在爭奪亞洲殖民地過程中日俄戰爭爆發,日本打敗了俄國,奠定了日本在國際的地位。一戰後日本作為戰勝國獲得了德國在亞洲的諸多權利。上世紀30年代,趁西方經濟大蕭條無力顧及亞洲,日本軍界打破了國際條約限制,開疆擴土,把目標對準了中國……本書涵蓋了二戰中偷襲珍珠港、杜立特空襲、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瓜島爭奪戰、萊特灣海戰等眾多經典海戰,用獨具特色的全綵插畫、歷史檔案、特寫照片展示更加真實的戰爭歷史,揭示了日本帝國的覆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