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的首輔(三十六)張居正

大明王朝的首輔(三十六)張居正

張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號太嶽,湖北省荊州人。他是明朝中後期最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也是大明王朝的第三十六位內閣首輔和最具爭議的首輔,輔佐萬曆皇帝朱翊鈞開創了聞名歷史的“萬曆新政”,死後被萬曆皇帝清算。

1525年,張居正自出生起就表現出了過人的天賦,聰穎異常,成了荊州府遠近聞名的少年神童,三歲識字,八歲起就能一目十行,過目不忘。

1536年,十一歲的張居正參加童試,被當時的荊州知府李士翱一眼相中,斷言其日後必是宰輔之才,並替他更名為“居正”。

1537年,張居正參加湖廣的鄉試,本應該順利晉級,可是卻因時任巡撫顧璘的阻撓而落榜。原因也很奇葩,據說顧璘擔心他十二歲就中得舉人,太過順利反而難成大器,所以有意阻攔是為了加以磨礪。

1540年,十五歲的張居正順利通過了鄉試,絲毫沒有辱沒他神童的美名。對他來說,這種考試so easy!

1547年,二十二歲的張居正入京會試,兵不血刃就取得了進士的身份。依照明朝慣例,他被授予了翰林院編修,在這個位置上開始熬資歷和等空缺。

1548年,在張居正剛入翰林院排號時,內閣中正進行著一場激烈的政治廝殺。次輔嚴嵩與錦衣衛指揮使陸炳聯手,誣陷首輔夏言,盛怒之下的嘉靖帝下旨處死了夏言,使之成為了明朝歷史上第一個被處死的內閣首輔。而張居正,儘管同情夏言,但也只能靜靜地看著。

1549年,意氣風發的張居正,以二十出頭的年紀就敢向嘉靖皇帝上疏。他的《論時政疏》,痛陳了政治臃腫痿痺的弊端,詳細闡述了他的政治主張和改革願望。

可惜!當時的明世宗嘉靖皇帝正忙於嗑藥和祭天,壓根沒工夫搭理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張居正很受傷,很受傷,真的應了那句話,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從此,他再也沒有向嘉靖皇帝上過一次奏疏。

大明王朝的首輔(三十六)張居正

1557年,嚴嵩繼續擔任內閣首輔,而張居正還在翰林院苦哈哈的排號。在多年的從政歲月中,他目睹了嘉靖的昏庸,目睹了夏言的冤屈,目睹了嚴嵩的霸道,目睹了徐階的隱忍。尤其,徐階的內抱不群,外柔內剛,隱而不發,讓他非常佩服。

1562年,徐階終於扳倒了嚴嵩,或者說嘉靖皇帝終於厭棄了嚴嵩這塊油漬斑斑的抹布,希望扔掉重新更換一塊新的抹布,選擇一個新的首輔來替他管理內閣。嚴嵩之後,徐階擔任了新的內閣首輔。

1564年,首輔徐階推薦張居正擔任裕王朱載垕的侍讀。雖然,這個官職微不足道,但卻成了張居正的跳板和轉折。因為自此開始,他有機會經常接觸到裕王朱載垕。

只是,那會兒的裕王還不是太子,他的弟弟景王對他頗有威脅。所以說,張居正成為裕王的侍讀,還存在著政治押寶的風險。

1565年,景王朱載圳過世,裕王未來繼位的唯一障礙已經徹底消除。這樣,裕王的儲君地位就是板上釘釘了。張居正謝天謝地,自己的賭注押對了!

1567年,自詡仙人降世的嘉靖皇帝,終於通過嗑藥把自己嗑死了,還獲得了“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這樣拉風的諡號。

在首輔徐階的信任下,張居正參與了起草明世宗遺詔的工作。他們以嘉靖自己的口吻,狠狠地把嘉靖自己罵了個昏天暗地,還把“大禮議”期間被罷職的官員們統統復職。真不知道,嘉靖在九泉之下會不會氣活過來。

同年,裕王朱載垕登基稱帝,是為明穆宗。於是,張居正的好運開始了,他以裕王舊臣的身份,被新帝擢升為吏部左侍郎。很快,又在徐階的舉薦下擔任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獲准進入內閣,參預機務。一年內連升數級,在明朝歷史上並不多見。

入閣後的張居正,首先要面臨的就是嘉靖皇帝留下的爛攤子。當時,流民四起,邊境不寧,國庫空虛,這些就是明王朝最真實的寫照。

而且,內閣中也不消停,高拱仗著明穆宗的寵信,不斷挑戰徐階的首輔地位。徐階倒是顯得非常坦然,但廣大的朝臣們看不下去了,高拱引起了公憤,最終只得主動辭職回家,避避風頭後伺機再起。

1568年,功成名就的徐階選擇辭職,退休後回家養老,享受安逸舒適的晚年生活。期間,由李春芳擔任內閣首輔,張居正則繼續在內閣中當值。對於李春芳這個老好人,張居正雖然看不上,可也是相安無事。

1569年,徐階的老對手高拱重新殺回了內閣,作為矛盾的製造者,高拱一回到內閣,就開始處處和首輔李春芳作對。為了不得罪高拱,張居正只得站在他的一邊。即便如此,兩人也還是出現了分歧和裂痕。

1571年,李春芳眼看形勢不妙,自己雖然高居內閣首輔,但那是排隊排來的,既沒能力,又沒後臺的他,根本不是高拱的對手。於是,延續了明朝官場一貫的做法,惹不起,躲得起,直接上疏辭職了。這樣,高拱就名正言順的接任了大明的首輔。

接任首輔後,高拱將主要的鬥爭目標定為張居正。因為,當時的大明王朝,他實在是找不到更合適的敵人了。

張居正何等聰明,一看時下的內閣中,該跑的都跑了,高拱下一個目標鐵定就是自己了。咋辦?總不能坐以待斃等他出手吧。

於是,張居正開始尋找同盟和朋友,尋找那個可以幫助他致命一擊扳倒高拱的同盟。經過仔細斟酌,他選中了太監

馮保。因為,馮保比自己更恨高拱。

大明王朝的首輔(三十六)張居正

明朝的官宦集團權勢很大,尤其是司禮監的掌印太監,更是太監中的老大,就好比是內閣中的首輔一樣。這個職位,自然成為所有太監的目標,引得無數太監竟折腰。尤其是馮保,素來心懷野心,自然非常眼饞這一職位。可惜,他的好事每每都被高拱給攪黃了。

第一次,在隆慶元年時馮保擔任提督東廠兼管御馬監,司禮監掌印太監一職出現了空缺後,按資歷應該由馮保接任,但高拱卻推薦了陳洪。第二次,陳洪被罷職後,高拱還是不推薦馮保,反而推薦了掌管尚膳監的孟衝補缺,馮保氣得臉都歪了。

很多人會有疑問,掌印太監不是應該由皇帝任命嗎,為何會由高拱推薦呢。因為,明穆宗對於這位高拱高老師,實在是太信任了,信任到娶什麼媳婦,選什麼太監,都由他說了算。

張居正和馮保這兩人,在面對共同的敵人高拱時,自然一拍即合,很快就結成了“倒高同盟”。目的也很明確,一個要做內閣首輔,一個要做掌印太監。

1572年,窩窩囊囊的明穆宗駕崩後,年僅十歲的朱翊鈞繼位稱帝。高拱在口無遮攔之下,竟然說出“十歲太子,何以治國”的大不妥之言。很快,這句話經由張居正和馮保的演變後,傳到了後宮。

大明王朝的首輔(三十六)張居正

兩位后妃和娃娃皇帝當即就嚇壞了,孤兒寡母無依無靠,只得仰仗“大伴”馮保來想辦法。於是,馮保按照張居正教他的臺詞,一字不差地背了出來。

第二天,首輔高拱還沒面聖呢,就在會極門接到了懿旨:

“大學士高拱擅權亂政,竟不許皇帝自專,令我母子驚懼。著高拱回籍閒住,不準停留!”

當時,跪接完懿旨後,高拱就傻了,他知道自己被算計了,被張居正算計了。因為,馮保一介太監,不可能有這等智商和手段,他的背後一定就是張居正。

客觀的講,高拱的確是脾氣太大,太直,但他的確是一個稱職的內閣首輔。可以這麼說,因為有高拱在,大明的內閣變得不太平;因為有高拱在,大明的江山變得太平。可惜,他在政爭中,還是太稚嫩,太大意了。

無論如何,此後的大明王朝,該輪到張居正張首輔拍板了!

1572年,張居正正式成為大明朝的第三十六位內閣首輔。之後,又被加封左柱國,進中極殿大學士。

明朝在經歷了嘉靖和隆慶之後,國力已經是江河日下,各方面都呈現出了積貧積弱的現象。

成為首輔後,張居正終於可以開始推行他謀劃許久的改革了。他的改革主要涉及省議論、振紀綱、固邦本、重詔令、核名實、飭武備六個方面。改革的核心就是整飭吏治和富國強兵,實現明朝的中興。

1573年,張居正又上疏萬曆皇帝,推行“考成法”,明確各級職責。他以六科分別控制六部,再以內閣加以控制和約束六科,進一步強化了內閣對於六部的管理職權。

從內閣開始,層層考核,頗有現今社會的績效考核的雛形。改變了以往“上之督之者雖諄諄,而下之聽之者恆藐藐”的拖沓現象,大幅提升了辦事效率。而且,對於整飭賦稅,增加財政收入都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大明王朝的首輔(三十六)張居正

隨著改革的推進,張居正的地位也是日益穩固,不但在朝臣中無敵,就連萬曆皇帝他也是直言上呈,毫不客氣。

1577年,張居正的父親過世,按照大明祖制,官員需要回家守制三年。對於張居正而言,改革才剛剛起步,因此他實在不能離開。於是,他只得和太后、皇帝上演了一出“奪情”大戲,而且是自導自演。

張首輔首先上疏朱皇帝,說自己父親過世,內心悲慟難忍,要辭職歸鄉,為父親守制。接著,朱皇帝下旨慰留,張首輔不允。最後,李太后下懿旨,要張首輔以國事為重,遵旨“奪情”。這樣,張首輔“無奈”的遵旨,同意奪情。

1579年,日益長大的朱翊鈞學會花錢了,他向戶部索要銀兩以備禦膳之用。首輔張居正也不客氣,直接上疏據理力爭,說國家的狀況稍稍好了一點,但依然不富裕,建議皇帝陛下繼續保持節約的優良傳統。

不僅如此,張居正連皇宮中的其他娛樂開銷也給減免了。之後,還將重修慈慶宮和慈寧宮的工程也給叫停了。朱皇帝雖然不開心,可是想想人家張首輔說得也在理,而且自己老媽李太后也非常支持張居正,於是也就忍了。

1581年,張居正又正式下令,在全國推行“一條鞭法”。

一條鞭法是中國田賦制度史上,在繼唐朝的兩稅法後,又一次重大的改革舉措,影響非常深遠。它大力簡化了賦役的項目和徵收辦法,使賦役實現統而合一,改變了當時極端混亂和不均的賦役制度。甚至逐漸出現了“攤丁入畝”的趨勢,為後來清雍正朝時期的改革提供事實依據和借鑑。

可惜,張居正的改革力度過大,遭到的反對聲浪也很大,持續時間又過短,剛見初效時便隨著張居正的過世而中斷了。

大明王朝的首輔(三十六)張居正

1582年,張居正在首輔任上過世,享年僅五十七歲。萬曆皇帝下旨,追贈其上柱國,諡號“文忠”,風光大葬。

就在張居正的屍骨未寒之時,對他的反攻倒算就隨即展開了。

頑固派們將矛頭對準張居正的“一條鞭法”,首先以此作為突破口,紛紛上疏反對。而此時的明神宗,已經是二十歲的成年小夥了,之前一直被張老師壓著,今天,他要行使自己乾綱獨斷的權力了。於是,很快下令取消“一條鞭法”。

此舉,無疑在向所有人透露一條信息,那就是萬曆皇帝並不是完全支持張居正的改革,甚至於,張居正這個人也早就被萬曆厭棄了。

於是,幾乎所有的朝臣都將矛頭對準了張居正。一時間,他的大小事情都被翻出來,除了誣衊親貴,阻塞言路,擅權亂政,謀國不忠等大的罪狀外,就連他日常的交通工具——轎子,也被人拿來說事。

據說,張首輔不僅工作能力、工作業績和工作熱情令人瞠目結舌,就連自己的交通工具也與眾不同,竟然需要三十二個人來抬。對!你沒看錯,我也沒寫錯,張居正出行的轎子,需要三十二個人來抬。

轎子的設計完全超出了你的想象,分為書房和臥室,甚至還包括衛生間。裡面有女婢具體負責端茶倒水和按摩捶背,真的是工作生活兩不耽誤。一句話,這頂轎子除了不能起飛以外,其他的各項功能,都堪比特朗普的空軍一號。

還有一個被人攻擊較多的地方,就是老張為了自己的兒子而有意的徇私舞弊。張居正的六個兒子,分別是張敬修、張嗣修、張燮修、張簡修、張允秋和張靜修。這六個兒子,無一例外統統都是進士。當然,不是靠自己的個人能力考取的。

萬曆皇帝收到了如此之多的彈劾奏章後,當然不能坐視不理。而且,他從內心深處也不喜歡這個天天教訓自己的張老師。於是,萬曆皇帝下旨,查抄張居正的府邸。

結果,張居正的家中搜出了三十多萬兩白銀。這個數字,雖然不能與未來的和珅和大人相提並論,但也絕對不是一個廉潔官員該有的家產。

而且,結合其他的記載,張居正生前的生活的確是非常奢靡,而且還非常無度。比如,戚繼光就曾送給張居正十幾個江南美女,而老張也沒有太客氣,照單全收後統統放在了自家的後院。

當這些大事小情都被萬曆皇帝知曉後,他憤怒了,他發狂了。張居正這貨天天教育我要勤儉節約,要遠離美色,可自己倒是一點兒也沒閒著,又是斂財又是泡妞。敢情,這些年來就苦了我一個人啊!

大明王朝的首輔(三十六)張居正

萬曆皇帝下令,把張居正挖出來鞭屍,以洩自己被欺壓幾十年的心頭之恨。幸虧,李太后好說歹說,才算保住了張居正的墳墓。

1622年,已經是大廈將傾的朱明王朝,才想起了當年革新變法和圖強報國的首輔張居正。天啟皇帝在木匠工作之餘,恢復了張居正的一切官職和待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