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流放新疆的历史真相

纪晓岚流放新疆的历史真相

纪晓岚塑像

通风报信遭“连累”

原籍河北献县的纪晓岚被乾隆流放是在1768年夏天,他当时45岁,是个四品官员。事情起因是两淮地区这一年发现亏空1000万两白银,已经退休的两淮盐运使卢见曾被举报在任时贪污。皇帝派人追到卢家搜赃却只有少量财物。乾隆怀疑有人走漏风声。几天后,果然有个叫李容的书生爆料说,卢见曾的家人早把钱财转移了。而给卢家报信的,就是翰林院侍读学士纪晓岚。

原来,纪晓岚的大女儿嫁给了卢见曾的孙子卢荫文,两家有姻亲关系。不过,纪晓岚本人当时在北京,不可能跑去江南卢家,他怎么报信的,史上没有定论。

野史上说纪晓岚报信的办法很有意思:他拿了一撮盐、一撮茶叶,装进一个空信封里,用浆糊把口封好,没写一个字,派人不眠不休地在两天内送到卢家。

卢见曾接到信封后,一时不明白,将里面的东西倒在桌上看了又看,才知道纪晓岚的用意:“盐案亏空查(茶)封!”

于是,卢家急忙补齐挪用的公款,并将剩余资产转移到别处。一切准备停当,查抄的人赶来已是半个月后了。

虽然,卢见曾补上了多数亏空,但他在两淮盐运使任上被查出贪污16000两白银仍是事实。

这是乾隆亲自审定的大案,除有20多人被杀外,纪晓岚等受牵连的人多被流放边疆。

在疆工作谨慎力“戒”女色

纪晓岚是被运军饷的10来名差役顺带押往新疆的,时间大概在八九月。他的身份是革职流放的“废员”,没带任何家眷或仆人,一路沉默寡言。有几名差役很好奇皇帝、近臣的事,问起来他的答话往往很少。

来到乌鲁木齐已是10月初冬(农历),一路上从烈日炎炎到鹅毛大雪,纪晓岚见到新建的迪化城(城市建设和名字都是乾隆钦定的)和来来往往的各族百姓,虽然有一些被流放的伤感,但更有新鲜和好奇。

根据清朝制度,纪晓岚被带到提督温福那里报到。

温福早听说了这个案子,一见声名远播的“铁齿铜牙”长得又黑又矮,相貌猥琐,而且是近视眼。心想,他不招乾隆喜欢是很正常的,因为皇帝一向喜欢福长安、王杰或者新冒出来的和珅这样相貌英俊的人。

温福当时随口问了一句:“入朝为官前是做什么的?有什么技能?”

纪晓岚恭恭敬敬地说:“回大人,从小就会读书写字,别无一技之长。”

没想到这话提醒了温福,当时新疆的武官多,军民里大字不识的比比皆是。以前的公文信函还因为书写不规范而出过错。于是,温福决定让纪晓岚在总署衙门的印案房负责汉文文书工作。

纪晓岚是一个著名的风流才子,这在京城是朝野闻名的了。他活到70多岁时还十分好色,家里先后娶了6房姨太太,还有好几个陪嫁的侍妾被他“宠幸”。

一些朋友曾笑他一天都离不开女人。他去新疆的时候,家里人就劝他带上一两个妻妾同行,但意外的是纪晓岚坚决不同意,他对夫人马月芳说:“如今我是犯人,去新疆是赎罪,带上家眷是不合朝廷规矩的。而且一旦有个风吹草动的话,那么一家人都别想再回来了。”

纪晓岚在乌鲁木齐逐渐受到温福的器重,温福把拟好的奏章、信件都给纪晓岚看一遍,有时还让他重新改写。过了近一年,温福升迁福建巡抚,留下几个当地婢女送给同僚。

他看出纪晓岚出身官宦家庭,一个人根本不善照顾自己的衣食,就将一名叫“夏荷”的婢女赠给纪晓岚。据说两人还生了一个儿子,最后留在了吉木萨尔县。

“赐环”返京

纪晓岚在乌鲁木齐期间曾有报信平乱的功绩。但他能够返回北京的主要原因还是乾隆动了想编纂一套比爷爷康熙《古今图书集成》规模更大的丛书的念头。

乾隆先安排刘统勋负责人手,刘统勋的大儿子刘墉(就是刘罗锅)是纪晓岚的朋友,刘统勋知道纪晓岚学问广博,因此,向乾隆举荐了纪晓岚。再加上乾隆酷爱写诗和做对联,纪晓岚没有获罪前应对的诗句时常受到乾隆欣赏。

可纪晓岚被流放这两年里,再没有人像他那样让皇帝满意。于是便顺水推舟同意让纪晓岚回来,还派人赐给他一个玉环。“环”和“还”同音,就是说他可以回京了。

纪晓岚在1770年12月接到“赐环”的通知,休息调养一阵,第二年二月上路回京。路上有雪,行程缓慢,他开始回忆这两年的生活,后来所作160首诗歌被定为《乌鲁木齐杂诗》,大部分收进《阅微草堂笔记》,广泛记录了新疆的风土人情,价值十分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