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放開成品油價格後,消費者會成最終的受益者嗎?

近日,國家發改委網站發佈了《中央定價目錄》(修訂徵求意見稿)並公開徵求社會意見,其中雖未將油氣行業列入其中,但其備註中提到成品油價格暫按現行價格形成機制,根據國際市場油價變化適時調整,將視體制改革進程全面放開由市場形成,這就預示成品油價格完全市場化再提速。結合去年發改委、商務部發布的取消外資加油站股比限制,或許過去由"三桶油"和民營加油站主導的市場,將會在政策層面和開放外資准入的共同作用下促進國內燃油價格和市場發展更加合理化。

全面放開成品油價格後,消費者會成最終的受益者嗎?

目前,我國實行自2016年修改完善後的國內成品油價格機制,具有調價週期短、掛靠油種的代表性強、以調價機制進行市場測算避免人為干預和簡化了成品油調價操作方式(國家不再發文調價,改為信息稿形式公佈調價信息)等優點。綜合來看,雖然此機制立足我國當前國情,也有利於保障國內石油供應安全,同時也能比較及時地根據國際油價變動情況作常態化調整。但目前成品油價格無論如何頻繁調整,企業仍無定價權,可以說距完全市場化還差最後一步。同時,成品油價格僅考慮了國外原油市場價格,忽略了國內實際影響因素,進而導致與消費者的實際感受認知存在一定程度的反差。而這也是外界詬病國內成品油價格、呼籲對其進一步改革的主要原因之一。

全面放開成品油價格後,消費者會成最終的受益者嗎?

其實,自1993年開始中國成為石油淨進口國後,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已經開始愈發不合時宜。同時,隨著國內煉油能力不斷提升,競爭主體也開始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由此資源供應也開始日益充足。但問題也隨之而來,資源過剩壓力不斷加大,且供過於求的狀況將長期持續存在。就像剛剛提到的,當前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為成本掛靠法,並不能體現國內資源供需上的變化。同時,近幾年國內經濟正處於轉型升級時期,油品資源需求增長已經開始放緩,或許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已經到了最佳時期。

全面放開成品油價格後,消費者會成最終的受益者嗎?

另外,據統計截至2019年國內加油站總數已達106556座。其中,"三桶油"中的中石油、中石化旗下加油站數量佔據了中國境內加油站總量的5成左右,其餘5成則是中海油中化、民營等加油站。但在銷量上,中石油和中石化加油站銷量佔據整個市場的7成以上,其餘不足3成的銷量則是中海油中化及民營加油站貢獻的。而目前加油站從分佈上看,主要集中在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其中山東省、河北省、河南省、廣東省、四川省加油站數量位列國內前列,而山東省、河北省、河南省加油站總量位居全國前三位。更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成品油市場從目前來看還屬於競爭不夠充分的市場,幾家國營油企仍採用全產業鏈覆蓋的經營模式,由此導致的加油站區域分佈不均和一定程度的行業壟斷,實際上也並不利於整個成品油終端市場的發展。

全面放開成品油價格後,消費者會成最終的受益者嗎?

去年6月,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正式發佈《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確定取消外資連鎖加油站超過30家需中方控股的股比限制要求。此舉可以說點燃了國外石油巨頭的投資熱情,英國石油公司執行副總裁戴尚亞表示:未來5年,英國石油公司將在中國新增1000座加油站。而荷蘭殼牌公司也計劃到2025年在中國追加運營2200座加油站,美孚、道達爾也緊隨其後期望通過政策性利好加快佈局中國成品油零售終端。

全面放開成品油價格後,消費者會成最終的受益者嗎?

其實,從成品油價格完全市場化可以發現,包括之前針對合資逐步放開投資股比限制,國家在市場化改革進程中正在釋放更加積極的信號。由此產生的鯰魚效應,也極大提升了國內包含成品油零售終端市場在內整個汽車市場的活力,而這也能從政策層面讓如今寒冷的車市通過優勝劣汰變得更加活躍、良性的發展。

可以肯定的是,雖然成品油價格市場化尚需時日,但未來國際原油變化對中國零售價格的基準體系將由此打破,終端零售行業的利潤將會迎來一波較大沖擊。如今成品油價格市場化已是大勢所趨,加之放開外資加油站股比限制,對於國內成品油市場和終端零售行業向著良性發展將會起到極大促進作用。而對於國內消費者,更加活躍的成品油市場和終端加油站行業競爭會讓國內廣大車主成為最直接的受益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