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油墨企業近16億對價收購一教育公司,印刷油墨的生意也不好做

這家油墨企業近16億對價收購一教育公司,印刷油墨的生意也不好做

印刷圈再現大手筆收購。

11月6日,科斯伍德重大資產重組通過證監會審核。這家主打膠印油墨產品的上市公司,計劃以8.13億元的對價收購陝西龍門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0.17%的股權。

這不是科斯伍德第一次對龍門教育出手。2017年3月,科斯伍德宣佈因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停牌;兩個月後,公告與龍門教育實際控制人簽訂框架協議,計劃收購龍門教育51%股權。

之後,經過7個多月的努力,科斯伍德在2017年收官之際完成了對龍門教育的第一次收購以約7.50億元的現金拿下後者49.76%的股權,略低於最初的收購目標。但由於通過委託同時獲得了另外2.63%股份的表決權,科斯伍德實際上已經獲得了龍門教育的控制權。

如果本次收購順利完成,科斯伍德將累計以15.62億元的對價,獲得龍門教育99.93%的股權。

在迄今為止印刷產業鏈上市公司實施的收購中,絕對算得上大手筆吧?

三好同學簡單算了一下:兩次收購,科斯伍德已經或還需要付出的現金就達到近10億元,其餘對價則以發行股份和可轉換債券的形式支付。

各位老闆想想:就靠一罐一罐地賣油墨,多少年才能賺出這十幾個億?

所以,三好同學難免會有這樣的疑問:一家做油墨的上市公司,為什麼要下這麼大決心、花這麼大力氣去收購一家教育培訓公司?



科斯伍德上市這些年

在圈內頗有名氣的科斯伍德來自江蘇,全稱是:蘇州科斯伍德油墨股份有限公司。

它成立於2003年,與一些老牌油墨企業比起來,歷史並不算很長。

然而,在合資企業佔據主導的油墨行業,這家本土企業作為後起之秀,很快顯示出其相對超前的資本意識。

2011年3月,科斯伍德成功登陸深交所創業板,募集資金4.22億元,成為國內膠印油墨領域第一家上市公司。此時,距離其掛牌成立僅有約8年時間。

科斯伍德主要生產不同型號的膠印油墨,近年來開始試水網絡營銷,成立了在線印刷耗材銷售平臺印客無憂,並曾入股印刷電商開心印。

2017年,科斯伍德還率先推出紙袋包裝的油墨,一時領行業風氣之先,在環保壓力日甚的印刷圈引發不少關注。

上市之初的科斯伍德,規模並不算很大。2011年,其油墨銷售量為1.27萬噸,與圈內龍頭有不小的差距。

登陸創業板後,科斯伍德的規模一度快速擴張,油墨銷售量一路攀升至2014年的1.97萬噸,比2011年增長55.45%。

隨後幾年,不知道什麼原因,科斯伍德的油墨銷售量出現連續下滑,但幅度並不是很大。到2018年降至1.84萬噸,比2014年的高點累計減少6.53%。

這家油墨企業近16億對價收購一教育公司,印刷油墨的生意也不好做

科斯伍德油墨銷售量變化情況(單位:噸)

在2018年併入龍門教育之前,科斯伍德的營收走勢與銷售量變化曲線高度相似:2011年為2.96億元,連年遞增到2014年的5.21億元,累計增幅達到76.01%;隨後,出現連續下滑,到2017年降至4.72億元,比2014年減少9.40%。

2018年,科斯伍德的營收同比大漲103.22%,主要是因為新併入的龍門教育貢獻了5.00億元的增量,既有油墨業務實際上仍有小幅下滑。

這家油墨企業近16億對價收購一教育公司,印刷油墨的生意也不好做

科斯伍德的營收和利潤情況

在銷售量和營收大漲小跌的同時,科斯伍德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簡稱“淨利潤”)波動頻繁。

其中,上市之初的2011年為3864.80萬元,2012年達到近年來的高點,為4205.27萬元。隨後4年,波動中向下,但跌幅不大,2016年為3600.00萬元,比2012年的高點減少14.39%。

轉折點出現在2017年,科斯伍德的淨利潤同比大跌83.99%,降至576.48萬元。這其中,部分原因在於:第一次收購龍門教育股權產生中介、融資和過戶費用近1400萬元。

不過,即使排除這一因素,科斯伍德的淨利潤也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下滑。為什麼會這樣?稍後再說。

將併入龍門教育之前的2017年,與上市之初的2011年相比,科斯伍德的油墨銷售量增長45.84%,營收增長59.46%,淨利潤減少85.08%。除了利潤之外,其他兩項指標的表現並不算差。

然而,如果以2014年的高點為參照,科斯伍德的油墨業務顯然遇到了增長的瓶頸。

這背後則是整個油墨行業面臨的挑戰,而非科斯伍德一家的煩惱。

龍門教育有多賺錢?

直面問題說明想要解決問題。面對油墨業務的增長困境,科斯伍德想到的是:跨界收購,佈局雙主業。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龍門教育進入了科斯伍德的視線。

從西安起家的龍門教育,成立於2006年,比科斯伍德晚3年。它最主要的業務是全封閉中高考補習培訓,也涉足K12課外培訓和教學輔助軟件銷售。

這裡所說的“全封閉中高考補習培訓”定位相當明確,就是為了幫助考生快速提分,爭取考上理想的學校。由於事關人生前途,這樣的培訓自然讓家長、考生趨之若鶩,花費重金也在所不惜。

從主要財務指標看,龍門教育顯然是一個優質的收購目標。

先來看資產。截止2019年4月末,龍門教育的資產總計為5.18億元,負債總計為1.43億元,所有者權益(淨資產)高達3.75億元,資產負債率只有27.56%。

這麼低的負債率,即使在印刷圈上市公司中也不多見。

龍門教育的資產情況(單位:萬元)

這家油墨企業近16億對價收購一教育公司,印刷油墨的生意也不好做

再來看營收和盈利情況。最近兩個完整年度,也就是2017年和2018年,龍門教育分別實現營收3.98億元、5.00億元,淨利潤9920.89萬元、1.27億元,淨利潤率分別為24.94%、25.46%。

在印刷圈,這樣的盈利能力大體上只有煙包印刷大佬勉強可以比肩。比如,2017年和2018年,勁嘉的淨利潤率分別為22.84%、24.17%;東風的淨利潤率分別為23.85%、22.81%。

至於其他一些做普通產品的印刷廠,別說淨利潤率,毛利率都未必能有這麼高。

更重要的是,利潤率高企的教育培訓企業一般還都是預收費,現金流情況非常好。而苦哈哈的印刷廠多數時候都為賬期所困,週轉起來常常捉襟見肘。

龍門教育的營收和利潤情況(單位:萬元)

這家油墨企業近16億對價收購一教育公司,印刷油墨的生意也不好做

不妨拿科斯伍德自己做個對比。

2018年,科斯伍德“精細化工品”,主要就是油墨相關產品,毛利率為21.12%。龍門教育主營業務毛利率則高達51.98%,比油墨相關產品毛利率的兩倍還要高出9.74個百分點。

關鍵是,在油墨產品毛利率低位徘徊的同時,龍門教育的毛利率還有望呈現小幅上升走勢。

根據收購方案給出的預測,未來5年,龍門教育的毛利率最低也有53%。

或許正是出於對自身業務前景的信心,在兩年多前首次與科斯伍德進行股權交易時,龍門教育相關股東對2017-2019年的業績做出了大膽承諾:淨利潤(指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的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淨利潤)分別不低於1.00億元、1.30億元、1.60億元,並順利達成了前兩個年度的承諾目標。

在本次收購中,龍門教育相關股東又新增了對2020年的業績承諾:淨利潤不低於1.80億元。

對一家年營收剛剛5億出頭的企業來說,能有這樣的盈利能力是不是相當驚人?

扒到這裡,三好同學多少有些明白:為什麼教育,尤其是與中高考相關的應試培訓,會被稱為永遠的朝陽產業了。

因為中國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情真的是太急切了,即使一擲萬金也在所不惜。

頻頻跨界說明印刷圈的無奈?

根據收購方案給出的測算數據,在本次收購完成後,科斯伍德的盈利水平將實現大幅提升。

以2018年作為測算基礎:收購前,科斯伍德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2800.16萬元;收購後,將達到7703.66萬元,增長175.11%。

如果本次收購在年內完成,龍門教育又能按期完成業績承諾,科斯伍德2020年的淨利潤有望直奔兩個億,徹底改變2017年前利潤欲振乏力的局面。

說到這兒,三好同學不僅想起一則留言。在《從人造肉、工業大麻到澳洲養牛,印刷企業跨界的路究竟能夠走多遠?》一文後面,有老闆評論說:一跨界就利潤暴漲,只能說明幹印刷利潤太低。

這句話聽上去扎心,卻似乎是印刷圈普遍存在的無奈現實。

比如,上市三年,吉宏股份的淨利潤翻著番上漲,由2016年的4299.61萬元增至2018年的2.13億元,主要受益於跨界收購的互聯網廣告及快速佈局的跨境電商業務。

今年前三季度,環球印務的淨利潤同比大漲177.35%,由2018年同期的1610.40萬元增至4466.53萬元,主要是其收購的互聯網廣告公司並錶帶來了增量。

無論是吉宏的紙箱業務,還是環球的藥包業務,盈利能力都無法與跨界進入的互聯網廣告、跨境電商業務相提並論。

這的確可以從一個側面說明,當前印刷圈的利潤水平與部分行業存在巨大差距。

印刷企業賺錢不容易,作為供應商的油墨企業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

科斯伍德2017年年報中有一句話很簡單,同時說明了印刷和油墨行業面臨的困境:近年來互聯網和新媒體的崛起,傳統紙媒受到較大的衝擊,商務印刷的增量非常緩慢,油墨行業出現了明顯的發展瓶頸。

歸根結底,油墨行業面臨的挑戰、瓶頸與印刷圈密不可分。

而且,過去兩三年,油墨企業還像印刷企業一樣,經受了原材料價格上漲、環保治理壓力加大等多種因素的衝擊。

為緩解壓力,科斯伍德曾在2018年3月進行了一次提價,將油墨及相關產品的價格上調5%-10%。不知道,各位印刷圈的老闆感覺到沒有?

問題是:利潤差距這麼大,是不是有想法的企業都可以去跨界、賺大錢?

當然不能簡單這麼想。首先,如果不是收購,跨界一般很難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而跨界收購高盈利能力企業,通常又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科斯伍德兩次收購龍門教育股權,僅需要付出的現金就達到近10個億。而它2011-2018年的淨利潤加起來也只有2.63億元。如果不是上市公司,沒有靠譜的融資渠道,這樣的收購很難想象。

吉宏、環球跨界收購互聯網廣告公司,付出的代價沒有這麼大,但也分別達到1.88億元、1.30億元。這麼多的真金白銀,對多數印刷企業來說都是天文數字。

其次,即使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也要防範可能存在的收購風險。比如,被收購企業的盈利能力是可持續的,還是存在變臉風險。圈內上市公司中,就不乏因被收購企業業績不理想而進退兩難的案例。

第三,跨界收購後如何才能實現不同業務的融合,而不僅僅是停留於財務報表層面的改善。

從國外印刷圈上市公司看,大多數企業都相對專注。即使利潤率不高,也很少進行大跨度的收購與轉型。這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跨界收購帶來的整合與業務協同風險。

當然了,科斯伍德對龍門教育的收購,在資本市場層面似乎已經得到認可。自9月底以來,其股價多次出現漲停,到11月11日,累計上漲89.46%。

所以,跨界收購有風險,也有機會,就看各位老闆如何認識和把握了。

就說到這裡。最後,還是一如既往地祝各位老闆好運吧!

中國國際彩盒展專家委員會專家

這家油墨企業近16億對價收購一教育公司,印刷油墨的生意也不好做

劉積英

劉積英先生,筆名王三好,長期從事印刷包裝專業媒體工作,具有近20年從業經驗,曾擔任《印刷技術》雜誌副主編、《印刷經理人》雜誌主編、《印刷工業》雜誌社總經理兼總編輯、《出版商務週報》總編輯、印刷工業出版社副社長兼副總編,及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副秘書長。

現任《中國印刷》雜誌社社長,微信自媒體“印刷企業家”創辦人兼主要撰稿人。對印刷包裝行業的發展現狀有深入思考,擅長行業數據及上市公司、新三板掛牌企業財務數據分析,對印刷包裝電商及其他新型商業模式有一定思考,可為紙箱企業提供戰略層面的諮詢、顧問服務。

擅長領域

➤印刷包裝企業(含紙箱企業)企業戰略分析、診斷、規劃,印刷包裝行業、企業分析報告、可行性報告及專題研究報告撰寫。

可為紙箱企業提供一對一的戰略諮詢、顧問服務,項目可行性研究及專題研究報告服務。

本公眾號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公眾號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及應用建議。本公眾號是一個個人學習交流的平臺,平臺上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商業目的,如有涉及侵權等,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會盡快處理。本公眾號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