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中途島》電影是否會刺激美國電影界近期拍攝戰爭片呢?

近衛步兵師


由羅蘭·艾默裡奇執導的《決戰中途島》上週五在中美同步公映。就票房而言,這部影片並不理想,北美地區只取得了1700萬美元的週末票房,在中國,這部戰爭大片還沒打贏已經公映了15天的《少年的你》。不過影片在網上評分還是不錯的,由最開始的7.4分上升到現在的7.7分。

被稱為是“德國的斯皮爾伯格”的羅蘭·艾默裡奇曾經拍攝過《獨立日》、《後天》等大片。他早期拍攝的多部影片反響很大,《決戰中途島》裡面有著他以往電影的影子。有觀眾笑稱,《決戰中途島》是美國的“抗日戰爭大片”,這句話還是非常有道理的。

對於二戰歷史的描述,好萊塢陸陸續續都在拍攝,但像這部影片這樣充滿正能量的,還是很罕見的。斯皮爾伯格拍攝的《辛德勒的名單》和《拯救大兵瑞恩》雖然講的都是二戰的故事,但前者是講救贖主題,後者是用一個非常獨特的視角來反映美國人的戰爭觀。《決戰中途島》顯然跟這兩部影片不同,這是一部全景式反映中途島之戰的影片,影片裡面的出場人物也是全景式的,從最高指揮官到普通士兵都有刻畫。這部影片的故事結構很像《獨立日》,這也是艾默裡奇非常擅長的。

《決戰中途島》的視覺體驗還是非常強烈的,艾默裡奇是這方面的頂級大師,影片裡面的戰爭場面藉助現代電腦特效營造得非常逼真,尤其是戰鬥機俯衝轟炸和炮彈從空中落下的鏡頭,讓人彷彿置身於當年血與火的大戰中。對於那些喜歡歷史的觀眾來說,《決戰中途島》的大場面製作是一部不容錯過之作。

不過,我的好奇之處也不少,其中一點就是,這樣一部從各方面來講都還不錯的戰爭大片,為何在中美兩地都沒有取得理想的票房呢?

我覺得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這部影片選擇的上映時間並不合適。像《決戰中途島》這樣一部以美國人視點拍攝的戰爭片,要想取得全球觀眾的認同,需要挑選一個合適的時機公映,比如“反法西斯戰爭紀念日”之類的。在目前的國際環境下,就很難讓普通觀眾有走進電影院的慾望。

其次,美國觀眾這些年在漫威電影的視覺轟炸下,早已習慣了那些匪夷所思的“宇宙大戰”,比如《美國隊長》系列和DC漫畫公司的《神奇女俠》之類,這些漫畫電影中對戰爭場面的遊戲感刻畫,讓觀眾的視覺神經已經變得麻木。畢竟,對於歷史知識缺乏的美國普通觀眾來說,二戰是一個很久遠的事情了,他們對《美國狙擊手》的認同感就要遠遠大於《決戰中途島》這樣的戰爭歷史大片。

另外還有一點比較重要,類似《珍珠港》和《決戰中途島》這樣的影片,其實更加適合在戰爭剛結束不久的情緒下拍攝,那時候,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可以最大地凝聚民心。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戰爭的反思會逐漸佔據上風,好萊塢的戰爭電影走的就是這條路線。不管是《敦刻爾克》還是《拯救大兵瑞恩》,裡面都有類似的主題。相比之下,《決戰中途島》中對於戰爭的反思並不多,有的也是蜻蜓點水一帶而過。


大千撩電影


《決戰中途島》這部影片是最近上映的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改編自現實版的中途島戰役,本來就是美國的電影,美國的戰爭題材的電影幾乎每年都有上映,而且都是根據現實戰役改編。


這部電影是由羅蘭·艾默裡奇執導,由伍迪·哈里森、盧克·伊萬斯、帕特里克·威爾森、曼迪·摩爾、艾德·斯克林等人主演。 上映於2019年11月8日,北美、中國內地同步上映,製片成本1億美元 。故事背景設置在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事件半年之後,戰爭在南太平洋爆發,美國海軍在中途島環礁成功擊退日本帝國海軍艦隊的攻擊,獲得了太平洋戰區的主動權,這場戰役被歷史學家視為戰爭的轉折點,同時,這也是世界歷史上著名“以小搏大”的戰役之一,在海空軍力大幅弱於日本的情況下,美軍以沉沒一艘航空母艦為代價,一舉擊沉日本主力航空母艦四艘、巡洋艦一艘,此次戰役的勝利,徹底改變了反法西斯戰爭的格局,為二戰勝利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部電影目前正在熱播中,電影整個場面火爆刺激,能不能刺激到美國電影界繼續拍攝戰爭片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相信,只要有好的劇本,戰爭題材的影片會越來越多。


小色吆影


電影《決戰中途島》可以看帥哥,看飛機,看帥哥打飛機;看軍艦,看大海,看軍艦沉大海。

《決戰中途島》電影自11月8日上映以來,6天時間票房近1.5億,在國內實時票房榜今天首次超越《少年的你》,領跑大盤。豆瓣近4.1萬人參與打出7.7分。

從《決戰中途島》票房和口碑看,這成績只能算是中等生或中等偏上,談不上火爆。沒有巨大利益空間存在,也就無從談起該影片會刺激美國電影界近期拍攝戰爭片。

但這不影響它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對於喜歡看二戰史和海戰史以及海軍艦艇的歷史愛好者或者軍事發燒友來說,該片算是營造出身臨其境視聽體驗了。

擅長拍大製作、大場面、大爆炸的羅蘭·艾默裡奇,這次把目光鎖定在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中途島海戰),海戰場景拍得宏大密集好看。影片情節更偏重講述普通人在戰爭洗禮中的心路歷程,通過參戰士兵和飛行員一個個鮮活的故事,帶領觀眾逐步進入1942年6月初發生在太平洋中途島附近那場令人難以置信的戰爭……

海戰全景展示,機庫作業,甲板作業,潛艇作業,戰棋推演,情報作業,全部都有特寫,細節相當到位,尤其是三個俯衝轟炸的長鏡頭給人震撼感覺。而整個戰爭過程儘量以大視野展開,戰爭場面又做得比較寫實且剋制,幾乎沒有展現人體被炮火刺刀襲擊時血肉橫飛的場面,重點是對各種飛機、戰艦、潛艇的外形和戰鬥場面做了非常逼真的還原再現。

正常的戰爭片裡沒有褲襠藏雷、手撕鬼子等喜劇臆想,只有縝密的情報工作、精心策劃的作戰部署、以及抱著必死的決心和敵人拼個你死我活的英勇將士。電影《決戰中途島》就給人們呈現了在敵人的戰艦更多、裝備更現代化,敵強我若情況下艱難取得最後勝利的過程。而且在歌頌美國軍人同時,也不一昧抹黑日本軍隊,立場不偏不倚。

影片講述的是中途島海戰:經此一役,日本海軍受到嚴重打擊,美日海上實力反轉,從而扭轉了整個太平洋戰場的局勢。

戰爭帶給人們的是傷害和毀壞,沒有人想要戰爭,願戰爭只存在過去。《決戰中途島》給我們還原了那一段戰爭歷史,帶給觀眾震撼感覺。至於說這部電影是否會刺激美國電影界近期拍攝戰爭片,下結論還為時尚早。


兩年的海


我是得著,有話直說。

用熱血、硬核來形容這部“復古範兒”的《決戰中途島》尤為恰當。它繼承了《中途島》這類經典戰爭電影的精神內核,充分發揮了科技進步帶來的逼真特效,帶給觀眾視覺上的震撼力,以壯麗的戰場實況與底近真實的戰鬥場面為引子,將觀眾帶入那個特殊的歷史片段。

說起《決戰中途島》,得著第一個感覺就是:驚奇

驚的是,好萊塢這麼多年樹立的“視覺奇觀+狗血愛情”式戰爭電影模式(沒錯,說的就是那部《珍珠港》),被這部與上世紀70年代經典戰爭片(《虎虎虎》、《最長的一天》)的表現方式與精神內核幾乎“同宗同源”的作品打破了;

奇的是,與此前不佳的風評比起來,這部《決戰中途島》中展現的嚴謹細膩與波瀾壯闊、彰顯人性與鬥智鬥勇,基本上達到了史詩級戰爭大片的標準。能夠在中國、美國同步上映,對歷史、軍事愛好者的觀眾說,尤其是一大幸事。

這部電影如何體現史詩感呢?從日軍偷襲珍珠港開篇,一直講到了日軍旗艦“赤城”號覆滅,這樣幾乎覆蓋了整個太平洋戰爭的劇情龐大而繁雜,在執導過《獨立日》、《2012》的好萊塢導演羅蘭·艾默裡奇相對精準控制之下,《決戰中途島》的故事講得相對緊湊、不算冗長,特別是對這段戰爭歷史感興趣的觀眾,一定明白這中間的“分量”。

這些年的好萊塢戰爭電影,往往是“人物推動劇情”(如《血戰鋼鋸嶺》),但在《決戰中途島》中,堪稱史詩級的故事背景和劇情框架,就足以支撐起整部電影,全片落腳於“戰爭中的人”這個核心看點上,即在特殊的戰爭環境之下,講述戰爭中各色人物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也就是上世紀戰爭電影中最拿手的“群像戲”。

《決戰中途島》並非“訓練實戰打鬼子”這種人物成長式的簡單敘述,相互疊加又互為關聯的三條主線劇情中,既囊括了美日雙方從高層運籌帷幄的戰略決策過程,又以奮戰於戰爭一線的普通一兵為視角,展示戰爭帶來的殘酷破壞與人性的善惡之爭。

正因為《決戰中途島》是一部具有“戰略級”視角的戰爭電影,與觀眾們習慣的那些“戰術級”戰爭電影比起來,是有一定“觀看門檻”的,說白了,只有太平洋戰爭和參戰雙方的關鍵人物有一定了解,這部電影才能看出門道、很有味道。

雖然該片的主創團隊盡力用淺顯、直接的方式呈現歷史與戰爭,也不可避免的讓很多普通觀眾對這部片子嗤之以鼻,此外,拍慣了科幻災難大片的羅蘭·艾默裡奇,對歷史戰爭片的把握確實有一定瑕疵,豆瓣7.7分的評價算不上很“中肯”,也是不可避免的。


得著說


(中央社洛杉磯10日綜合外電報導)德國導演羅蘭艾默瑞奇(Roland Emmerich)的二次世界大戰史詩片「決戰中途島」(Midway),週末以1750萬美元票房表現,意外榮登北美票房冠軍。

導演羅蘭艾默瑞奇這次選擇離開大型電影公司的羽翼,以獨立製片的方式自己找錢拍攝這個他計畫了 20 年的《決戰中途島》,少了大公司的背景奧援令他備嘗冷暖,卻也成功募資近1億美元預算,成為目前影史上最高拍攝預算的獨立製片。

回憶最近幾年的二戰題材戰爭片從之前大爆的好萊塢戰爭片《血戰鋼鋸嶺》到去年的《敦刻爾克》每一部都是全景式還原了當時戰爭的來龍去脈、戰爭雙方的表現,而每一部從劇情或者整體的拍攝都有各自的特色,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本身戰爭片作為電影題材中創作難度比較大的一個存在很多導演拍這類片子,往往非常棘手,不是拍的過於老套,就是拍得過於流於表面。一部好的戰爭片,不僅要在場景上恢宏壯闊,更要在劇情上直擊人心,因此決戰中途島的成功不會直接影響到戰爭片的產出


劇場大咖


與同題材電影《珍珠港》不同,這部影片更加純粹地描寫戰爭,表現出戰爭中沒有時間留給愛情的感覺,愛情親情更多的是給予軍人們堅定的信念和力量。貝斯特多次提到的如果我們輸了,洛杉磯,西雅圖都將是戰場。還有機槍手布魯諾也是因貝斯特說的我們背後是親人從而不再逃避,參與到最後一戰中為炸燬最後一艘航母打開一個堅實的後盾。

從劇情上看,這部影片也是不可多得的作品。對於這部片中的“反派”角色日本,影片中並不會肆意地去貶低,日本指揮官的冷靜大膽,日本飛行員自殺式衝擊的無畏,日本飛行員殲滅敵機的技藝高超。影片還拍出了美軍複雜的戰術指揮決策過程,包括戰場指揮官與華盛頓方面的意見不統一。

回到作品本身,作為一部戰爭片,不美化戰爭,不醜化敵人,有精心還原的歷史片段,有動人心魄的人性表達,甚至承認中國在二戰時的作用,《決戰中途島》都做到了,我們還要再苛求什麼呢?





風一樣自由630


可以肯定的說,不會!因為觀眾,尤其是美國觀眾對於這類影片看的太多了。論特效,“珍珠港”、“泰坦尼克”及導演自己拍的“後天”等大片不比這個差。論“講故事”與人物的刻畫,“拯救大兵瑞恩”、“血戰鋼鋸嶺”、“遙遠的橋”、“從海底出發”等大片明顯在它之上。所以說,沒有更好的題材,哪個投資人也不會去冒險的。

當然,“決戰中途島”無疑是一部近些年難得的好片。雖說在人物刻畫,細節把握、描述和敘事性方面有所欠缺,但瑕不掩瑜,創作團隊確實給我們帶來了一部氣壯山河,動人心魄,有著強烈視覺衝擊力的優秀大片。


凱旋者的盛宴


凡事不敢說絕對,但是一旦這部影片成為現象級影視作品,票房爆發式增長和口碑傳播速度都成為觀眾津津樂道的話題時,以如今大數據指導宣發成主流的趨勢,是很容易影響業界同行跟風的,這部片子我看了,作為軍迷.二戰迷,我很喜歡這部電影,我認為它有這個影響力!有相同觀點的朋友記得關注我哦!


小個子阿曾


以後的事誰說得清。


duh23333


因為這個電影製作的效果比較好,而且很多人覺得這個電影很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