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鵬:下調項目資本金 發力“穩投資”

11月1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宣佈降低部分基礎設施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降幅最高為5個百分點,同時允許通過發行權益型、股權類金融工具籌措資本金,最高比例為50%。

這項政策的直接意圖是“穩投資”。昨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1-10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2%,比前值回落0.2個百分點,也是一年來的最低值,“穩投資”成為穩經濟的前提。

從微觀層面來講,項目資本金比例相當於槓桿率的倒數,調低比例意味著投資項目可以從金融機構獲得更多的債務融資,即獲得更高的財務槓桿,從而有利於增加總的社會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制度自1996年建立以來,就成為逆週期政策工具之一,同時它還兼具一定的結構調整功能。2004年項目資本金比例被調高,對當時的投資過熱起到了比較明顯的作用;2015年資本金比例調低5%,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被排除在外,體現了“有保有壓”的意圖。

此次調整的具體內容也反映了當前的經濟環境。一是該政策主要針對基建領域。固定資產投資分為基礎設施投資、製造業投資和房地產投資三大類,製造業投資市場化程度高,又主要受出口和終端需求影響,難以成為“穩投資”推手,房地產投資在高房價的情況下也不是合適的發力對象,所以穩住基建投資成為必然選擇。

二是對基建投資沒有搞一刀切,體現了高度的靈活性。港口、沿海及內河航運項目資本金最低比例由25%降至20%,公路、鐵路、城建、物流、生態環保、社會民生等方面基礎設施項目可適當降低,前提是回報機制明確、收益可靠、風險可控,這是考慮到公路、鐵路、物流等項目原來已經低至20%,目前也並非普遍短缺,在基建飽和或過剩的部分地區、部分領域不宜再放鬆,是防止一些地方政府為了政績,不顧長遠後果,盲目負債。

三是允許發行金融工具來籌集資本金,這為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基建領域提供了便利,也可能推動金融資管與基建項目之間建立起聯繫。那些回報明確、穩定的優質項目通過發行金融工具籌集資本金,自用資金理論上最低只需7.5%,這樣,真正的好項目基本上不會再有資金瓶頸的問題。

項目資本金作為政策工具箱中的一員,與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共同作用,在目前情況下,對避免投資繼續下滑將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後續如果有必要將運用更多工具,這也是可以期待的。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