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千帆竞——景德镇市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入夜的陶溪川

流光溢彩,人头攒动

夜幕下

一个个陶瓷摊位次第摆开

步入其中就像走进了瓷的世界

创新、创意在这里碰撞着

催生出各种奇思妙想

百舸争流千帆竞——景德镇市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陶溪川



百舸争流千帆竞——景德镇市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这些艺术品的制造者,有些是在景德镇陶瓷大学读书的学生,有些是在景德镇创业创新创作的“景漂”。伴随着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的有力推进,千年瓷都正日益成为创业创新发展的“新高地”,吸引着数以万计的创客远离家乡甚至漂洋过海,来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开启逐梦之旅。

厚植发展沃土 为创新创业“搭台”

创新,是景德镇与生俱来的基因。近年来,景德镇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突出:

“成本下降+环境提升”

“文创引领+产教融合”

“科技支撑+新老并举”

百舸争流千帆竞——景德镇市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夜晚的陶溪川创意集市吸引了众多创客在此“练摊”。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更高层次发展,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不断迸发,一大批以陶溪川文创街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等为代表的全省乃至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和创业示范园竞相涌现,数以万计“景漂景归”自由流动,呈现出新时代“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繁荣景象。

据统计,每年有3万多名艺术家和青年创客到景德镇寻梦创业,形成了独特的“景漂景归”现象。

“我的企业刚起步时,政府按创业扶持政策补贴了我60%的租金,还帮我贷到了10万元的免息贷款,让我能在这里安心创业。”

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张菲是昌南新区孵化基地扶持政策的受益者,2017年他和妻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拿着自己的创业项目走进基地,申请了办公用房,专门用来生产创意茶器。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现在企业经营得有声有色。

像张菲这样,在昌南新区创业孵化基地发展的小微企业有80余家。他们在这里不仅享受政策、资金、技术上的帮扶,更享受着免费创业培训、跑办各类手续等“保姆式”服务,帮助他们顺利渡过了初创期,不断发展壮大。

百舸争流千帆竞——景德镇市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记者在昌南新区孵化基地看到,这里还规划了1万多平方米的公共设备区,有公共窑炉、公共压坯车、利坯车等陶瓷生产设备供企业使用,企业无需购买,只需支付相应的电费即可,大大节省了小微企业的运营成本。

优化发展环境 为创新创业“减负”

为激发民众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景德镇市积极在政策帮扶上做“加法”,在减负增效上做“减法”,把“双创”与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有机结合,先后出台了《景德镇市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景德镇市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政策组合拳,全方位、全地域支持创新创业。

百舸争流千帆竞——景德镇市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为办理企业名称核准业务,景德镇陶文旅集团工作人员张文舒上午9点多来到行政服务中心“波波工作室”窗口,不到11点,她就拿到了核准通知书。“每次办业务仅需跑一次,为工作人员的高效点赞!”张文舒满意地说。这是景德镇市全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景德镇市通过减流程、压时限,分两批共梳理公布“一次不跑”和“只跑一次”政务服务事项412项,企业营业执照实现“45证合一”,把企业设立登记压缩在3个工作日、开办时限压缩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为做好减税降费等一系列降成本优环境政策的落实,景德镇市坚持减税、降费同步发力,全市减税降费普惠性政策涵盖15个国民经济行业,仅2019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新增减税4.74亿元。

政务环境提升的同时,景德镇的城市面貌也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三年来,完成棚户区改造3.1万余户、新增城市绿地300余万平方米、改造提升背街小巷300多条,一批城市新地标、智慧停车场、星级公厕、高标准学校、“半小时生活圈”等相继建成。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宜居竞争力排名中,景德镇列第39位。

城市颜值和内涵的彻底改观

极大增强了城市辐射力和人才粘性

使景德镇日益成为创新的高地

创业的沃土、创意的天堂

彰显文化优势 为创新创业“赋能”

陶瓷,支撑着景德镇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与其他产瓷区不同,景德镇保存了完整的制瓷工艺,陶瓷产业链非常齐备。为充分发挥千年陶瓷文化得天独厚的优势和魅力,景德镇市依托高校、企业等各方力量,将陶瓷文创作为推动创业创新的重要渠道,着力强化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连接,构建空间、载体、通道“三位一体”的创业创新体系。

连续举办十多年的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已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陶瓷盛会、国际交易平台,陶瓷文化越来越有“国际范”。同时,景德镇注重保持历史遗产、赓续厚重文脉,不断赋予千年陶瓷文明新内涵,进一步扩大了景德镇陶瓷文化影响力、吸引力,从而汇聚更加广泛的创新创意要素融入到陶瓷文化中。

百舸争流千帆竞——景德镇市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014年年初,在武汉做了多年房地产职业经理人的肖学锋决定加入浩浩荡荡的“景漂”队伍。他和几个朋友在景德镇考察文化产业项目后,决定以群山环绕、溪水漫溢的珠山区竟成镇三宝村为源头,打造一处以陶瓷文化为核心的,将商业街区、民宿与陶艺工作室等有机融合的复合型文创产业艺术园区——三宝蓬艺术聚落。短短几年间,肖学锋见证了三宝村从过去道路破损严重、没有自来水和路灯的小村庄到如今发展文创交流与旅游产业聚集区的蜕变。

现在的三宝国际瓷谷已聚集陶艺家、手作匠人、小微工作室等2000多人,日益成为创业者的热土、艺术家的圣殿、游客的天堂。2017年,三宝国际瓷谷引入国际知名设计企业洛克公司,建设“景德镇设计”品牌线下载体——洛客景德镇设计中心,打造陶瓷设计全产业链孵化基地。“过去大家总关注产品的性能和价格,但今天我们希望找到更个性的表达、更契合心灵的设计、更符合生活的体验。”景德镇市洛客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琳说。今年3月,洛客设计公司与景德镇富玉青花玲珑陶瓷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WENO°胶囊杯一举拿下素有“设计界的奥斯卡”之称的德国红点设计大奖。

千帆竞发浪潮涌

百舸争流正当时

2019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这一国家战略给古老的瓷都带来了新机遇,更大规模、更高层级的创业创新要素正加快向景德镇汇集,助推景德镇这座千年古城砥砺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