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30名上岸漁民住新房有錢賺

農村新報全媒記者 方桐 通訊員 梁曙光 陸劍

“今天100元錢到手了。”11月10日,60歲的王翠娥笑著從漁具製作加工扶貧車間走出來,回到旁邊新堤江城國際小區的家中。

王翠娥原本靠圍網養魚為生,一年到頭在洪湖上漂泊,退網還湖政策實施後,她家享受到易地扶貧搬遷政策,住到了新堤江城國際小區,這裡是洪湖易地扶貧搬遷漁民集中安置點。

近年來,洪湖市大力開展退網還湖行動,積極修復洪湖生態環境,為了讓“離了船屋就沒有家,除了養魚、捕魚就不會其它”的漁民有居所,有錢賺,該市出臺以船為家漁民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幫助易地搬遷漁民建設或購置住房,並在安置點附近開辦扶貧車間。

11月8日,新堤江城國際小區安置點扶貧車間開工,王翠娥等30名易地扶貧搬遷漁民實現家門口就業。該扶貧車間由洪湖市人社局與洪湖市瑞福地籠漁具廠共建,面積約1000平方米,主要從事魚、蝦、蟹地籠等漁具製作加工,可安置100多人就業。

“漁具製作加工的活兒,技術含量不高,勞動強度不大,正適合我們這些年齡大、無文化、無技術的上岸漁民幹,還能照顧到家裡,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扶貧政策。”11日一大早,65歲的上岸漁民王衛東拉著洪湖市人社局和就業局負責人的手連聲道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