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师范生“抢饭碗”北大清华毕业生,频繁现身浙江多所中学招聘现场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沈蒙和 通讯员 陈宏程

得到电话那头肯定的答复后,刘保华老师微笑着说:“……已经是第四个了。”杭州高级中学钱塘学校明年9月正式启用,需要招聘新老师,他是参与人之一。最近的一次招聘,在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的应届毕业生中,就有4人来自北大,包括2名文科硕士,还有化学博士、生物博士等。

北大清华毕业生纷纷去中学应聘,和师范生“抢饭碗”,俨然是今年招聘季最大的热点。

和师范生“抢饭碗”北大清华毕业生,频繁现身浙江多所中学招聘现场

当中学老师,成北大清华毕业生理想“归宿”之一

今年9月,深圳中学公布2019届拟聘用的28名应届毕业生名单,其中10人来自北大,5人来自清华,28个毕业生中共4个博士,24个硕士。

近日,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发布2020届毕业生拟聘名单,几乎清一色的清华北大毕业生阵容——20名录取者中,有19人毕业自清华、北大,其中13人为清北本硕连读,另1人为北师大本硕连读。

对北大清华毕业生有吸引力的,不止省外中学。浙江多所中学招聘现场,也出现了这两所国内最顶尖高校的毕业生身影。

海亮教育从9月开始连续举办多场校园招聘会,截止到11月3日,1793人投递简历,其中清北毕业生114人,本科阶段就读清华、北大的占47.37%。目前录取优秀毕业生216人,包括北大25人、清华9人。

杭州几所重点高中,同样也是许多北大清华毕业生理想的“归宿”。杭高钱塘学校招聘进程尚未过三分之一,已与4位北大毕业生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其他还有多名北大、清华毕业生正在沟通中。“前不久,我们在北大就业信息网和校内论坛发布了一则招聘公告,没想到宣讲会当天,现场座位被瞬间秒杀。”刘保华老师告诉钱报记者,“有位北大博士早早到了,抢占了最佳位置,而且全程认真听宣讲,不时记录,宣讲会后和我们进一步沟通,表达想来杭高当老师的意愿。我们杭高钱塘学校也确实可以为其提供最好的条件和福利,我们将有最好的教育氛围、科研氛围和青年教师发展空间,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他的愿望即将实现。”

钱报记者还了解到,杭州学军中学下周三要进行一场招聘考试,来参加的几乎都是北大清华的毕业生。育才中学教育集团的招聘负责人,昨天下午已赶赴北京,此行的目的地就是北大和清华。陪他一同前往的,是学校去年招聘的两位新老师,一位毕业于北大,另一位毕业于清华。因为担心来应聘的人多,三位老师忙不过来,育才中学有十几位在北大、清华就读的十几位校友预备来现场帮忙。

他们将来是老师,也是竞赛教练

不可否认的是,北大清华毕业生纷至沓来,因为中学率先抛出橄榄枝,尤其是一些想在学科竞赛上大展拳脚的高中。

钱报记者浏览省内中学的招聘启事,发现不少学校对北大清华毕业生有两种定位,一是优秀任课老师,二是学科竞赛教练。

例如,10月30日,宁波北仑区发布公告,要招聘一批高层次紧缺教育人才,分配到省特色示范高中工作。其招聘人数为10人,清一色的竞赛指导老师,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每学科招聘2人。应聘人员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之一:年龄40周岁以下,曾指导学生获得全国高中学科联赛(省级赛区)二等奖及以上成绩。年龄30周岁以下,高中时期曾获全国高中学科联赛(省级赛区)二等奖及以上成绩。招聘地点选在北大,众所周知,学科竞赛获奖选手最喜欢去的高校,非北大清华莫属。

与此同时,宁波市教育局也发布公告,市教育局直属6所学校决定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事业编制教师17名,其中9个竞赛指导老师岗位,其中,对2020年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要求是,高中时期参加过省级学科竞赛,并获三等奖及以上成绩。钱报记者估计,来投简历的,肯定少不了北大、清华毕业生。

此外,今年4月,10名毕业于北大、清华的奥赛金牌选手与海亮教育签约,到海亮高级中学任教,正是该教育集团的“金牌教练储备计划”。

经历过高中学科竞赛的人都知道,别说在全国拿奖,在省赛能够拿到一等奖,也非常难。可以说,获奖者都是该学科学霸中的学霸。北大、清华的毕业生,无疑都是学霸中的佼佼者,担任相应的学科竞赛教练,确实能一展所长。

许多学校为此开出优渥的待遇,尤其是一些民办学校:海亮高级中学年薪35-50万;杭州育才中学除了不低的年薪,还有子女可安排到杭州市育才系列学校就读等多项其他福利。

三年前,就有了“抢饭碗”的苗头

采访过程中,多位负责招聘的老师告诉钱报记者,北大清华毕业生向中学投简历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是从三年前开始的。

作为招聘单位,他们认为这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受北大、清华毕业生青睐的中学有地理优势,无论是深圳,还是杭州,近年发展态势越来越好,城市本身就很有吸引力,像杭州举办G20峰会后,又将迎来亚运会,恰好近三年相继有新办高中投入使用,招聘人数一下多了。二是行业发展的优势,现在大到国家,小到每个家庭,都重视教育,教师越来越受尊重,工作也相对稳定,杭城部分高中还与大学有合作,在中学当老师也有机会继续搞研究,有专业发展空间。三是待遇还不错,尤其是一些民办学校,公办学校的隐形福利也不少,包括提供教师公寓等等。

而北大、清华毕业生给出的理由,颇令钱报记者意外。

牟迪是北京大学化学专业的研究生,是杭州学军中学的化学老师。“当老师的想法,是我读研的第三年,面临就业时才有的。”她说。

和师范生“抢饭碗”北大清华毕业生,频繁现身浙江多所中学招聘现场

当时来北大招聘的名企有很多,也有各地的中学和一些培训机构。“我整个大学期间几乎都是在和试剂打交道,如果去企业,意味着要做研发,还是和试剂打交道,但我更喜欢和人打交道。”想来想去,她觉得做老师更有意思。

当老师也有两种选择,培训机构和学校。“虽然培训班薪资比学校高很多,但我不想去,因为那里只教书,当老师更有成就感的应该是育人。所以,我选了学校,现在当班主任,和班里的同学关系很不错。”牟老师说。

而且从专业角度上,她觉得自己在北大所学的东西也挺有用武之地。因为现在学校不单开设化学课,还设置了很多拓展课,上课之余,她还会带着学生做化学实验,做点课题研究。

汪维佳是清华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的研究生,两年前来到学军中学任教化学。因为妈妈是老师,从小对老师这个职业特别有好感。“在我看来,虽说去企业可能获得更多的薪资,却没有教师那份额外的精神酬劳,在学校当老师让我更有满足感。”

和师范生“抢饭碗”北大清华毕业生,频繁现身浙江多所中学招聘现场

要当中学老师,必须过两关

虽说北大、清华毕业生都自带学霸光环,但也不意味着可以免试进入中学教师的队伍。和普通师范生应聘一样,笔试、面试两关,他们必须一关关过。

笔试,招聘学校一般都按学科出题,无论是师范生,还是北大、清华毕业生,一视同仁,都是同一份卷子(专门招聘竞赛教练除外)。

题目主要涉及各学科高中课本基本知识点和高考复习内容,所以会包括若干高考题型,要教学生,老师自己先要会做;有些学科也会有少量的竞赛题,试试未来老师在业务方面的钻研潜力。据说,类似笔试,北大、清华毕业生优势明显,毕竟有高中学霸的底子在,解题的逻辑性和思维的灵活度的确相对比较好,但是师范生也有自己的师范生长期积累下来的职业技能优势。

面试,以微课、说课等形式开展。但像杭高等学校,有的学科考虑到北大、清华等非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实际情况,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的教师职业培训,所有有的学科会酌情允许应聘者用讲解自己的硕士毕业设计等方式来替代,借此考察他们的学科素养、学术水平和思维逻辑、语言表达能力。

很多人会说,学霸会学,不一定会教。所以,面试官基本都是各校的学科带头人,不但有教研组组长、特级教师,甚至有金牌学科竞赛教练,清一色独具慧眼的大咖。杭高钱塘学校期望,以好的招聘机制确保不错过任何一个适合当老师的优秀的应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