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減負要拒絕“一刀切”

崔澤敏

11月14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在教育部通氣會強調,減負不能簡單地降低課業難度,減少作業量,不能搞“一味的”、“一刀切”減負。

近期全國多地紛紛出臺教育減負實施方案,尤其是日前《南京家長已瘋》的文章和《浙江省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公佈了33條減負方案等更是備受關注。從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相關教育部門為減負做出的努力探索,也可以看到家長對孩子的期待,同時還看到了在減負過程中暴露出的一些問題。

例如簡單的控制課堂時長、嚴把考試次數、嚴禁學生參加補習班及小學生晚9點、初中生晚10點經家長確認可拒絕完成剩餘作業等減負措施。這些舉措如果不因人而異而全面鋪開的話,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新型“一刀切”的形式主義。減負的目的是提高學習效率,單純的為了減負而全部做減法,不僅不會達到減負且保質的效果,反而會使一些學生故意“消極怠工”,使家長“發瘋”。

不難看出,這樣的教育減負是走了樣,變了味,背離了減負初心的。這種簡單的表面工作並不能從根本上達到減負的目的和效果。那真正的減負到底應該怎麼做?教育部為我們指明瞭方向:一方面,減負應按照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科學減負,減去強化應試、機械刷題、超前超標培訓等造成的不必要、不合理的過重負擔,而不是讓學生沒有學習負擔。另一方面,應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要,堅持因材施教,提供選修課程、彈性作業和幫扶輔導,積極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保障學生達到國家規定的學業質量標準。與此同時,家長也應當樹立科學的育兒觀念,理性幫助孩子設定人生目標,防止盲目攀比,送孩子參加不必要的校外培訓。堅持以“精準”的方式科學減負,而不是“一味的”“一刀切”。

教育減負,任重道遠。面對教育減負過程中遇到的質疑,教育部門、學校和家長都應當積極反思、全面考慮。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為初心,多方聯動,綜合施策,相信教育減負一定可以落到實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