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什麼時候開始汽車維修“只換不修”,什麼原因造成的?

現在不管是4S店也好,還是外面的大修理廠也好,汽車故障通常是以“換件”為主。

而“換件”往往會給人以水平不高、技術含量不大的印象,特別是在結賬後,會有不少車主認為就是因為只換件不修理,而花了不少冤枉錢。

在汽車維修行業,”換件“是維修的一種方式,但卻不是全部,但如今,汽車維修領域中,換件維修所佔比重卻越來越大。

從什麼時候開始汽車維修“只換不修”,什麼原因造成的?

那為什麼汽修工會變成“換件工”呢?這裡面有太多的心酸和無奈。

維修利潤低

換件,效率快,利潤高。修,效率慢,利潤低。如果車主情願出更高的工時費,有好些人是願意修的。

關鍵是不換東西給他修好了,啥都不換你給車主要工時費車主不願意出。車主想的是你啥都沒有給我換要我這麼多錢,不願意出。這樣既耽擱時間又掙不到錢。車主哪裡還撈不著好。

以換機油為例,對於車主,更願意付機油錢,而不願意付人工費用。所以,汽修店都願意將人工費用轉到機油利潤中來,換件也是如此,可以將人工費用轉化為零部件差價中去。

再舉個簡單的例子,我費了一上午用儀器給你查出汽車電腦的一個針腳不實,我給你點了一下焊,你說我怎麼向你收錢?一滴焊的成本五毛就夠了。我收你一千塊你說我是黑店。最後乾脆我說,你汽車電腦壞了,換吧一萬塊。你高高興興付了帳,電腦值這個錢。

實際上,汽修行業本身就是累、髒的苦活,活兒幹完了,人工成本卻很難算帳:要多了客戶不滿意,要少了自己辛勤的付出,得不到回報。

而一律用換件的方法,就可以將這些煩惱一劃而過,有時這也是心酸中的無奈。

從什麼時候開始汽車維修“只換不修”,什麼原因造成的?

省時省力,維修方便

一些傳統的維修方法,如鋸、銼、磨、鉚、焊等鉗工維修工藝使得汽車維修顯得耗時與費力,現今隨著汽車電控技術的發展,檢測技術的成熟讓維修變得更加容易,找到故障點再進行換件修復,使汽修工作變得更加快捷。

如今造車技術越來越成熟,汽車質量也越來越穩定,出故障的概率也在變低,最重要的是如今汽車配套的零部件貨源充足,副廠件越來越多,而且價格也在下探,讓換件維修變得更加方便,使維修更加有效率。

換件維修效果更佳

汽車隨著使用里程數的增加,很多零部件已經到了使用壽命或疲勞極限,一旦損壞,即便修理後勉強使用,質量和使用壽命也難以保證。

而更換新件,顯然維修後的使用壽命,要遠遠大於維修後的老件,換件維修可以得到更佳的維修效果。

從什麼時候開始汽車維修“只換不修”,什麼原因造成的?

其實,換件維修這麼流行,對於一個汽修工來說,最重要的原因是:大部分車主只願為高額配件買單,而不願意為高額的汽修服務人工費買單。

所以,汽修工變成“換件工”是一件非常無奈且讓人感覺心酸的事情:為什麼我們辛辛苦苦學的技術,就這麼不值錢呢?

對於“只換不修”,你有什麼其他想說的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歡迎大家關注點評,共同探討學習,我們的口號是是:

安全文明你我他,交通秩序靠大家,文明出行,安全駕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