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问三不知,神仙怪不得”,那三不知是不知道什么呢?

今天呢,咱们说一说这个一问三不知,唉,说这个人呀,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懂,问他什么他都摇头儿,一问三不知。还有的那人呢,明哲保身,推卸责任,比如以前吧,工厂里,工作上出了点什么问题,问他原因,他是知道的也说不知道,装傻充愣,还说呢,“一问三不知,神仙怪不得”。唉,这句俗语呢,咱常说,可是就有人问了,这三不知都是哪三不知呀?

俗话说“一问三不知,神仙怪不得”,那三不知是不知道什么呢?

这一问三不知呢,是出自《左传 哀公二十七年》,说的是晋国的大夫,这位叫荀瑶,率大军讨伐郑国。那晋国多厉害呀,郑国哪儿是个儿呀,被打得节节败退,这郑国的国君一看,形势不妙,“啊,赶紧,赶紧,快点的,向齐国求救,啊,请他们速速出兵救援,来晚了,我这儿就全归晋国了。”齐国呢,也不想让晋国吞并了郑国,一家独大,于是就派大将陈成子帅兵驰援郑国。

这晋国的荀瑶呢,也是一欺软怕硬的玩意儿,一看齐国的援军到了,他就开始嘀咕,“嘶,好么,一下来这么多人,啊,回头他们别再里应外合,给我来个连窝端,得了,我撤吧。”他一边下令撤兵,一边呢,还不甘心,打算使个反间计。他派人呢,去见陈成子。这使者陈成子就说了:“我们的统帅呀,呃,让我跟您说一声,这次晋国出兵呢,其实是为了替您报仇。您陈大夫这一族,是从陈国分出来的。陈国呢,虽然当时是被楚国给灭的,但是这里边的各种缘由呀,归根结底,却都是郑国的罪过。所以,我们的国君这此派我们来郑国,就是为了调查陈国被灭的原因,同时呢,呃,也问问您,是否在为陈国的灭亡儿忧愁。”其实这陈国被灭跟这郑国一点关系都没有,这荀瑶呀,纯粹是胡说八道,满嘴里跑火车。陈成子呢,听完了是勃然大怒,“啊呸,拿我当傻子呢,糊弄到我头上来了,给我玩儿去,啊,回去告诉那姓荀的,像你们这样欺软怕硬的,绝没有好下场,荀瑶这样的,也长久不了。”这使者给骂了个狗血喷头,灰溜溜的回去了。

俗话说“一问三不知,神仙怪不得”,那三不知是不知道什么呢?

这使者刚走,来了个人,叫荀寅。这荀寅呢,也是晋国人,可是当初因为晋国内乱,他就逃亡到齐国来了,这次呢,也跟着陈成子一起出兵。这荀寅跟陈成子说呀,“哎呀,元帅,我在晋国的军队里有耳目,他偷偷告诉我呀,说晋军准备出动一千辆战车,来偷袭咱们的大营,打算给咱们来个连根儿拔。”陈成子一听,这不胡说八道吗!那边都撤兵了,你还说他们要偷袭我。你本来就是晋国人,你小子这是不是跟我这儿打马虎眼,吓唬我,让我撤兵,把我吓跑了,好让晋军继续打郑国呀。于是陈成子就说了,“出发前国君就跟我说了:‘不要追击敌人的小部队,也不要害怕敌人的大部队。’晋军即使出动超过一千辆的战车,我也不能避而不战。你刚才说的那话,就是长敌人威风,灭自己锐气!回国以后,我要把你的话报告国君。”

这荀寅也没落着好,出了大帐自言自语,自我感叹,“唉,吾乃今知所以亡。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什么意思呢,这一大堆之乎者也的?荀寅说呀,直到今天我才明白,为什么我老是得不到信任,老是逃亡在外。君子谋划一件事情,应该是对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这三方面都要面面俱到的考虑清楚了,然后再提出建议。现在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给人提建议,还希望别人接受,那我怎能不碰壁呢?”

唉,这就是一问三不知的来历,这三不知呢,就是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这三方面全部知道。

俗话说“一问三不知,神仙怪不得”,那三不知是不知道什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