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老不泄残精,少不食壮火”,古人的智慧远超过字面意思

中国五千年文明中,谚语俗话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虽然没有那么文雅,但是这些俗语隐含的意义却丝毫不逊色于那些高雅的语句。俗语琅琅上口,大部分一听就明白其中几分,但是细细一品,又发现回味无穷。不仅启发人的心灵,还可以在指导人生很多方面,如为人处世、养生益寿等等。今天我们来看一看这句“老不泄残精,少不食壮火”所表达的意思,原来不仅仅是字面意思那简单。

俗话说:“老不泄残精,少不食壮火”,古人的智慧远超过字面意思

先来说说“老不泄残精”。古人说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主要是通过“精、气、神”这三个方面体现出来。“肾精”充足才会有好的气色与神色,所以精力充沛才会让一个人在生活或工作中有好的表现。对于年轻人来说,精力旺盛,不知疲倦,如果不知节制就会损耗过度,为以后的老年生活埋下隐患。

俗话说:“老不泄残精,少不食壮火”,古人的智慧远超过字面意思

而人到了老年之后,已经没有了年轻人的精力,自然就要以平和心态为主。如果此时还大喜大怒,或者不知节欲,就会让本就不多的精气耗损,轻则引起疾病,重则危及生命。这里的“精”不仅是生理上的意思,还有就是心理和心态上的意思。暴躁的脾气,控制不住的发火,还有不服老容易和人好勇斗狠,这么都会让人愈加保留不住仅存的精力。

俗话说:“老不泄残精,少不食壮火”,古人的智慧远超过字面意思

“老不泄残精”用直白的语言给老人朋友提供了一个养生真言,包含了生理和心理上的注意事项。做好了精、气、神的保护,才能在饮食和运动上保持更好的积极性,也为健康的身体打下良好的基础。

俗话说:“老不泄残精,少不食壮火”,古人的智慧远超过字面意思

再说说“少不食壮火”,年轻人精力充沛,本来就是火力旺盛,无处发泄。如果再吃一些容易上火的,或者过于滋补的食物,那更加不易控制自己的身体欲望。有一些人会流鼻血,或者长痘,很大程度是由于火力太旺造成的。另外,火力太壮容易让人产生生理欲望,再加上年轻,就会造成纵欲过度,而严重损耗自己的身体。历代皇帝身体都不是太好,正是因为后宫里山珍海味,滋补无度,再加上后宫佳丽美人诱惑,皇帝自然就会控制不住,由此造成短命或者暴亡的不在少数。

俗话说:“老不泄残精,少不食壮火”,古人的智慧远超过字面意思

所以说,即使是年轻人,如果不能控制自己欲望,恣意损耗自己的精气,也一样严重影响健康。所以说,不去吃一些容易上火的食物,可以在一定程度减少欲望。除了说明饮食上要注意,还要避免一些外在的诱惑,一些黄色书刊或者影像,这些属于外面的“壮火”,还有不要轻易被美色所诱惑,明白自己的道德底线。

俗话说:“老不泄残精,少不食壮火”,古人的智慧远超过字面意思

这两句俗语,言语简明,却引人警觉,正是前人的亲身经历,才留下这智慧的语言。对于这些有指导意义的俗语,要深入领悟,并应用于生活中,学会了古人宝贵的经验,对于自己的健康便有了很大的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