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匯區:黨建引領社區管理“滿盤活”

記者 姬慧洋

如何讓黨建在社區中、在樓棟裡紮根?如何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近日,記者走訪了川匯區社區建設管理局。據介紹,在實際工作中,川匯區立足社區黨建工作實際,堅持以黨建為引領,積極探索社區“五級治理”管理服務模式,成功走出了一條社區綜合管理服務的新路子。

開展“五級治理” 延伸黨建觸角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量流動人口湧入城市,新的社會矛盾出現。面對城市經濟社會結構的新變化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提出的新要求,川匯區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積極探索社區黨建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有效提升社區治理和服務水平。2017年2月7日,川匯區被省民政廳確定為河南省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

在積極探索的過程中,川匯區在原有的“區、街道、社區”三級治理的基礎上,增設了“片區―居民小組或樓棟”兩個管理層級,建立了以區級為主導、街道為主體、社區為平臺、片區為支撐、樓棟為基礎的“五級治理”體系,實現了社區管理服務的全覆蓋、全天候、零距離。

在實際工作中,川匯區委作為“一線指揮部”,積極搭建治理體系,按照“街巷定界、規模適度、無縫覆蓋、方便群眾”的原則,將全區58個社區劃分為162個片區、516個小組或樓棟,延伸縱向工作鏈條。為了將黨建觸角延伸,川匯區還在條件成熟的居民小區建立黨支部,樓棟建立黨小組,將小區黨員凝聚在一起,為黨員能夠就近參加組織活動、在居住地發揮作用提供平臺。為了更好地開展此項工作,川匯區成立了社區建設管理局,作為區政府組成部門,專門負責社區建設和管理工作。

“現在變化真不小,以前是社區黨支部一家幹,現在大家一起幹。”提及“五級治理”工作開展以來的變化,川匯區小橋辦事處高莊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朱新義感觸頗深。以前社區區域分部較廣,社區有心幫扶,無奈缺人手、沒經費。如今,煩心事變成了“高興事”。自從建立了社區黨組織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定期召開,解決相關難題。同時,社區黨組織還與轄區內不同類型的黨組織形成“聯建”,整合資源,結成對子。通過相關措施的得力實施,互聯互動、共建共治共享的區域化黨建格局逐漸形成,“社區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的理念已成為轄區單位黨組織的共識。截至目前,川匯區58個社區共與89個社會組織“聯姻”結對,聯絡50多家愛心企業中的900多名員工,進社區開展精準幫扶、醫療服務、社會關愛等志願服務活動226場次。

推行“五級治理” 創建服務型黨組織

服務群眾、凝聚人心是社區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推行社區管理“五級治理”工作,創建服務型黨組織是該體系的重中之重。為了強化社區服務功能,豐富服務內涵,解決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問題,川匯區財政部門先後投資2500多萬元,建立3個辦事處級社區服務中心,6個1000平方米以上的社區黨建陣地,3個500平方米以上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在整合社區活動資源的基礎上,建設社區圖書室、棋牌室、活動室等場所,全天候向居民開放,滿足群眾文體娛樂需求,同時將黨政、民政、司法、社保等部門職能重心下移,窗口前移,開展“一站式”便民服務,方便轄區居民“不出門”就能把事辦完。

在高莊社區,一間間活動室、閱覽室、紅色教育室、棋牌室、“微”課堂等免費向居民開放。除了可以滿足居民的文體娛樂需求外,黨員群眾服務中心還能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幫助他們辦理關於社保、民政、司法等相關業務。居民鄧愛華家有位81歲的老人,她想去給老人申請領取80週歲以上高齡津貼。當她來到高莊社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時,該社區副主任高幸福笑容滿面地接待了她,詳細地告知其相關流程及辦理注意事項。填完登記表後,鄧愛華笑著說:“社區黨員幹部盡職盡責,為社區居民辦實事、辦好事,對老百姓的事特別上心。社區幫了我大忙,不然真不知道跑哪些部門。”

黨員群眾服務中心不僅是開展惠民利民的活動陣地,更是黨建活動陣地。步入高莊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紅色黨建氣息迎面撲來。“一個支部 一座堡壘”“一名黨員 一面旗幟”“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鏗鏘有力的標語和催人奮進的名言警句讓人心潮澎湃。據川匯區社區建設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陶保建介紹,川匯區抓牢黨員教育管理工作,規範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在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定期培訓在職和離退休的黨員,同時對轄區內的流動黨員實行動態管理,建立定期聯繫制度,確保組織管理不漏、教育不松。

深化“五級治理” 群眾動嘴幹部跑腿

黨建下沉一級,“城市末梢”就靈動一分。為實現社區治理的精準化和即時化,川匯區按照河南省創建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工作要求,全面推行“區―街道―社區―片區―小組或樓棟”的“五級治理”模式,將社區區域劃分為若干個網格責任區,將黨建服務點設在網格責任區上,按網格責任落實各項工作任務,實行網格化管理,通過網格化精準對接,將駐區各黨組織力量整合,推行社區“黨建+N”工作模式,將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重點工作、日常工作有機融合,帶動居民自覺參加“黨建+創衛”“黨建+脫貧”“黨建+文化”等中心工作,實現了需求在網格發現、資源在網格整合、問題在網格解決。 今年61歲的高葉是高莊社區的居民,因為身患心臟病、腦梗等疾病落下了後遺症,行動不便。因為身邊不能離人,妻子無法外出工作只能在家陪護。高葉家每個月的水費、電費、燃氣費都是社區代辦員謝燕幫忙去業務受理點代繳的。“每天我都會去他家轉轉看看,需要幫忙就幫一把,不忙的時候看一眼就放心了。”謝燕說。謝燕只是川匯區162名民生代辦員中的其中一員,截至目前,這162名代辦員已累計為群眾代辦各類民生事項6500餘件。

在社區管理“五級治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川匯區的黨員幹部不僅僅走到群眾中進行幫扶,還開展了幫助困難群眾實現微心願、幫助群眾化解微糾紛等工作。在前王營社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有一面“幸福牆”。牆面的展板設計為心形,空白位置寫著“點亮微心願 圓夢在社區”的字樣,困難群眾將自己的微心願彙總到服務中心,社區工作人員幫他們將心願寫在心形的紅色卡片上張貼上牆,最終由社區黨員幹部認領兌現。“困難群眾的微心願都比較容易實現,一般就是孩子想要個書包、家裡缺床被子這樣的。我們的黨員幹部看到後都會主動認領,幫助他們完成心願。”陶保建說。據介紹,川匯區堅持密切聯繫群眾,通過服務搭建黨群“連心橋”,由黨小組牽頭,充分調動離退休幹部、商戶代表、物業管理人員等熱心公益居民的積極性。按照市容監督、社會管理、公共服務三大類內容,開展網格管理服務。據統計,2018年,川匯區行政事業單位黨組織認領辦理民生實事256件,在職黨員認領兌現群眾微心願4300件,社會各界認領幫扶困難群眾1160戶。

針對下一步的工作,川匯區區委書記李宗喜表示,川匯區將繼續圍繞中心城區大變化目標,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改革創新、依法治市,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體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著力解決“城市病”等突出問題,不斷提升城市環境質量、人民生活質量、城市競爭力,建設美麗宜居、生態文明、富有活力的川匯區。①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