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治理看鄉鎮(街道)」把實事做到心上 把幸福寫在臉上 花園路街道辦事處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

「基層治理看鄉鎮(街道)」把實事做到心上 把幸福寫在臉上 花園路街道辦事處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

「基層治理看鄉鎮(街道)」把實事做到心上 把幸福寫在臉上 花園路街道辦事處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

「基層治理看鄉鎮(街道)」把實事做到心上 把幸福寫在臉上 花園路街道辦事處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

《鄭州日報》報道版面截圖▲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基層工作,多次深入鄉鎮(街道)視察、指導,為我們樹立了大抓基層、狠抓基層的導向。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作出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決定。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鄉鎮(街道)是同人民群眾聯繫最直接、最緊密的一級黨委政府,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最後一棒”,擔負著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責任,事關地方經濟發展、長治久安和百姓福祉。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鞏固全市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第一次工作交流會成效,進一步在全市營造大抓基層、抓好基層的良好氛圍,進而帶動各項工作上臺階,本報今起推出“基層治理看鄉鎮(街道)”專題報道,敬請關注。

率先在全市啟動第一個老舊小區試點改造;入選全市首批“紅旗街道辦事處”;獲“全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被評為“百城提質”先進單位;2017年以來,累計獲得國家、省、市各級各類榮譽稱號近20個……

這是一份來自金水區花園路街道辦事處的“不完全成績單”。實現基層治理能力提升,花園路街道交出的是一份經得起琢磨、耐得住打磨的優秀答卷。花園路街道的基層治理何以“花開滿園”?

基層治理是一項基礎性、長久性的工作,唯有浚其源、涵其林、養正氣、固根本,深耕沃土,久久為功,方能有收穫。

把實事做到居民心上

緯五路上,通信花園社區大門口西側近百米文化牆上,“花園馨苑”“家”等微景觀花開豔豔,綠意盎然;一個個盆景小巧玲瓏,引人駐足;古色古香的牆體上,“把實事做到居民心上,把幸福寫在居民臉上”的遒勁書法,張揚有力。

這個文化牆,是社區居民合力打造而成。而且,這個省級文明社區實現了自家的家園自己管:“銀髮路長”不僅負責著門外街頭景觀花草的日常管理和養護,還成了全天候的“馬路天使”。

「基層治理看鄉鎮(街道)」把實事做到心上 把幸福寫在臉上 花園路街道辦事處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

“把實事做到居民心上,把幸福寫在居民臉上”是街道黨工委書記張俊英反覆唸叨的“金句”。她說,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咱們“花園”才有力量。這,正是“花園力量”的“底色”和底蘊所在。

走群眾路線,花園路街道通過建立“包樓聯戶走萬家”聯繫服務群眾制度,發放《傾聽您的聲音》調查問卷,召開街道黨建代表大會、居民代表大會、道路商戶聯席會,問政、問需、問計、問效與民;

走群眾路線,花園路街道牢牢把握凡是道路有機更新項目,必徵求沿街單位和商戶意見,凡是老舊小區改造,必徵求居民業主意見的政策,以人為本,絕不“打折”;

走群眾路線,花園路還有一個“利器”:成立居民監理小組,握有對老舊小區改造、道路整治工程質量全程監督的“尚方寶劍”,確保群眾滿意才通過。

“三力”擰成一股繩

迎著矛盾上,奔著問題來,這是基層黨委面對群眾熱切目光的必然選擇。而堅持黨建引領,正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政治優勢和法寶。在花園路街道的治理體系中,有“三力”——

駐區單位聚力。張俊英說得實在:“花園路街道是個實打實的‘大家庭’,要形成群議群策群力,才能達到共建共享共治目標。”為此,他們在每個改造項目中都設立臨時黨支部,定期召開區域黨建聯席會,明確共建清單,實現資金共籌、義務共擔;省林業局等單位帶頭出資修建街景花園;以76名離退休黨員為骨幹的“銀髮路長”,每天上路巡查,最大限度匯聚工作合力。

自治組織助力。497名居民骨幹組成的“三長一隊”基層自治隊伍,為開展“星級樓組”創建、保障老舊小區改造後的長效治理立下“銀髮功勞”。78歲的黨員樓長沙巧枝帶領樓組長打理樓院事務,被居民稱為樓院“紅管家”,破舊的無主管樓院蝶變為“書香小院”。

社團組織協力。全市首家街道社區社會組織服務中心的入駐,激活花園路街道各個社區居民興趣小組“一池春水”。隨後,隨著52家社區社會組織的紛紛進駐,使得社區個個有品牌。通信花園社區70歲的老黨員張美榮帶領群眾團隊創辦的樓組故事會、長者同樂食屋等已成為響噹噹的品牌。

“工匠精神”建家園

“原先院內路面坑窪不平,尤其一碰到陰雨天,積水深的時候能淹到膝蓋,得蹚水回家。現在你再看眼前這路,鋪得這麼平,以後再也不擔心下雨天出不了門了。”在緯二路26號院3號樓住了幾十年的鄭桂珍,講起樓院發生的變化,話匣子打開就收不住。

何止一個小區、一座樓的變化,在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提升中,花園路街道的精品道路打造、老舊小區改造戰場,呈現出全域、全街區聯動大手筆、大寫意。示範帶動,路院共治,彰顯出街道針線細密、精準到位的“繡花”功夫,進而推動全域提質。

結合“路長制”,秉持“道路”向“街道”轉變理念,變硬隔離為綠隔離、突出歷史文化傳承整治立面、增設道路服務設施,持續打造了市優秀紅旗路段2條、紅旗路段4條、優秀路段28條,優秀道路達標率全市領先,剩餘17條明年上半年可全部達到優秀,提前實現優秀路段全域覆蓋。

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在去年全市第一個成功對緯二路26號院進行改造的基礎上,街道全力以赴精準做好老舊小區改造的“加減法”,做到有違必拆。新建黨群服務中心、小區遊園等公共服務設施,全市首臺全體業主同意、自願籌資加裝的電梯順利落地。列入改造計劃的43個老舊小區中,去年完成7個,今年可完成16個,剩餘20個明年可全部完成,預計比市定三年目標提前一年完成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