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研学,在渑池兴起--追寻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基因

为弘扬时代精神,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019年11月16日,渑池县金喇叭播音主持学校组织了一次由百余名师生参加,主题为“追寻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基因”教育研学活动。

初冬时节,天气寒冷。早上七点,不畏严寒的师生们已经在渑池会盟广场集结完毕。在金喇叭播音主持学校创始人王春燕老师的带领下,伴随着嘹亮的国歌声,身着戎装的师生们高举国旗,排着整齐的队列,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向今天红色研学的第一站――渑池县刘少奇故居纪念馆。

在刘少奇故居纪念馆,全体师生认真地瞻仰了馆内每一副图片和每一件馆藏物品。在讲解员的讲解中,师生们也了解了每一副图片和每一件馆藏物品背后所发生的故事。那些事件更震撼了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学生们纷纷发言表示:一定要牢记优秀革命传统,好好学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回报那些为革命事业而英勇奋斗的革命先辈。在刘少奇的塑像前,全体师生高唱国歌并鞠躬行礼致敬。

红色研学,在渑池兴起--追寻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基因

参观过刘少奇故居纪念馆后,全体师生继续乘车奔赴今天红色研学的第二站――段村乡革命烈士陵园。车辆平稳地行驶在今年秋天刚修建完工的段坡旅游观光公路上,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道路两旁连绵的满山红叶,让孩子们兴致高昂,一首接一首的革命歌曲在车箱里久久响起。

红色研学,在渑池兴起--追寻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基因

下车后,整理好衣帽,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了烈士陵园。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师生们向长眠于此的二十七位烈士,敬献花圈鞠躬致敬,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学生们向革命烈士行少年先锋队礼表示敬意。每个学生都被革命烈士的英勇壮举所打动,纷纷发言表达自己内心的触动和感慨。

中午十二点,车辆到达今天红色研学的第三站――赵沟古村。在赵沟古村旅游公司客服中心,师生们吃了一次红军餐,几样简单的素菜,糊涂面,红薯汤,红薯馍。虽然都是平时养尊处优的孩子,但今天的红军餐孩子们吃的非常香,用完餐后,餐桌上没一点剩饭和剩菜。一个十多岁的女同学一下子就吃了五小碗糊涂面,她说这是她从没吃过的美食。被今天所看到和听到革命故事所打动,很多学生表示,今后要学习革命先辈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不挑吃不挑穿,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午饭后稍事休息,师生们就整队出发,开始参观赵沟古村。虽说季节已进入初冬,但赵沟古村却游人如织车辆不断,清清的溪水,碧绿的湖泊,峻秀的山峰,弯延曲折的青石小巷,保存完整的古老建筑,苍劲的古树,明亮的镜泉,无不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师生们也被这优美古朴的环境所吸引。

在村口用石块铺就的广场上,有一棵巨大的古槐树,听村民说这棵古槐已经有两千七百多年的树龄,需要四五个成年人才能合围过来。古槐下,学生们借休整的时间表演了快板等优秀红色节目。师生们又听我讲解了赵沟古村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人文事迹,为今天的研学之路增添了不少色彩,得到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接下来,我又带同学们参观了渑池县委后山指挥部和小孤山战役指挥部,在这里,我给学生们讲起了那场惨烈的战斗。

1948年春,为保卫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我党主力部队在赵沟村西北三公里的小孤山与入侵的胡宗南部五十五旅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尽管我党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陈谢兵团太岳五军区参谋长潘觉飞等27名英烈长眠于此,无数的渑池儿女也在这次战役中壮烈牺牲。

“冲锋号一响,一个个解放军战士就像小老虎一样往上冲,没有一个后退的。前面的战士倒下,后面的战士就接着往上冲……”听罢我对那段历史的讲述,师生们已泪流满面,一个个都为革命先烈的英雄壮举而泣不成声。纷纷表示不会忘记那些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时刻牢记先烈的革命精神,传承革命先辈的革命遗志,让革命的火花永不熄灭,让英雄的光辉代代相传!

下午五点,结束了赵沟古村的红色记忆追寻,也结束了今天的红色研学之旅。我忠心希望所有的小朋友把光荣的革命传统永远流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