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韓系品牌不在國內投產MPV呢?

在合資MPV市場當中,人們經常會看到日系的奧德賽、美系的GL8、德系的途安L、韓系的……?說到韓系,就卡住了。雖然韓系目前在國內混得不算好,但它在全球的銷量還是相當不錯的,從A級到越野,每個細分市場都有它們的身影。既然每個級別都有,怎麼在國內的MPV市場,韓系的名字卻基本沒有被提及過。

為什麼韓系品牌不在國內投產MPV呢?

很多人就要問疆哥了,是不是整個韓國的大車企現代、起亞、雙龍真的沒有MPV車型呢?顯然不是的,疆哥先帶大家梳理一下韓系的MPV車型:

1.現代H1輝翼

H1輝翼是現代旗下當下僅存的唯一一款MPV,車輛造型方正,看著相當像專門用來拉貨載物的,很有大面包車的即視感。在2010年引入國內時,但是的它憑藉遠超同級的空間還火過那麼一段時間,後來因為價格偏高,它就慢慢退出市場了。在韓國本土,它還被劃分到了商用車領域。

為什麼韓系品牌不在國內投產MPV呢?

2.起亞嘉華

這款車可是在韓國最暢銷的MPV,且沒有之一,就和國內的五菱宏光一樣。而在2006年的時候,它還在國內以19.58-28.80萬的價格量產銷售過,不過因為當時的MPV市場生存環境太過惡劣(MPV總銷量萬臺左右),實力平平的的嘉華只能落得個停產下場。

為什麼韓系品牌不在國內投產MPV呢?

3.雙龍路帝

路帝這款車就厲害了,曾經被評為“全球十大最醜車型",好在新款做了調整,所以沒有繼續繼承以前的光榮稱號。不過雙龍在國內知名度也不高,所以這款車疆哥也不過多提及了。

為什麼韓系品牌不在國內投產MPV呢?

為什麼韓系品牌不在國內投產MPV呢?

雖然是隻有寥寥三款,但很明顯,韓系是有MPV車型,也有實力生產投放MPV的。那麼為什麼韓系在06敗退之後,就不再繼續投放生產MPV了?雖然國內MPV市場不怎麼大,但蚊子再小也是肉,月銷幾千臺也是賺啊!

為什麼韓系品牌不在國內投產MPV呢?

究竟它們是看不到日、美、德系賺錢,還是認為自己在與本田奧德賽、別克GL8、大眾途昂競爭時會敗下陣來?今天疆哥就來跟大家聊聊韓係為何不繼續在國內MPV市場繼續投放產品的來龍去脈。

為什麼韓系品牌不在國內投產MPV呢?

1.產品特性不符合國情需求

消費者是需要MPV沒有錯,但他們大多要的是可以符合國情需求的,而韓系的MPV,卻基本不符合國情的需求。這裡說的不符合,並不是指它們的空間不夠大,在尺寸上,韓系輝翼、嘉華都是比GL8、奧德賽之類要大些的。

為什麼韓系品牌不在國內投產MPV呢?

它們的不符合,更多的是體現在動力系統上,以上提到的三款MPV車型目前低配版本用的都是柴油發動機,高配版本用的則是大排量發動機。柴油機意味著排放容易不達標,大排量則意味著要多掏稅錢,這些點都不是追求經濟耐用的消費者想要的,也是不符合國情需求的,所以韓系品牌自然就不願意直接引入這些車型了。

為什麼韓系品牌不在國內投產MPV呢?

2.韓系忙著補窟窿,沒空造新車

不能直接引入,但以現代、起亞的實力,它們完全是可以把它們改造得符合國情再量產銷售的,但它們怎麼不這樣做呢。這裡就不得不談到韓系品牌的現狀了,自從“薩德事件”發生之後,韓系品牌形象損傷巨大,銷量也從巔峰開始下行。

為什麼韓系品牌不在國內投產MPV呢?

為了止損,現代和起亞開始花費大量精力去主打性價比,加快領動、悅動、ix35、K3、智跑等近20款車的改款換代,藉此來重新引起消費者青睞。都把精力用在了補窟窿上,還沒緩過勁來的它倆自然就沒有什麼力氣,去改造投產這些曾在國內有過敗績的MPV車型呢。

為什麼韓系品牌不在國內投產MPV呢?

其實韓系品牌還是想過重新投放MPV車型到國內的,只是出於種種的原因,所以它們才遲遲不進行投放。加上近幾年韓系不景氣,而車是大環境也日趨下行,估計應對各種問題已經焦頭爛額。

不過等到緩過勁來的時候,韓系品牌現代、起亞應該是會在MPV領域有所行動的,畢竟理性消費的推動下,國人對車子的要求會進一步細化,更加有針對性。現在唯一值得思索的就是,遲到的韓系車怎樣才能在國內市場裡分得到一杯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