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踏莎行》: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里住着眷恋的人

【本文原创首发,点击右上角“关注”,分享更多精彩文字】

姜夔《踏莎行》: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里住着眷恋的人

文|江徐


人生就如苏东坡形容的那样,南来北往,雪泥鸿爪。来来往往间,我路过你,你路过我。缘深的,还会重逢,缘浅的,再见即是永别。

见与不见,深情之人将用一生,怀念曾经最美的风景。南宋词人姜夔,就是这样一个深情之人。

现代词学家夏承焘这样评价他:“姜夔用情之专之深,在两宋文人中只有陆游可与之相比,这也使得姜夔的词具有极为感人的品质。

姜夔《踏莎行》: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里住着眷恋的人

姜夔画像

1.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里住着眷恋的人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是饶州鄱阳人。父亲进士及第后担任官职,他从小跟随父亲到任职所地湖北汉阳。

父亲去世后,姜夔跟随姐姐在汉川生活,直到成年。他有才学,可是考运很差,回老家参加科考,屡试屡败。

从那之后,他四处漂泊,成为一名江湖词人。

命运为每个人安排一条符合心性的道路,各种磨难都将化作经验。出色的文人,总会走在路上,并且保持一颗敏感、自由的心。

流寓期间,姜夔凭借诗词、书法、音乐上的才华,结识了杨万里、范成大等文坛大佬,也获得辛弃疾、朱熹等名家的赞同。

漂泊岁月,有一段时期,姜夔在徽州合肥,遇到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

那一年,他二十三岁,青年才俊,风流倜傥。她同样是青春靓丽,风华正茂。

莺歌燕舞,柳绿桃红,花月正春风。大家都是心怀风月的俗人,混迹红尘,酒盏交错间,浮梦连连。

她独自坐在窗下,低眉,顺目,抱一把琵琶,时而轻拢,时而慢捻,时而挑拨……

定神倾听的人,不禁联想到白居易那首著名诗篇,有两句,跟面前情景那么相像:“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她弹奏得投入而用情,他聆听得专注而用心。诗歌是爱情的食粮,音乐是知己的桥梁。

她擅长弹奏,他懂得音律,又会谱曲,对音乐深有造诣。意趣相投,让这对红男绿女产生情愫。

姜夔《踏莎行》: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里住着眷恋的人

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过不寂寥。”这是姜夔的独白。他本无四海为家的人,遇上钟意的她,便有了心安之所。

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里生活着眷恋的人。姜夔本是一个江湖浪子,因为她住在赤阑桥畔,赤桥也就成为他心中的家。

他们一起游荡巢湖,攀爬姥山,一起讨论乐曲,她浅唱,他吹箫,他谱的曲,她来弹奏。这样的时光,实在是良辰美景,琴瑟和鸣。

可惜,美妙的相伴转瞬即逝。姜夔为了生计,不得不离开合肥,辗转去往别处。

他已有娶妻成家,或许还维持着相敬如宾的夫妻关系。可是,体验过最好,心里就多了一座跨不过的沧海、跃不过的巫山。

姜夔《踏莎行》: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里住着眷恋的人

2.想念一个人太深,梦里就能相见

姜夔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行走在路上,章台走马,江河行舟。这种生活方式,往悲观处想是艰辛困苦,往乐观处想,却是洒脱不羁。

公元1187年的元旦,姜夔从汉阳返回湖州,途径金陵时,他做了一个梦。只有他自己清楚,漫长羁旅的孤寂,日夜独行的凄清,只需一个小小的念头,就会触发一场盛大想念——当年的欢愉与缠绵——和那个住在赤阑桥畔的女子。

梦里,赤阑桥畔的女子,依然身段轻柔如春燕,依然嗓音娇软似黄莺。在梦里,她好像娇嗔他的薄情,喃喃诉说着自己的寂寞,还有对他的思念。

想念一个人太深,梦里就能相见。

这分明是他想念太深,偏偏站在对方的角度,在梦境里扮演自己的独角戏。分别前,她为自己做针线活时的情形,分别后的书信,都激起他重重思念。

醒来后发现,这一切全属黄粱一梦。他在怅然之余回想,距两人初遇已经过去十年。

浮云一别,流水十年。梦里佳人,竟然还是那么楚楚动人,温情款款。情有所动,姜夔提笔写下一首《踏莎行》:

姜夔《踏莎行》: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里住着眷恋的人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

分明又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

离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冷月千山,路途漫漫,他牵挂着她的魂魄,穿越梦境,自己归去,无人作伴,该是怎样的寂寞无依。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要怎样痴情不移,才会将梦境与现实混淆?要怎样的深情似海,才会为梦里的分别产生怜香惜玉的心情?

又是十多年过去,姜夔客居湖州。春天,湖州的游春之景胜于西湖。

有一天,他和内弟载酒乘船,欣赏春景。他看到从对面划过来一只船,船上坐着的人,让他觉得好生面熟——对,就是像她——家住赤阑桥边的、也是进入他梦境的女子。

这怎么可能呢?他在湖州,而她在合肥,明知这是不可能的事,莫名的,内心还是有所期盼。

船只靠近,终于看清,确实只是相似而已。船上的女子握着一把扇子,欢笑着扑打杨花,杨花在湖面、船边飘来飘去。她的眼神看起来同样美丽动人,一派天真。

不经意的偶遇,让姜夔再无闲情游春。他满心怅然,想起四季更替,流年轮转,想起“西出阳关,故人初别”的情景……

眼前春水如林、春光滟滟,还有船上“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的佳人,都抵不过心底那一瓢溺水。

有一种怀念,叫作无需想起,因为从未忘记。

姜夔《踏莎行》: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里住着眷恋的人

3.想念一个人的时候,是在渴望心底的原乡

当爱无法继续拥有,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让自己忘记。

如果眷恋一生的人无法重逢,梦里相见,也是一种弥补。

关于合肥女子的梦,姜夔做了二十多年。

公元1197年,姜夔四十三岁。那日是元宵佳节,街市上,宝马雕车,凤箫声动,结伴而行的蛾儿雪柳们笑意盈盈。灯火通亮,玉壶光转,年轻男女赏花灯、猜灯谜,空气里荡漾着缱绻气息。

这番盛景,钩起姜夔心底情思,它从未随时间消逝。思念太浓,想得专注,于是又在梦见。心思细腻的人,在醒来的第一时间,习惯追忆梦里的点滴,然后记录下来,似乎从中可以获得内心的安慰。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清代词人朱彝尊在词里写道:“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姜夔写下这首词时,心中多少也有悔意吧,早知相思这样苦,“当初不合种相思”。

既然梦中相见,又为何看不清你的脸?就连这样的朦胧梦境,最终也被鸟啼打断。

他想,春风还没有吹绿河堤的青草,自己的两鬓已在不知不觉间开始生出白发。又是新年,又老一岁,岁岁年年,在周而复始的似曾相似中迎来,又远去。

姜夔《踏莎行》: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里住着眷恋的人

相隔异地,并且已经过去二十年,他依然愿意相信,当自己想念对方的时候,对方同样怀想自己,只不过是“两处沉吟各自知”。

若非痴情到天真,怎会如此一往情深?他眷恋着的、痴迷着的,仿佛不是一个具体的人,更像是他内心的那片深情。

年岁太长,心中已无悲伤,思念只是一种习惯,“人间久别不成悲哀”。

有一年冬天,姜夔在无锡友人家里小住,恰逢院内梅花绽放。“见梅枝,忽相思。”他本来计划再去往合肥,后来因为某些现实原因,未能成行。心心念念的人,因之未能相见,思念更重,愁意更浓。

在此思绪下,他期然而然地进入以往那片梦境。之前每次做梦,他都与她携手,相约窗下,这次却找不到她的身影,唯剩他自己,在那孤单徘徊。这梦境,何尝不是白天失落心情的映射?

姜夔《踏莎行》: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里住着眷恋的人

姜夔一生所写词作并不算多,只有八十多首。在这八十多首当中,四分之一的内容,是在表达对合肥女子的思念。

这份思念,从二十岁,一直蔓延持续到四十多岁,幽幽暗暗,像一条时隐时现的线,贯穿他最具生命力的二十年。

相思的果虽然很苦,如果时光倒流,他仍愿种下相思的因,用整个余生去痴痴等待、梦里相见。

梦里,淮南皓月,小窗梅枝。

醒来,春草萋萋,斜晖扁舟。

路途漫漫,有人可以让自己惦念,是一种幸福。

江湖飘零客,想念一个人,是渴望心底的原乡。

姜夔《踏莎行》: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里住着眷恋的人

【作者简介:江徐,80后女子,十点读书签约作者。煮字疗饥,借笔画心。已出版《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点击右上角“关注”,收看更多相关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