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更精彩:
前 言
任何历史现象,都需要放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去体会,这样子才能汲取前人的经验与教训。
当初,我们看历史书时,总以为赵构往皇位上一坐,就可以发号司令,号令天下。
只是历史永远不能脱离当时的情境。
新领导的难处
看看我们当代的企业如联想,是由堪称商界“教父”的柳传志先生创办,2000年时交给接班人杨元庆,结果,2008年在收购IBM时业绩一落千丈,教父不得不重新出山,终于整顿好之后,又交给杨元庆,现在联想的情况大家一看也知道。
同样是民营企业,均瑶集团的创造人王均瑶于2004年突然猝死,由兄弟接管,均瑶集团就再也不复当年之勇。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赵构的作为,也许会感悟到一些东西。
侥幸出走
金军第二次围开封时,赵构仅仅是一个深宫不出的皇子,而且还不是嫡子。
因他初次出使金营表现勇敢。刚好被钦宗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派去外面找军队援救汴梁。
然而,还刚到磁州就得知,开封失陷,靖康之变。结果宋朝皇室被一网打尽,只有赵构因外派差使幸免于难。
接下来,就是金军立张邦昌为帝,管理中原。金军掳掠着徽、钦二帝及皇室君臣三千多人就走了。
接到噩耗之时,赵构身边就只有宗泽一人。
此时此刻,连自已的性命安危都不知晓。
没名没份,押上宝座
因为徽钦二帝走时交待都没有来得及交待,所以赵构此时既没名又没份。大家只是听说有一个叫赵构的皇子逃出来了。
然后,一帮臣子在就拥立赵构为帝。为时的赵构一没从政经验,又没有人脉,连这些个拥立的人都不认识,这金军都横扫中原二次了。这种情况你叫我赵构犯傻吗?明摆着让你做挡箭牌嘛,所以一开始死活就不肯当这个皇帝。
但这个没办法的事,赵宋好歹都坐了150多年江山了,老百姓习惯了,念着老赵家的好。
不管怎样,群臣是好话说尽,歹话说尽。什么为国靖难,为父兄报仇啊,你就临时替代一下坐着江山吧。
这一弄,时年20岁的赵构就被当成替代品先坐上去了。
张邦昌来归
这时的情况就象一个新领导突然来到一家大公司一样的道理,好象职位至高无上,可谁也不认识,说的话有多少人听,都不知道,而且马上要面临强敌。
第一个帮忙的来了。张邦昌在开封死活就不想做那个皇帝,一听说赵构登基,赶紧带着玉玺、印信就赶过来,还是您当皇帝好,我是干不了。说“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唯重耳之尚在。兹为天意,夫岂人谋?尚期中外之协心,同定安危之至计”。
老跟班张邦昌是个老实人,他把赵构比成汉光武帝刘秀,把赵构继位比作“光武中兴”。春秋战国时的晋献公有九个儿子,重耳继际了父亲的位子,就是后来的晋文公,使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这倒是给了赵构一些帮衬,至少张邦昌拥戴自已,多少有了一点正统性。
注意,这个时候的赵构唯一的任务,就是收复失地,迎回二圣。
因为大家当时都急着雪耻,先找个人当皇帝再说。那边二圣还在,谁也不敢说把那俩父子给废了,让赵构来当皇帝。
各地的地方官也是这样想,那边老小皇帝怎么办,这边又新出来一个,到底该如何?没有给个诀议。
所以,赵构这个皇帝不是悬,而是特别悬!
金军又来了
金军一听,南边又立了一个新皇帝!而且后来还知道这个赵构就是之前被他们放回来的那个皇子。
原来,在开封城未被金军攻破之时,他就已经被他哥哥钦宗皇帝派到金营做了一次人质。为什么呢?
因为上次金军南下开封时,宋钦宗要与金国议和,金国要求用皇子做人质,而皇子中又没有人敢去。赵构自告奋勇要为国效力。
关键赵构还是一个嫡子。就是他妈妈向妃的地位低,连贵妃都不是,仅仅是个普通的妃子,这在古代皇家是很低等的。现在赵构又主动要求替皇帝哥哥分忧,出使金营。从钦宗来说,一面是感激不已,另一面也只能是赵构去做这个替死鬼呐。
这一下把个向妃给急死了,死活不让儿子去,这时太上皇又过来安慰,封向妃为贤妃,又是晓以大义又是威逼,赵构也来安慰母亲,向妃也只有哭着送儿子出城。
可是赵构与一般皇子不同,偏偏长得还英武,而且还很会骑射。
曾经的英武
一进金营,刀斧雪亮,杀气腾腾,赵构还居然昂首挺胸的走进去,旁边一边跟着的张邦昌却是哆哆嗦嗦的跟在后面。
当时,金国的副帅“完顔斡离不“一见有点吃惊,传说宋朝皇子都是一个个文弱书生,哪里有这般英武之气。”完顔斡离不“特意与赵构比试了一下弓箭,赵构三箭都射在耙心上,呈一个品字形。而完顔斡离不却只有一箭射中耙心。”完顔斡离不“很是佩服,越发觉得这赵构不是皇子,估计是禁卫军中派出来的人。
一问赵构,赵构当然说是,可完顔斡离不就是不信。
马上向宋廷要求换一个人质,点名要五皇子赵枢过来。这一下五皇子赵枢只好哭哭啼啼的过来了。反而让赵构逃得一条性命。不怕死的还逃了一条命。
这一下,听说赵构在南边又做了皇帝,金国人后悔得肠子都青了,这个赵构可是十几个皇子最有出息的一个,就这样放跑了。
而且本来就是要灭了赵宋王朝,才立张邦昌这个伪楚。可这张邦昌给脸还不要脸,不当皇帝,居然还辞职?一定要还给那赵构的,这还得了!
金兵第三次南下,又派兵打过来了。
问计李纲
赵构一听说金兵又南下,慌了。又把之前的名臣李纲找过来,让他来做丞相主持朝政。
李纲一过来,赵构很谦虚的问,为今之计当如何啊。
李纲主要说了两条,第一条杀张邦昌,立威,第二条,北上抗金,迎回二圣。
赵构一想两条都不好办。首先人家张邦昌好心好意的主动把玉玺给我,我怎么能恩将仇报呢?
李纲马上说:陛下之位传之祖宗,张邦昌乃金人所立,如陛下之位为张邦昌所赐,我等岂不是皆是金人所赐。那陛下之位何以正天下?
结果,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就逼着赵构把张邦昌杀了。弄得满朝意见很大!
第二条,好是好,要收复河山,迎回二圣。可高宗一听头大了,迎回二圣,要有粮有军啊。李纲听宗泽说开封附近已有百万兵了,赶快要赵构出兵。
李纲罢相
赵构又问,这粮食军饷在哪里啊,这地方官一个都不认识,而且这突然多出百万大军(估计都是虚数),是哪里凑过来的都不知道,哪个将领都不认识。怎么打?
李纲就说,先不管,过去了再说,粮食嘛,去催啊。
问题是上哪儿去催,催了人家不认怎么办?
李纲就天天催着赵构问。
结果,派出去催粮文书发出,出去的人催了两个月,才催到730万贯,顶够这百万大军吃两个月的。
而赵构一想,这哪能北上,哪要搞清楚了才能上啊。
李纲就不管那么多了,一定要北上。
可这个李纲,又偏偏是个急性子,脾气还不好,一遇到反对他意见的人就在朝堂上吵个没完要吵赢为止,动不动罢别人的官。
而且当时满朝大臣因张邦昌的事就对李纲意见很大,李纲又不会团结人,大臣们激烈反对李纲。结果李纲的丞相才做了一百多天,就罢相了。
就只好让反对李纲的人来当丞相,一下子,又吵起来,主战派又反对。
在赵构继位一段时间,这朝政就几乎就是吵架,一团乱麻。
赵构逃路
这新皇上任事情没干两件,金国大军又南下。
赵构这一年多皇帝坐下来,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英武少年了。皇帝权力的滋味估计坐出点味道,后宫美女也纳了几房了。一听金兵直逼建康,第一反应就是跑路啦。
接下来一路长跑,跑杭州、钱塘江,后面被金军一路给追到舟山,在大海里还漂了一百多天。这一惊可真不小,造成了赵构就一辈子不能生育,不过没死在海上就算万幸。
最后金军搜山检海也没找到,没办法就撤退了。
赵构心里这个恨呐,一个皇帝被敌人追着这样跑,那些个天天喊抗金的将领与大臣在哪里啊!
这就是早年赵构继位情况。
所以当时,赵构的情况还不比东汉刘秀,刘秀至少当时还有自已的地盘和军队。
苗刘兵变
别说勤王的没有,造反的却来了。
这时又发生了一件事,苗刘率禁卫军兵变,差点要了赵构的命。赵构唯一的儿子就死在了这段时间。
虽然平定下来,但苗傅在城门外喊的那句:“陛下得位来之不正,二圣归来,将何以自处!”那句话就一直象刀刻一样刻在了赵构的心里。
对于武将与抗金的事就明显没有积极性。
在他眼里,武将就没干什么好事,要不拥兵自重,聚众谋反。我被金军从建康一直追到大海里,都没有见哪个武将前来救驾的。
那北上抗金,迎回二圣,说得好听,你们一门心思迎回二圣,就是让我做临时工。
这一来一去又是两年多,赵构就没过一天安生日子。
所以,此时的赵构对于抗金就没有积极性。
赵构的新思路
不过,赵构这时候也做了三年皇帝了,慢慢的摸索了一些经验,各地的地方官都开始向他汇报,听他的命令了
赵构毕竟还不是没有头脑的人。他明白了权力逻辑的三点,
1、不抗金就没有合法性,
2、有业绩才能加强正统性,
3、没有控制力这个皇帝就危险。
经过初年的地位飘摇,赵构明白还是要以时间与政绩获取法统性。所幸,经过了初期的混乱之后,南方各地的政府开始认同高宗是最具法理的领导,逐渐开始向中央权力靠拢。
这时的赵构才有了一定的权力了。
抗金理政”四步曲“
第一步,高宗开始回收各地民政,税收。
1、由于合法性逐步加强,地方文官相对认可,这部分收效较快,税收钱粮可以陆续收上来。
2、高宗在定都临安之后,马上就开始科举考试,提拔青年官员,先后放到各地任职。
高宗发现还是我太祖太宗的政策好啊,必须以文制武,重文轻武才能让皇位稳固。
首先,死活要抓住粮饷刑司这个地方命脉,让武将不能为所欲为。其次,要通过科举扩大文官团体,控制地方行政,把那些老家伙给调回来朝廷来。
有政权的基础,才可以抗金啊。
第二步,赵构抗金,高举”北伐中原,迎回二圣“的旗号。
先是川陕战场的吴玠吴璘兄弟在和尚原、饶凤关、仙人关连续三场大胜,打败完顔宗弼,使南宋朝廷为之一振!
接着就是韩世忠黄天荡的胜利,刘锜的顺昌大捷、岳飞的偃城大捷,越来越多的胜利,造成宋金局势的扭转,当然其间也有一些富平之败、金州丢失等失利。
总之这一阶段还是以胜利居多,让金国也觉得要想吞灭宋朝恐怕很困难。
第三步,平定叛乱,稳定后方。当时因战争与重建,南宋对百姓的税收加了重税,如先征辽饷,后又加征练饷。导致了杨幺、钟相起义,最后由岳飞平定。虽然是镇压,但国家的统治还是加强了。
第四步:消灭伪政权,加强合法性。
这是关键的一脚。
金国这时也是昏了头,又出昏招。
看扶张邦昌不起,又扶植刘豫成立伪齐政权。
而且这个刘豫居然作恶多端,欺诈百姓,还整天去挖老宋家祖坟的珠宝。这一下让天下老百姓终于有了明显的对比,还是老宋家的皇帝好啊。
高宗一下子就来劲了,发布诏令,坚决打击金国扶持的伪齐刘豫政权。
派岳飞、韩世忠进行兴兵讨伐,并获得胜利。
全国上下也看到了,只有赵构的皇位才是最具合法性的政权。
这四步一下来。
高宗通过十多年的每天扫仓库、勤俭节约、开源节流。终于将国家的军政、民政逐步进行了整理。位子越坐越牢固。
经过十多年的工作,高宗发现问题也暴露出来了,主要有四个要命的事:
第一,徽宗已死,母亲向太后还在金国。母亲也不断给高宗来信,高宗对母亲还是极有孝心的,期盼母子团聚,骨肉重逢。从他看来,不议和是无法保证母子重聚的那一天。
第二,肥西兵变
肥西4万多宋军在将领郦琼的带头下,杀害兵部尚书吕祉,投靠敌人,造成南宋防线大开。使得高宗一怒之下撤掉了主战将领张浚。高宗对于武将的不信任又到了一个高度。
第三,钟相杨幺的起义。
这个给高宗的压力大了。因有宋以来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一直是很少的。这里还在与金国开战呢,后院起火,必须要注意呀。否则前门拒虎,后门进狼。那不是更可怕。这个税必须要降下来。高宗认为,必须要考虑议和之事的了,军费不下来,税就下不来。
第四、钦宗人质问题
最致命的是,金国完顔宗弼将钦宗做为一个政治牌,时刻以钦宗来威胁高宗,一旦高宗不听话,金国就将钦宗在北方扶植并册封,一直到钦宗1156年,此时距南宋建立已30年。
这对高宗的正统性来说是基本无法解决的难题。毕竟钦宗是皇帝,又是亲哥哥。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认与不认都不是件好事。
经过初步的经验与教训总结之后,朝廷大臣也知道,这”迎回二圣“估计不是一时半会的事了,必须长远规划。
终于不再当宋高宗是替代品了。”迎回二圣“的口号慢慢改成”迎回天眷“
宋高宗也开始他的最后一步。与金议和、巩固统治。
两步狠招
第一步:宋金议和
其实宋金双方打了十多年,都知道吃不掉对方了。
打来打去就在淮河、川陕一线进进出出而已。
双方也都难以负担,不利于统治与国家安定。
而且南宋也打了不少败战,尤其是淮西兵败之后。宋高宗确定了一定要议和,议和成为政治方向。
但南宋的主战呼声还很高怎么办?
岳飞、韩世忠整天喊着要北伐,这还不算,还有利害的。
还有枢密院编修官胡铨居然上奏骂高宗“宁赴东海而死,亦不于小朝廷偏安”,
更有枢密副使王庶指着高宗的鼻子骂,那个难听啊“何苦不念父母之仇,不思宗庙之耻,不痛宫闱之辱,不恤百姓之冤,逆天违人,以事夷狄乎”
高宗一想,你们懂个屁,我当皇帝这么久了,天下大局我清楚着呢,整天喊打喊打的,都穷光蛋了,你看看我那宫殿,看看我天天吃什么?
我打了十几年了,也没过淮河,就算过了淮河,我哥要出来当皇帝又怎么办?国家还有安定嘛?
还好高宗脾气还好,骂了就骂了。但整天骂也不是个事,毕竟主战是个很正当的事啊,于是,日思夜想,终于捉摸出一个办法来。
秦桧出头
赵构一想,我不能做这个丑人,必须找一个人来当黑脸。
这一下就想到了秦桧,把权力都给秦桧了不好吗,我就装傻。以后大家顶多说我是个昏君而已。
刚好秦桧就是靠”议和“这个拳头产品创业起家的,他不干谁干?
果然,秦桧秦大头愿意来做这个丑角。
高宗就一傻瓜就装着,其实心里跟明镜似的。
秦桧一上来,好样,就是个不怕千人捶、万人骂的。
高宗心里说,上,快上!
秦桧先把胡铨给罢官流放,再把王庶给降职,那个手脚麻利得很。
第二步,就要回收武将权力,将领大权在外,不合乎稳定需要。
大宋朝的中央集权制,就是对武将的控制。但靖康以来,朝廷将募兵权、指挥权、募饷权进行了下放。战斗力是上去了,可也使将领叛变、不听命令的现象不断出现,看肥西兵变造成的影响对朝廷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这些个在外的将领一个个脾气大着呢。像岳飞因闹意见已经二次上庐山罢工,象张俊居着瞒着赵构滥杀部将,象韩世忠经常就调不动。(当时南宋都是只有皇帝才能调动军队)
高宗先在和议前后期解决了在外大将的兵权。
等合议一签,秦桧,你知道该怎么做了。
可这时,秦桧居然装傻,还来问,要不要杀岳飞?
高宗气得不打一处来:“必须杀!”
这样,中国著名的将领岳飞就给杀了。
谁杀的?当然是秦桧杀的“莫须有”嘛!
于是,朝廷所有的将领就都听话了,个个噤若寒蝉,尤其是韩世忠,天天闭门不出,自号清凉居士。
虽然是倒行逆行,但矫枉不怕过正,先树立了朝廷权威再说,必须彻底抓牢统治力。
接下来,朝廷实行休养生息,抓经济改革,这里又是”四步曲“
第一:1142年,实行了经界法:
规定“南逃汉人(归正人)可以在朝廷领到耕地,再贷款买到耕牛,本金八年还清,前三年免除租税;一无所有的流民(被虏之家)则可以在朝廷贷款,去买种子、买农具、安家置业,绍兴三十年前免除一切租赋,就是说,终高宗一朝三十四年,始终未对这些流民收取租赋。
第二:强调对外开放,鼓励商贸
南宋加强了商贸及海外贸易,开设四个海外贸易的市舶司,南宋的手工业、茶叶、文化产业、外贸都开始繁盛。 高宗朝的税赋预计达到5000万两贯,仅次于北宋。其中商业税占比例70%,对于农民的税负压力减轻有较大的作用,稳定了社会。
从此,北方人大量来到南方。南宋时,中国经济中心彻底南移。
第三:发行纸制货币,货币稳定。繁荣经济
高宗时期发行了纸币一千万贯,三年为一发行期,一直至孝宗朝都没有贬值,稳定货币及物价一直到1132年宋理宗时期,经济是稳定发展。
第四:励精图治三条
1、高宗期间,确实没有大兴土木,实行仁政,勤俭节约。
2、广开科举,文化繁荣,出现了朱熹等著名理学家。
3、造船业、印刷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到1156年,钦宗在北方去世后,高宗闻听,一面哭,一面松口气,这回皇位没有任何担心了。
秦桧之死
就在前一年,1155年,秦桧终于要咽气了,高宗特意去看望秦桧,秦桧已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出来时,秦熺拦住高宗问,
如果秦太师归天,下一任宰相是谁?高宗冷冷的瞪了秦熺一眼:“此事卿不得与闻”!
第二天宫内传出圣旨:“秦桧加封建康郡王,致仕,秦熺加封少师,致仕!”
给你们个头衔,滚吧。当晚秦桧,就咽气了。
这挡箭牌用完就完了。
千秋功过,谁与凭说。
1162年,采石之战后,高宗觉得实在太累了。一定让孝宗登基,自已就做起了太上皇,终年活到了81岁。中国列代皇帝上80高龄的只有4位,高宗就算一个。
南宋由此建立,直到1279年。
从英武少年、惊惶登基、收权抗金、重用权相、残杀忠良、皇位永固,到江山偏安。这之中的千秋功过,谁与凭说?
任何一个铜板,不可能只有一面。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
《宋史》《宋史.高宗.建炎元年五月》
《北宋人均GDP达2280美元 中华网》
《两宋风云》
閱讀更多 秋草獨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