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说历史】清初贺州人民的反清斗争

在富川瑶族自治县流传着一首古老的歌谣,因歌词中带有“蝴的蝶”被后人称为蝴蝶歌,这首歌歌颂的是富川的瑶族同胞英勇抗击敌人的故事,不少包着头巾穿着布衣的老人家们还会时不时哼起它来。


【大宝说历史】清初贺州人民的反清斗争

在几百年前的清朝

有一群团结的的富川人民

为了抗击清朝、保卫家园

踏上了反清的斗争中

大顺军与南明的反清斗争

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崇祯于煤山自缢身亡。

【大宝说历史】清初贺州人民的反清斗争

同年,中国东北满族的军队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领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攻占京师,入主中原。清军入关后,民族矛盾激化,各地开展了如火如荼的抗清斗争。明末清初李自成的大顺军余部和南明小王朝都在贺州地区抵抗过清军。贺州当时的瑶族也先后组织起来抵抗清军,这一时期抗清的斗争前后达17年。

顺治三年(1646年)十一月十八日,明神宗孙桂王朱由榔在肇庆称帝,成为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

【大宝说历史】清初贺州人民的反清斗争

【大宝说历史】清初贺州人民的反清斗争

顺治四年七月,明宜国公焦琏复阳朔、平乐,鲁可藻复贺县、富川,引兵至平乐,与焦琏兵会。克浔州(桂平),复梧州。在永历政权收复富川之后,豪山人御史何延枢之子、监军佥事何图复在家乡进行抗清的准备工作。富川瑶族人民就团结在何图复的周围开展活动。谷塘各地瑶民在进攻富川县城时组织了武装的地主,要他们交弓弩手以代替交粮饷。顺治六年四月,明将堵胤锡与清兵战于衡州(衡阳),堵胤锡战败,逃到龙虎关(当时系湖南永州属地)。龙虎关守将曹志建欲杀堵胤锡,堵胤锡率子逃入富川瑶寨。瑶民保护了堵胤锡,将他秘密送到何图复的军营中,堵胤锡化险为夷。曹志建因此记恨何图复,率领军队攻击何军。富川瑶族民众与何图复紧密团结,跟曹志建奋战八月有余。最后,曹志建将何图复诱杀,并灭何图复全家,但曹志建的精锐也丧失殆尽。

顺治四年到六年(1647-1649年),在中南、西南各地联明抗清的形势下,共同抗清。

王心领导的反清斗争

富川瑶族人民在以后的十余年中,高举义旗,大张旗鼓对清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据周志德研究,瑶族人民自己组织的抗清斗争,首先是由王心领导的。

顺治九年(1652年)三月,张献忠养子、抗清名将李定国进入广西,攻桂林,七月破城,清守将定南王孔有德举火自焚而死。李定国接着进攻广西各地,除梧州外,广西全省皆复。此时,广西瑶民及农民王心和蒋乾相与明宗室朱胜农、明将丰城侯李茂先、总兵龚瑞等一起,率富川全县瑶族人民在富川支援李定国。顺治十年(1653年),王心义师与昭平、平乐、贺县的义师,在驻平乐玉版的廖笃增统领之下,倚山背险、筑浚城池、打造军器、囤积粮草、扩充兵员。待李定国率部打到富川,作为内应,合作抗清。廖笃增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十一月与进犯玉版之清兵作战时牺牲。顺治十二年(1655年)九月初九日,数千人集合于富川县城,准备出击。

九月下旬,富川义军与清军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战斗。广西的定南王孔有德部,广西抚标、提标、右翼镇管等带领官兵数千人,前来侵犯。广西方面的清兵于九月二十五日进入富川,攻打王心义师驻地的出入门户菜地冲,继而至上九都古城寨地方,攻击王心和朱盛浓义师大本营,接着又进犯大围源、二九龟石源和谷塘下井源等义师据点。湖南方面的清军则于十月初三日进入现在的麦岭镇,攻秀山寨之茗山,又犯大坝十三村和石密寨、斗岩寨、长圳、小图等村。然后到谷塘与清兵会合。会合后的两路清兵,向八都进犯,大举进攻地势险要、聚众数千的王心义师又一据点宝赛(今麦岭镇)。

【大宝说历史】清初贺州人民的反清斗争

此次战斗,富川上九团、下九团及八、九两都的瑶族人民表现得十分勇敢。连道州参将李东斗也称,他们进剿八都时,见瑶民“满山遍野、踊跃打仗”(见洪承畴的揭帖)。王心义师从九月下旬至至十一月上旬,与清兵英勇作战长达一个多月之久,牺牲巨大,损失惨重。王心、蒋乾相、朱盛浓与弟弟朱盛天被捕牺牲,王心的亲兄王恩、长子王文鼎亦被杀害。与清廷英勇斗争将近十载的王心义师失败了。

阿仲、黄天贵领导的反清斗争

虽然王心领导的瑶族抗清斗争失败了,但贺州的反清斗争并未终止。康熙二年(1663年),谷塘、下井、龙窝等处的五源瑶族人民,由下井瑶民阿仲、黄天贵领导,再次发动起义。这次起义声势十分浩大。

《富川县志》(乾隆版)记载,阿仲义师杀了祁阳县长。阿仲义师的抗清斗争影响较大,给清廷命平乐府江兵巡道胡监率清兵进,先犯龙窝寨。清政府以“数万之众”攻打“弹丸之县”(见富川《平贼功德碑》,以下的引文均同此)。抵龙窝后,“营垒星布”。但阿仲义师毫不畏惧,英勇迎击,激战一月,不幸失败。清兵攻占龙窝后,攻打义军的最后据点——下井。义军依仗白术巢天险与清兵对阵。《平贼功德碑》记载:白术巢地势险峻,“一线鸟道,即猿猱无所投其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阿仲、黄天贵领导的瑶族义军就在此凭险固守两月,数万清兵久攻不克。当时广西总督屈尽美亲自到富川督军,驻扎在富川的奉溪桥(今凤溪村),听说清军不能克服这一弹丸之地,勃然大怒,大骂“一群无用的东西!”遂亲临白术巢指挥作战。但是即使总督督战,仍然不能立即攻克白术巢。屈尽美则施诡计,让清兵夜半吹哨。山上义军误以为外援来到,组织老弱病残和伤员等,人人手里拿着火把,撤下山脚。清军埋伏在山脚下,对这些手无寸铁的妇孺老人发炮射箭,大肆屠杀,尸体到处都是。清兵踩着这些尸体直达山巅。他们把无险可凭而远入岩洞的义师勇士,全部施以酷刑。阿仲、黄天贵先后牺牲,另一位起义领袖廖文胆亦被害。

从顺治四年到康熙三年(1647-1664年),贺州人民特别是富川瑶族抵抗清军达17年之久,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是中南和西南地区阿抗清斗争的一部分,抗击清军的斗争时间之久、参与人数之多、战斗之激烈,可谓可歌可泣。虽然贺州人民“反清复明”的壮举未能实现,但这段历史将彪炳史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