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为何要投河自尽?

文绍J


1927年6月2日,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北平颐和园昆明湖自沉而死,终年50岁。

王国维被打捞出来之后,人们在他的口袋里,发现了一封写给儿子的遗书,遗书前几句是这样写的: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意思是说:我也就活了整整半个世纪了,该做的、能做的,都做的差不多了。若论这辈子还有什么遗憾?大概就只差一死。最近些年,世道变了又变,各种流言蜚语向我袭来,想必,我已无法承受此等侮辱,还是一死罢了。

简单的十六个字,将王国维的无奈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点名了王国维自杀的死因——义无再辱。

王国维究竟遭受了怎样的“辱”,才使得他狠下心来“只欠一死”呢?

王国维的第一“辱”来自亲家罗震玉

末代皇帝溥仪在他的自传《我的前半生》里,对这位最后的“南书房行走”的死因做出如下解释:

王国维与罗震玉本是儿女亲家,王国维的大儿子娶了罗震玉的女儿。加之,王国维与罗震玉都在研究国学,且都去过日本留学,二人关系匪浅。

据说,王国维未出名时,写了好几本书,都被冠以罗震玉的名字发表。要知道,那些书可都是王国维多年研究的成果,就这么被罗震玉拿走,王国维心中定然不舍。

后来,王国维和罗震玉合伙做生意,生意赔本,王国维欠了罗震玉一大笔钱。王国维之所以会让罗震玉白白占有自己的研究成果,大抵是因为王欠了罗很多钱,加上儿女亲家的关系,此时互相退让一步,不曾爆发。

1926年,王国维的儿子去世,尸骨未寒之际,罗震玉竟然将女儿叫回娘家,并且令她不许再回王家半步。

根据传统观念,丈夫死了,女方就应该为夫守节。如今儿子尸骨未寒,儿媳妇却被召回娘家?罗震玉分明就没把王国维放在眼里!这等羞辱,王国维咽不下这口气。

王国维的第二“辱”来自南方北伐军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末代逊帝溥仪逐出紫禁城。

在这一年前,王国维在朋友的引荐下,成为溥仪身边的“南书房行走”,相当于前清大学士,可以获准去查阅紫禁城的藏书。这对于钟情国学的王国维来说,无疑是一份相当不错的差事。

站在王国维个人立场上,他不想丢掉这份工作。

因此,他被北伐军认为是铁杆儿保皇派。既然保皇派,那就是“北伐”的绊脚石,那就不必手下留情了。同样是文人、绊脚石,湖南著名学者叶德辉被杀、浙江著名革命家章太炎被抄家。

兔死狐悲,王国维非常害怕北伐军“伐”到北平,到时候还不知道怎么收拾他这个“保皇派”。

1927年6月1日,北伐军攻占郑州。占领郑州当天,《世界日报》刊出一篇文章,题目为《戏拟党军到北京后被捕的人物》,王国维的名字赫然在列。当这份报纸摆在王国维面前时,学生和同事们纷纷替他出主意,为他寻找“生路”。

越是如此,王国维越是感觉惶惶不可终日。一整天,王国维都在念叨:

“我总不想再受辱,我受不得一点辱!”

一个文人最大的耻辱,莫过于明明知道世上已无存身处,还苟且偷生地活着。自北京政变之后,北京已经没有遗老(王国维脑袋后面拖着辫子)存身之处了,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等着被羞辱,要么剪掉辫子。

就如同300年前满清入关时一样,没有回旋的余地。

王国维坚决维护脑袋后面那条辫子,又不想被羞辱,那么,留给他的活路已不多。

王国维的第三“辱”来自国学式微

王国维死后,关于他的死因众说纷纭。除了以上两种原因之外,还有殉清说、惊惧说、谏阻说、逼债说等等。

王国维的好友陈寅恪,却有完全不同的说法。

陈寅恪认为,将王国维的死,归因于逼债、殉清、惊惧等等理由,极大地贬低了王国维的思想境界。陈寅恪给出的理由是:文化,在给王国维的挽联里,陈如是写道:

“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民国初年,新文化运动席卷全国,传统文化被全面否定。国学,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新青年”的全面围剿下,王国维等国学大家成为“文化所化之人”。

叶德辉、章太炎等人都是旧文化的杰出代表,他们的遭遇,给王国维带来极大的震撼,也带来极大的痛苦。

中国传统文化流传了几千年,难道就没有可取之处?这可是中华文明的根啊!

那些个自诩新文化的代表人物,一边嚷嚷着完全摒弃传统文化,一边疯狂地汲取着传统文化的营养;另一边,还在批判传统文化的守护人“顽冥不化”,这对以国学自居的王国维而言,是一种极大的耻辱。

北伐,无疑是在“伐”国学最后一片净土。当国民革命军真的踏入北京城时,这一片净土必将不存,彼时,毛将焉附?

忍了十多年、受辱十多年的王国维,再也忍不下去了,只好“举身赴清池”,以自己的死为传统文化殉葬。

结语

王国维死后,在遗书里如此劝诫家人:

“我死后,当草草棺殓,即行槁葬于清华茔地,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于城内居住。”

意思是:我死之后,能省则省,在清华大学旁边的坟地,随便找个地方埋了即可。但是你们(家人)千万不要忘南方去,只在北平城内居住就行了。

王国维为什么不让他的家人往南去呢?值得深思。


祗树


1927年6月2日,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草遗书怀之,独行出校门,雇车至颐和园。步行至鱼藻轩前,临流独立,尽烟纸一支,园丁曾见之。”,言之凿凿:王国维是主动求死,他死得平静、安宁、主动,这不混帐!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而使一代国学大师投湖自尽呢?

众所周知:王国维四岁失母爱,父亲又常年不在身边,,从小无父爱母爱的关怀,体质羸弱,性格忧郁阴沉、胆怯内向,狡猾无二;还受叔本华哲学思想影响——成了悲观而黯淡主义者;又他还受清朝青睐,罗振玉对他有知遇之恩,迫于革命军得势却声张不得。



而梁启超亦避走天津东渡日本,这就让与社会脱节的王国维惶惶不可终日;不透明的政治环境随时压迫着自己,他已陷入恐慌与心死状态;还刚愎自用,不肯忍辱负重,委屈求全,但又策手无策;所以,悟出死就是自己最好的归宿!



1926年9月,失心时末得挚友的劝解慰藉,迷惘时末得宣泄与排谴,他——一代国学大师从容地沉湖了。


希望星晨58298869


关于王国维的投河自尽原因,无异于下面几种说法:“殉清”、“欠债”、“怕被清算”、“丧子之痛”等等。那么,究竟是哪个为真相呢?下面小追也来浅析一二。

一、寒微大师受重用 王国维出身寒微,但是他刻苦好学,博古钻今,终有所成。他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史学家,他的古文字、古器物、殷商制度及西北历史、地理考据等领域,有一定的研究贡献,成绩显著。



王国维是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1923年被引荐给废帝溥仪担任“文学侍从”,加恩赏以五品衔,允准他在紫禁城骑马出入。

1927年6月2日上午,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颐和园昆明湖投湖之尽,消失一出,海内外学术界大为震惊。

二、有“以身殉清”倾向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将废帝溥仪赶出紫禁城。作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又是寒微身份受重用的王国维,他忠心报国思想根深蒂固。因此,王国维当时就想跳进神武门的御河“以身殉清”。

1927年春,当北洋军伐势如破竹逼进北方,受湖南豪绅叶德辉被国民革命军镇压影响,使得王国维产生兔死狐悲之感,“殉国”之心有所加重。



三、溥仪的谕谥及他证 王国维自杀那个年代,正值社会处于军伐混战激烈,动荡混乱变革之际。王国维身历动荡,眼睹岁月沧桑,风雨飘摇的清朝既扰乱他的工作热情,也打乱他精心钻研学术的心机,他早有放弃一切,离开斗争频繁、政治频更的场面思想。

罗振玉在王国维投湖自杀后,向溥仪提交了一份关于自杀情况的“遗折”,溥仪看后十分悲伤和感动,发上谕谥“忠悫”。如果不是“殉清”,哪能得到这样高的谥号呢?

王国维投湖自杀之后,梁启超、曹云祥、罗振玉等,通过王国维的个人思想倾向,以及当时的社会实除情况,认为他是“以身殉清”。



四、其它原因之说 王国维死后,家人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他死前一天所写的遗书。遗书开头是这样写: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从遗书看出,王国维早就下定决心自杀了。

有人认为,王国维自杀与罗振玉的逼债有关。当年末帝溥仪在他所写的《我的前半生》中说:

当时报纸还传,王国维与罗振玉合做生意亏本,欠罗巨债。罗在其女婿死后,罗、王已生怨隙,罗令女儿居己家为夫守节,逼王每年供其生活费2000元。

但是,王国维每月有400块银元的收入,根据王的个人作风及生活状况,是不会欠债被逼自杀的。而且,罗振玉还送来1000块银元为王操办丧事。并在半年内为王写了四集《海宁王忠悫公遗著》,可见“两人早生怨隙”纯属子虚乌有。



数十年人,人们对王国维的自杀争论不休,但小追个人认为其“殉清”自杀比较恰切。总之,不管是“殉清”或其他原因的自杀,都体现了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在治政频变、军伐混乱的洗劫中,找不到出路而愤然弃世,为后人所为之深感扼腕叹息!


追波逐流


王国维为什么会死很多人也迷惑,也做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测,一种说法是“以死殉清”,王国维是前清遗老,布衣平民身份做了溥仪的老师,溥仪对他有知遇之恩,即便再溥仪被冯玉祥赶出故宫退位后,王国维也有事没事去看看老主子经常感叹“有君无臣”,骨子里是个非常守旧的人。

第二种说法就是“以死殉道”,王国维投湖之前写下遗书“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作为一个守旧的老派知识分子恐惧无奈的应该是社会大变革,不能接受车夫要与主子同桌吃饭,地痞流氓摇身一变要成了政治的支配者,所以有人认为王国维自杀是因为日渐衰微的传统中华文化“殉道”。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溥仪说的,王国维穷困潦倒的时候受到好友罗振玉的接济,后来因为理念不同二人翻脸罗振玉向王国维讨债让他还钱,加上王国维妻妾出轨导致他心灰意冷投湖自尽,不管原因如何这位近代大儒,国学大师的离去也是中国的悲剧,也是中国极大的损失。



三千五要你命


作为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的王国维,1927年6月2日在北平颐和园昆明湖自沉而死。震惊了当时的文化界。对此,人们纷纷发表自己看法,为什么王国维的会投湖而死。概括起来,有近十种死因说法。有“逼债说”、“由于国家没有研究机关而致死说”、“《殷虚书契考释》出王代撰说”、“受罗振玉影响说”、“不问政治说”、“新旧文化激变中的悲剧人物说”、“因病厌世说”、“受梁启超排挤说”等等。但笔者认为以下两种原因和王国维的遗书之说比较接近和有说服力。

一是梁启超对王国维评价,说是王国维的性格使然。梁启超说:“王先生的性格很复杂而且可以说很矛盾,他的头脑很冷静,脾气很和平,情感很浓厚,这是可从他的著述、谈话和文学作品看出来的。只因有此三种矛盾的性格合并在一起,所以结果可以至于自杀。他对于社会,因为有冷静的头脑所以能看得很清楚;有和平的脾气,所以不能取激烈的反抗;有浓厚的情感,所以常常发生莫名的悲愤。积日既久,只有自杀之一途。”

二是国学大师陈寅恪对王国维评价则,说他“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比较中肯。陈寅恪在《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写道:“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三是王国维写给儿子的遗书中说道:“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也说出了他投河自尽的理由。他的遗书内容是这样写的:“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殓,即行藁葬于清华茔地。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于城内居住。汝兄亦不必奔丧,固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书籍可托陈吴二先生处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归。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能谨慎勤俭,亦必不至饿死也。五月初二日,父字。”

这是笔者给出的答案。


佐航居士莫志生


晓记

王国维的死因,学界争议很多,现在仍然没有定论,但其死亡真相应该是外感逼迫,内无凭籍,两者兼迫,所以便一死而解。

1927年6月2日,草遗书怀之,独行出校门,雇车至颐和园。步行至鱼藻轩前,临流独立,尽烟纸一支,园丁曾见之,忽闻有落水身,争往援起,不及二分钟已气绝。





由此,可以看出王国维是主动求死,他怀里的遗书“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也说明了这一点,而且他死的平静,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而使一代国学大师投湖自尽呢?

性忧郁内向,不善言辞,悲多欢少

《王国维自序》里面这样说道:

“性复忧郁”,王国维四岁丧母,而父亲一直在外,所以自幼便缺少父母爱的关怀,同时“体质羸弱”,患有脚气病,所以这些可能使他性格上忧郁内向。此外,王国维受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思想影响,对原本忧郁的性格更受引导,所以养成了悲观主义的人生观。

对于这种积郁性格加悲观主意对王国维自杀的影响,我认为正如缪钺先生说的“就其畸形人生而言,乃畸形之收获,内心稳微之中,时感冲击之苦。如一旦有特殊之刺激,则将乏抵抗之勇气,盖平时既存心厌世,苟大难将至,不如一死以避之。”


政治时势所逼,常惴惴不安

王国维受清朝赏识,相随拥护对他具有提拔之恩的保皇派罗振玉,其对欲铲除封建帝制的革命军存有敌视。然而当时时局不稳,革命军得势,让他常惴惴不安。同时守旧派著名学者叶德辉和王葆心被革命派镇压,与革命派对立的梁启超亦避走天津,东渡日本,这就让王国维内心愈加不安。

其学生徐中舒所言,“晚年笃守儒家经义,尚自编发,自矢为清氏遗民。至是恐不能见容于党人,又深鉴叶王等被执受辱,遂……愤而自沉云。”由于政治环境的压迫,叶王等人的刺激,使王国维陷入一个恐慌的状态,不肯被执受辱,然而却无计可施,种种压力之下,便促使他以死解脱的心理滋长。


丧子之痛,罗王断交,心无所依

1926年9月,王国维长子病故,丧子之痛可想而知,使其心理承受能力下降。同时自己一向依靠的前辈挚友罗振玉趁他儿子病故时,未打招呼就把儿子的妻子罗女带回天津,认为儿子尸骨未寒,自己的儿媳妇不由分说就走了,扫了王家颜面,双方便有争执,关系闹僵。而王国维向来常由罗振玉为其出谋划策,并给予经济援助,后若要避难远走他出,但经济条件不支持,又拉不下面子向罗求助。每想起挚友绝交、儿子病故,时感惆怅、失落,而其他好友却不知其意,所以死志愈明。


正如其女王东明说“如果罗王不失和,父亲失心时得挚友的劝解慰藉,迷惘时获得劝解宣泄,或可打消死志。”

结语

学者对王国维死因争论不止,是因为作为一名国学大师,他的死被放大了,其实王国维的死与普通人的自杀有何分别?都是因为退无可退的绝路而引起的自我解脱心态罢了。

纯属个人见解,欢迎评论!


历史学舍


王国维,中国近代的国学宗师,享誉国际的著名学者,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极深的造诣。王国维把西方美学及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美学和文学理论中相融合,创造了全新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体系,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及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他的作品《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在1927年6月2日,王国维向朋友借了五元钱,乘坐人力车来到了颐和园,于昆明湖中投湖自尽,一代国学宗师,就此陨落。对于王国维自杀的原因,学术界有颇多争议,基本总结下来有四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被罗振玉逼债致死,罗振玉也是一位近代的国学大师,是中国现代农学和考古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同时也是王国维的老师、朋友和亲家。逼债致死的说法记载在溥仪所写的《我的前半生》一书中,说王国维曾欠下罗振玉巨债,后来被罗振玉不知道用什么手段再三逼迫,最后这位又穷又要面子的国学大师走投无路,只得一死了之。不过这种说法溥仪也是被特赦后听人所说,不足为信。王国维与罗振玉亦师亦友,相交一生,就算有些许罅隙也不至于如此无情。王国维死后他的丧事都是罗振玉一手操办,也证明了这一说法可信度不高。

第二种说法是文化总崩溃,是说当时已经出现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总崩溃迹象使得这位国学大师无法接受,绝望之中选择自杀。第三种说法是多钟因素说,是说王国维博采众长,身上集合了儒家、道家、佛家、尼采等诸多消极悲观的东西,这些文化汇集在他的脑子里,使他精神上和肉体上都极度的痛苦,无法自拔。以上两种说法有些过于虚妄,无论是中华民族文化崩溃还是多钟悲观文化汇聚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王国维突然的选择自杀,必然是因为发生了一些事情使他感到活着已没有任何希望可言。

比较有说服力的是第四种说法:殉清说。王国维是满清王朝的坚决拥护者,对大清朝忠心不二。在清朝末年他便出任过学部总务司行走,辛亥革命后他与罗振玉流亡日本,过着亡命遗臣的生活。到了1923年,清废帝溥仪诏他为南书房行走,对此王国维感激涕零,常伴清废帝左右,尽心竭力的为小朝廷办事。当时清华大学筹办研究院,聘请王国维担任院长,王国维推辞不就,后经溥仪劝说才前往担任教授。

从左至右: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陈

1924年,冯玉祥率军逼宫,命溥仪迁出紫禁城,王国维引为奇耻大辱,在溥仪避居日本驻华使馆之后,他就向溥仪上了一封“敬陈管见”的奏折,表达了对民国的极端仇视。逼宫事件之后,王国维还曾与罗振玉等满清遗老相约投金水河殉清,后因家人严密看护而没有成功。

王国维自杀后人们在他上衣的口袋中发现了他的遗书,上面写着:“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其中所谓只欠一死,便指的是在逼宫事件发生当时,他就应该投水殉清,却被家人阻止,因此“欠”了一死。后面义无再辱的“辱”,明显也是指的清帝被冯玉祥逼宫一事。

王国维自杀当天曾经向清废帝溥仪上了一封遗折,表达了他有心报国,无力回天的愤懑之情,满心痛苦之下,只有自杀以殉清。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曾说那封遗折字迹工整,但不是王国维的手笔,而后来文史研究者将这封遗折与王国维以往的奏折相比对,确认字迹是相同的,可见遗折确实是王国维亲手所写,那么自杀以殉清的说法,也就更加可能是王国维自杀的真正原因。

后世也认为,当时国民北伐军攻打至河南,全国革命热情空前高涨,王国维感到满清复辟的幻想已经破灭,万念俱灰之下选择了自杀。





静逸堂堂主


王国维死后,陈寅恪在他的碑上题词写到: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王国维是一位很有思想的学着,更可以说它是一名思想家。当时中国就社会社会动荡,思想动荡,什么都处于不稳定状态。特别是作为有思想的学者,他们就更容易感慨时局。他的自尽,我认为是从内心中不能适应社会太大的变化而发生的。这也是很多人都有的情况,有热情,有爱国情怀,有思想的人就更容易有矛盾心理。现实动乱,思想混乱的社会,看什么什么不入眼,看啥啥纠结。 现在的社会也是出于一种思想混乱时期,什么各种各样的价值观都冲了进来。你看到别人做错了事,尽管你心里认为这样不对,你也没有一种语言来反驳他,因为他有他的道理,你有你的道理,结果是,道理太多,造成了社会混乱。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了。


李牧山


家事与国事纠结在一起,使得他实在无法应付,他的个性又偏于内向,不易于排解,于是就选择了这条不归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