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歲女子摸到乳房有花生米大的腫塊,起初沒在意不想竟是癌,還不止一顆

近年來,乳腺癌的發病率呈上升及年輕化趨勢,已成為威脅女性健康的一大殺手。越來越多的女性,會選擇去醫院做個B超或是鉬靶,瞭解一下乳房是否健康。定期檢查的女性都瞭解乳腺BI—RADS 分級,也知道III級及III級以內就可以放心啦!然而,BI—RADS III級真的可以放心嗎?

女子摸到乳房腫塊

術中提示浸潤性癌

秦女士今年39歲,9個月前,她在洗澡時發現右側乳房有一花生米大小的腫塊,因自覺沒有疼痛,腫塊也沒有增大,並沒有特別重視。

39歲女子摸到乳房有花生米大的腫塊,起初沒在意不想竟是癌,還不止一顆

網絡圖

一週前,秦女士和小姐妹聊天時才意識到應該去醫院做個檢查。秦女士的超聲檢查提示:右乳可見兩枚低弱回聲結節,較大約1.5*1.0cm,BI—RADS III級,醫生建議她半年後隨訪。回家後,秦女士不放心,於是詢問了身邊的小姐妹,大家都讓她放寬心,好多人是BI—RADS III級,沒事呢!

雖然如此,但秦女士還是來到了杭州市餘杭區婦幼保健院乳腺科。乳腺科任芳副主任醫師檢查發現,秦女士右乳外側9點中帶位置可及直徑1.5cm腫塊,質地硬,結合鉬靶提示右乳外上象限腫塊伴鈣化,建議手術切除腫塊。

第二天,秦女士日間手術行腫塊切除,結果讓秦女士及家人都很驚愕的是,術中冰凍提示竟是右乳浸潤性癌。考慮進一步手術,家屬要求當天在院坐專家門診的上海瑞金醫院乳腺疾病診治中心陳偉國主任醫師手術。陳偉國會診後建議行右乳癌保乳根治術。不想,術中在原切口內2cm處,還發現一1.2*1.0cm的腫塊,冰凍提示竟也是浸潤性癌,也就是說秦女士是右乳多灶浸潤性癌。與家屬溝通後,予行右乳癌全乳切除+腋窩淋巴結清掃術。手術順利,還需後續的化療治療。

乳腺癌防治關鍵在“早”

多灶乳腺癌是指在同一個象限內浸潤性病灶≧2灶,且與各病灶之間距離≦5cm。陳偉國介紹,多灶乳腺癌在臨床上還是比較少見的,相對於單灶性乳腺癌,多灶性乳腺癌更容易發生淋巴結轉移,但是不影響總生存,所以女性朋友也不要恐慌。

“很多患者得了乳腺癌後非常恐慌,難以接受,但乳腺癌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可怕,目前,國內乳腺癌的治療水平與歐美國家的治療水平非常接近,大部分乳腺癌病人可治癒。”陳偉國說,當然最重要的是早期檢查發現,早期治療。

39歲女子摸到乳房有花生米大的腫塊,起初沒在意不想竟是癌,還不止一顆

患者正在做乳腺B超。

如何預防乳腺癌?陳偉國介紹,乳腺癌是一個激素依賴型的腫瘤,它跟內分泌系統雌激素代謝有密切的關係。

他提醒女性朋友應當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多運動、多吃素食與新鮮水果,避免熬夜、快節奏、高壓力的生活工作狀態,不濫用保健品含和含有雌激素的化妝護膚品,避免高脂肪、高熱量食物。

對於有乳腺癌家庭史的、激素水平比較高、肥胖、或者大齡未婚未育、或人工生育史、吸菸酗酒、高壓力快節奏生活的女性,務必每年做乳房的專科檢查。

服務:

BI—RADS分級怎樣定義?

乳腺BI-RADS分類共分為六級,它是美國放射學會(ACR)創立並推薦的“乳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中採用的表示乳腺改變的標準。

BI-RADS分級意義如下:

0級:需要召回,結合其他檢查後再評估,說明檢查獲得的信息可能不夠完整。

I級:未見異常。

II級:考慮良性改變,建議定期隨訪(如每年一次)。

III級:良性疾病可能,但需要縮短隨訪週期(如3~6個月一次),這一級惡性的比例小於2%。

IV級:可疑惡性,應考慮活檢,惡性風險2~94%。

IVA:低度可疑惡性,惡性風險2~10%,應進行6個月或常規的隨訪。

IVB:中度可疑惡性,惡性風險10~50%,建議穿刺活檢。

IVC:高度可疑惡性,惡性風險50~90%,必須穿刺或建議手術。

V級:高度懷疑為惡性病變(幾乎認定為惡性疾病),需要手術切除活檢。

VI級:已經由病理證實為惡性病變。

乳腺BI-RADS III級是最常見的報告結果,很多人都認為是良性的可能性大。陳偉國提醒女性朋友,BI-RADS分類只是影像學建議,並不是診斷標準,發現乳腺BI-RADS III級建議到乳腺專科檢查,如果醫生通過查體懷疑有惡性可能,還是建議活檢明確診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