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無隆不成饒”,你知道隆都和饒平有什麼關係嗎?

有一句流傳廣泛的潮汕俗語叫做“無隆不成饒”,其意思是指:如果沒有隆都就不能成為饒平。

現在我們聽起來可能會覺得有點奇怪:隆都屬澄海管轄,與饒平不屬同一縣,甚至還不屬同一市,分屬汕頭市與潮州市,八竿子打不著的,怎麼叫做“無隆不成饒”?要說清楚這句俗語,還得從饒平的歷史說起。

1、饒平縣城

俗話說“無隆不成饒”,你知道隆都和饒平有什麼關係嗎?

饒平自古就有“嶺南佳勝地,瀛洲古蓬萊”的美稱。南宋年間,龍圖閣學士、狀元王十朋(1112—1171年)任泉州刺史期間,曾遊歷於饒,夜宿雙流寺(位於今三饒鎮),見山川奇秀,說此處將來必為城邑。遂題下“天下大亂,此處無憂;天下饑荒,此處半收”的名句。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饒平始置縣,歷代隸屬潮州府管轄。置縣時以王十朋詩意“饒永不瘠,平永不亂”取縣名“饒平”,縣治設於絃歌都下饒堡(今三饒鎮)。1953年1月,縣城遷駐黃岡鎮至今。

俗話說“無隆不成饒”,你知道隆都和饒平有什麼關係嗎?

饒平三饒鎮道韻樓

明朝年間,饒平始置縣時縣域廣闊,彼饒平非此饒平。其時饒平總面積達5000多平方公里,不僅包括現今的澄海隆都鎮、蓮華鎮、鹽鴻鎮、東里鎮,潮安鳳凰鎮,還包括南澳縣,以及梅州市大埔縣等。

2、澄海隆都鎮前美村

俗話說“無隆不成饒”,你知道隆都和饒平有什麼關係嗎?

解放前,潮汕就流傳著這一句俗語:“無隆不成饒”。 隆都古稱“隆眼城都”,包括今澄海蓮華鎮在內。這句俗語其實反映了舊時饒平的歷史現狀。

俗話說“無隆不成饒”,你知道隆都和饒平有什麼關係嗎?

澄海隆都鎮前美村

原來,舊時饒平縣境大部分山區物質貧乏,人民生活較為貧困,而隆都地處沿海平原,自古就是一處水網地帶,相對比較富裕。有一則廣為流傳的諺語稱:“隆都三年不崩堤,豬母可以掛金耳鉤。”說明隆都是人人羨慕的魚米之鄉。因此,隆都是舊饒平縣府要錢要糧的主要籌取地。

3、“無隆不成饒”

俗話說“無隆不成饒”,你知道隆都和饒平有什麼關係嗎?

“無隆不成饒”這句俗語,客觀地反映了舊饒平的歷史現狀,而現今的饒平以及潮汕各地經濟蒸蒸日上,已不可同日而語了。這句俗語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潮汕自古就是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即使潮汕分為三市,潮汕人也是一個具有凝聚力的族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