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和唐朝为何一定要灭高句丽呢?

月音吐槽


隋朝和唐朝可以说与高句丽较上劲了。从隋文帝开始到唐高宗结束,连续两个朝代四位皇帝。无论是千古明君的隋文帝、唐太宗,还是亡国之君的隋炀帝,还是政治平庸的唐高宗,都要和高句丽打一架。这四位皇帝,就像跑接力赛一样,一棒接一棒,一直到把强大的高句丽消灭为止。

那么,这四位皇帝,为何一定要与高句丽较劲,为何感觉不灭掉高句丽,他们就像寝食难安呢?

(隋文帝画像)

我们先来看看四位皇帝攻打高句丽的情况。

隋文帝和高句丽打,败得很惨。《资治通鉴》记载:“师还,死者什八九。”也就是说,十之八九被打死了,由此可见,隋文帝败到哪种程度。

隋炀帝上台以后,不服,发动了一系列与高句丽的声势浩大的战争。隋炀帝先后三次征讨高句丽,第一次就动用了兵力一百一十多万人。这还是兵力,参与后勤保障的,可以说不计其数。《资治通鉴》描述了当时的情况:“填咽于道,昼夜不绝,死者相枕,臭秽盈路,天下骚动。”就是说人多地挤满了路,而且是白天晚上都有人在走。路上死了的人一个个堆叠在一起,满路都是污臭的味道。

可见,隋炀帝为了征讨高句丽,发动的人之多,手段之粗暴,境况之惨烈,都是空前绝后的。

实际上,从隋炀帝第一次征讨高句丽开始,老百姓就因为不满,全国各地爆发了不少农民起义。但是,隋炀帝根本就没有当回事,还要继续征讨高句丽。征讨了第二次,又征讨了第三次。最终,由于穷兵黩武、横征暴敛,隋炀帝没有把高句丽灭掉,反而自己的国家被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和诸侯造反给灭亡了。

(隋炀帝画像)

唐太宗上台以后,十分注意自己不要重蹈隋炀帝的覆辙,避免二世而亡。但是,他依然不忘打高句丽。而且他还为自己征讨高句丽狡辩,说:“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从军者,皆愤叹郁邑,岂比隋之行怨民哉!”他的意思是说,兴兵前往征讨高句丽,都是老百姓自愿的。本来只征集十个人,却有一百个人自愿来参加;本来只征集一百个人,却有一千个人自愿来参加。

唐太宗打高句丽,虽然胜利了,但是代价也不小,以至于连他自己都不满意。还感叹说,如果魏征还活着,绝对不会让他干打高句丽的事情。说是这么说,但打高句丽这事,他丝毫不含糊。

唐高宗政治上比较平庸,很多政务都要仰仗武则天。但奇怪的是,在攻打高句丽上一点儿也不含糊。而且他在攻打高句丽上,也是四个皇帝中成就最高的。最终,高句丽被灭,高句丽百姓,有些被强行迁入中原内地,有的逃跑去与突厥融合,只有少数还留在原地。由此,高句丽灭亡。

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隋唐的皇帝们,一定要把高句丽打趴下为止。

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原国家不允许强邻环伺。

(唐太宗画像)

中国古代中原国家和周边少数民族国家之间,是一种朝贡关系。周边的少数民族国家,会奉中原国家为宗主国,他们则成为宗主国的藩属国。如果是这样,那么古代社会将非常平稳。

但是,这种朝贡体系,只有在中原国家十分强大,以及周边少数民族国家比较弱小的情况下才会成立。如果中原国家比较弱,而周边少数民族国家很强大,则周边少数民族国家肯定不服,两国之间必然发动战争。

这种战争,首先是周边少数民族国家向中原国家挑战。中原国家自然要应对,并给予打击。

隋唐之前是东晋十六国及南北朝。这些国家都比较弱小,高句丽因此发展起来。但隋唐建立后,中原国家就成了统一的强大国家,自然不允许周边少数民族国家强大。因此,要对高句丽进行猛烈打击。这种打击,和秦汉时期打匈奴,是一样的道理。当年汉朝发展到汉武帝时期,强大起来以后,就是对匈奴一阵穷追猛打,不把匈奴打得“远遁”,决不罢休。

当然了,隋唐之所以一定要打高句丽,还有一个原因,是高句丽所在的辽东,和匈奴、突厥等民族所在的漠北及河西是不一样。漠北与河西从来就不太平,而辽东则从来都比较稳定,至少在隋唐以前,基本上没有强大过,也没有试图侵扰中原国家。因此,中原国家对高句丽的强大,显然是无法接受的。不把他打下去,那口气就顺不过来。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隋书》《旧唐书》)


张生全精彩历史


只要把高句丽看作是后来的契丹、女真、满清政权,就能理解隋炀帝和唐太宗一定要灭它的原因了。

我国的东北地区自古就有两大优势,一是有几块面积不大,但也绝对不算小的平原,可以自给自足,孕育出一个独立政权;二是地理上相对离中原比较偏远,而且又只能通过一条狭窄的辽西走廊与中原相连,进可攻退可守,足可以自成气候。

因而,东北地区自古就具备搅乱中原的战争,甚至有资格逐鹿中原。

中原的统治者不笨,知道东北原生民族若成气候,肯定会对关内造成巨大隐患。所以自古以来,中原的皇帝若是有实力,必然会扑灭东北地区的土著政权。

远的如汉武帝、司马懿,在卫满朝鲜和辽东公孙氏还未成气候时就将其剿灭,用一战换百年太平。司马懿之后,毌丘俭又再伐高句丽,他也是以一战定乾坤,保了大魏、西晋在东北方向几十年的和平。

后来中原大乱,五胡进入中原,长达三百年的乱华时代开始。在这期间,高句丽趁中原大乱之时,通过积蓄实力,逐步蚕食,发展到北周后期时,已经变成了一个雄据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拥有相当先进文明和69万户人口的大国了。


很多人对69万户这个数字没概念,我拿南陈做个对比。南陈灭亡时,官方统计的人口也就50万户,200万口。当然南朝有很严重的人口隐匿问题,南陈的实际人口肯定高于200万。但是高句丽作为半农耕民族,其民众战斗力和动员能力肯定是要强于南人的。后来隋朝征高句丽时,高句丽的总动员兵力竟然高达50万人。

这是什么概念?这已经完全可以与后来的契丹人、女真人相比拟了。远超同时代南陈的动员能力。

并且,高句丽当时还有一个让中原皇帝无法忍受的“缺点”——当时的高句丽已经在东北亚地区自成体系,建立了一个包含百济、日本在内的利益共同体。


在这个由高句丽为主导的小圈子内,根本不拿中原王朝当宗主国,它们关起门来,自己玩自己的,以农耕为主业,依山修筑无数易守难攻的城池,可说是在东北枝繁叶茂,根深蒂固。

这就跟南陈一样,在江南自成体系,建立了一套以自己为中心的江南势力圈。

中原王朝对四方敌国的态度自古就是“学我者生,似我者惩,代我者死”。高句丽跟南陈一样,与隋朝打对台戏,具备了取代隋朝的潜力。隋朝征讨它,就是必然的。



公元598年,高句丽军万余人,试探性进攻隋朝辽西地区,被隋军挫败。隋文帝杨坚当即下令发兵三十万,水陆两路浩浩荡荡,实施反击。这是隋朝第一次征讨高句丽。

不过,由于隋军陆路出山海关后,军中突然爆发了疫病;海路攻向平壤时,又遭遇了狂风大浪,船多覆没。因而隋军尚未与高句丽开战,这次远征就失败了。

这次远征失败后,隋朝由于与漠北强敌突厥全面开打,无暇顾及东北,因而当高句丽国王主动请和后,隋朝就没打高句丽了。

当然,休战只是暂时的,高句丽的小圈子不打掉,东北不臣服于中原,隋朝必然不会善罢甘休。所以隋军打服了突厥,隋炀帝继位后,就又开始远征高句丽,以完成隋文帝杨坚的未竟之志,彻底解除隋帝国在东北方向的隐患。

不过,我们知道,隋炀帝志得意满,决策荒唐可笑,而且他又十分虚荣,总是给高句丽钻漏子,使得隋军的三次远征,最后都失败了。而隋炀帝本人也因为暴力统治,最终被臣子所推翻。

后来,李唐王朝建立,唐太宗李世民击平四方群雄,尤其是打垮突厥后,高句丽问题就又摆在了他的面前。对于李世民来说,高句丽是一定要灭的,否则后患无穷。

于是公元645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亲率十万大军突入辽东,立求一战解决问题。

不过唐军当时虽然骁勇善战,在野战中连连以少胜多,斩杀高句丽军。但随着高句丽的坚壁清野,天气转冷,无法再战,唐太宗的这次远征最后也失利了。

唐太宗撤兵回国后,认真总结教训,他认为灭高句丽不能只靠陆路,还得走海路。于是唐朝自此开始,认真发展海军,力图水陆并进,消灭高句丽。

时间来到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期,唐军的海军练成了,朝鲜半岛方向也出现内讧,灭亡高句丽的时机来临。于是唐军名将薛仁贵、苏定方等大将出击,在连续大败高句丽军,多次取得斩俘逾万的大胜后。最终于公元668年,由年过古稀的开国老将军李勣挂帅,历时两年,一举将高句丽犁庭扫穴,完成了隋唐三代皇帝的未竟之志。

值得一提的是,唐将苏定方攻灭百济时,日本为了救百济,曾派兵支援,但被唐将刘仁轨全歼于黄海。日本惧怕唐军渡海登陆,仓皇遣使请降,向唐朝臣服。昔日的“高句丽小圈子”至此终结,东北亚地区再次臣服于中原王朝的脚下。

高句丽灭亡后,其民众被唐朝内迁,后来与汉人同化。当然,唐朝不可能把高句丽人全部迁入中原,所以一部分高句丽人就与原本臣服于他们的粟末靺鞨人合流。这群人后来在唐玄宗时期建立了渤海国,并重新占据了原属高句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

从这就可以看出,东北原生民族其实和草原民族一样,都是生命力很顽强,有一丝机会就能浴火重生的战斗民族。如果中原王朝对他们的发展壮大置之不理,其后果必然是非常严重。

唐朝之后,辽国的崛起,金国的崛起,满清的崛起,事实上都是中原王朝对东北原生政权不在意,默认其发展壮大,种下的恶果。

最后说一点:高句丽和高丽没关系。高句丽灭亡时,极少一小部分高句丽人南迁,与朝鲜半岛的土著三韩人融合。新罗灭亡后,由三韩民族出身的王氏一族建立的王氏高丽政权虽然国号与高句丽极近相似,但从民族构成来说,二者完全没有关系。


Mer86


在中国古代,占据中原的王朝虽然屡屡改名换姓,但对于周边民族进行压制,则基本上是薪火相传的传统。至于高句丽为啥死得最透,那是自找的。

隋唐以前:不管内部怎么争,对外只有一个字—削

对于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的对抗,最早的广为熟知的事件应当是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被犬戎族干掉、西周灭亡,这一事件对华夏族造成了相当大的震撼。后来管仲提出了尊王攘夷的思想,各诸侯间虽屡有纷争,但对外的态度是相当一致。

战国时期,虽然各大佬间打得头破血流,但对外继续毫不客气。秦国往西,赵国往北,既打压了外族,又发展了自身。燕、赵面临灭国之际,好像也没谁提出过勾结北方游牧民族自救的主意,当然,也可能由于当时的外族比较弱小的原因。

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外的第一件事就是派蒙恬痛击匈奴,并修筑长城、修建秦直道,提高面对游牧民族的优势;

秦末起义、楚汉相争之际,匈奴统一了北方,实力空前,号称“控弦40万”。识时务者为俊杰,西汉不得不度过了几十年的忍辱负重、休养生息。汉武帝即位起,汉朝与匈奴开展了持续百年的拉锯战。到东汉时,窦宪封燕然山,代表着匈奴政权对中原的威胁已基本消除。

三国时期,曹魏虽然在南边要面对孙刘,但对北方的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也从未掉以轻心。可惜在西晋时,由于八王之乱导致的国力削弱,原本依附于中原的氐、羌、鲜卑、匈奴、羯族纷纷建立政权,中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战乱。

在鲜卑族的拓跋氏统一北方后,全盘汉化,以中原正统自居,对于接手北方草原的柔然人深恶痛绝,将其蔑称为“蠕蠕”。整个北魏国存在期间,都在持续对其进行打击。我们熟知的花木兰从军,就是为了揍这个北方游牧民族。

在南北朝期间,北方再度分裂,东西两个政权势同水火。而原本为柔然人打铁的突厥人干掉主人、咸鱼翻身,占据了西、北的庞大地区。西魏/北周、东魏/北齐为了避免两线作战,纷纷对其进行拉拢。

但在隋朝建立后,曾经嚣张的突厥人也告别了幸福的日子。在杨坚的以夷制夷、分化打击下,突厥人被收拾的服服帖帖,实力大为虚弱,并尊称杨坚为圣人可汗。最强的突厥老实了,其他小国自然更风俯首称臣,但只有东北边的高句丽非常不老实,而且还挺有实力。

这就成功的引起了中原王朝的注意。

为啥高句丽必须灭:太嚣张而且还挺有能耐

高句丽称得上一个古国。它发源于东北的扶余族,在西汉时就见诸史书中的记录,一直向中原王朝称臣。王莽篡权时,曾经征集高句丽出兵夹攻匈奴人;在遭到婉拒后,他直接把高句丽王叫到长安砍头,引起了高句丽人的反叛。

汉光武帝刘秀称帝后,高句丽再度派人前来称臣。其后,这个东北的少数民族政权一直坐山观虎斗,甚至屡次想趁着中原战乱占占便宜,但经常被揍得很惨。最悲剧的一次,是被鲜卑慕容氏刨了祖坟。

隋王朝再度统一中原后,突厥被治老实了,其他小国当然见风使舵、进京朝贡叫大哥,高句丽也不甘人后。但是连续两任高句丽王高汤、高元都有些两面三刀,他们既称臣,又时不时在背后搞些小动作,甚至还敢纠集靺鞨(女真前身)进攻辽西。

对此杨坚自然不能忍,在公元598年派兵出征,但由于瘟疫、后勤、台风问题,还没开打隋军就遭受巨大损失,不得不撤回。而高元也迫于兵威上表谢罪。

但高句丽仍旧贼心不死,继续恶心隋王朝,暴脾气杨广上位后自然不会忍,连续三次远征,但巨大的消耗,构成了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这里就能看出来高句丽为啥要挨打了:

首先,面对中原王朝不老实,如果不能收拾这个刺儿头,持续千百年的朝贡体系岂不会被破坏?

第二,连续两个强大的王朝接力才能将其灭国,由此可见高句丽挺有能耐。但很遗憾,能耐小的,还能被分而治之;能耐大的,就越必须被消灭。这样才能一劳永逸,避免对中原王朝产生威胁。

高句丽的能耐体现在哪些方面?简单总结如下:

一、地理优越,易守难攻。高句丽地处辽东,国土广阔,远离中原统治中心。《隋书》称,“其国东西二千里,南北千余里”。此外,高句丽人常依山建城,易守难攻。

这两个特点,决定了高句丽不是软柿子。距离远,导致隋唐军队运输困难,物资补给掣肘了实力的发挥,杨广第一次远征、李世民亲征都是由于后勤不继而不得不退兵。

城堡易守难攻,战争不容易很快结束,反过来又会对进攻方的后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说,中原远征高句丽的最大问题,就是后勤。隋唐军队的野战能力,面对高句丽都是碾压,但是顶不住对方龟缩防守,把战争变成消耗战。(没错,你看到的高句丽与唐军在野外大战而且还挺牛的场景,都是某国瞎编的)

二、照搬中原制度的农耕政权

高句丽作为中原王朝的数百年小弟,各项制度基本照抄,比如建立在平壤的宫城名字也叫长安城(无耻~),各种兵器也与中原王朝类似,也就是说,技术上并不比中原落后。

高句丽境内多山川河流,适合耕种。旧唐书称,高句丽“种田养蚕,略同中国”,并且民间热爱看书,当然是中原的书,最受欢迎的包括《五经》、《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春秋》、《玉篇》、《字统》、《字林》等等。

这就是说,高句丽并不是乌合之众,而是完全抄袭了中原技术、文化,有组织、有体系的成熟政权。这就决定了它具有一定实力。这就罢了,关键它还很好斗。

三、侵略性强,破坏中原王朝的朝贡体系

高句丽人喜欢看书,但没学会文雅。好斗的民风,从史书记录可见一斑:

高句丽朝廷最高级的官员叫做大对卢,每三年一换。换届的时候,遇到不服气的,直接各自带兵一决高下,胜者接位。以武力定官位,决定了政府的风格不会很斯文。

高句丽用法严峻,而且鼓励血性,比如其法律规定:守城降敌、临阵败北、杀人行劫者斩,颇有商鞅变法的风采。史书称高句丽路不拾遗,也就是秩序非常好。而纪律,就代表着战斗力。

对于中原王朝,高句丽一直屡次挑衅。不仅在隋朝时骚扰辽西,在唐朝建立后,更是经常殴打听命于中原的新罗、百济,让后者无法顺利入朝进贡。

总而言之,对周边民族进行削弱,避免中原王朝直接面对威胁,这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的共识。而高句丽在力量上已经崭露头角,偏偏又桀骜不驯,那就必被灭,没别的出路。所以,隋唐两朝四帝,虽然性格特点各不相同,但在对高句丽上出奇的一致。

只可惜,在五代十国时期,石敬瑭破坏了这一规矩,开创了首次把战略要地送给游牧民族的先例,中原从此不得安宁。

另,高句丽被灭后,百姓也被移民到中原(最有名的是高仙芝),部分流入契丹、靺鞨。后来的高丽王朝,民族主体其实是新罗,开国的王建为了扯虎皮做大旗,自称高句丽后代,这一风格跟如今的某一宇宙大国何其相似,果然是祖宗。


正史漫谈


高句丽建国于西汉末期,建国人是朱高蒙,出生于汉朝玄菟郡高句丽县,从朱高蒙的出身可以看出,当时的朝鲜半岛原来大都是汉朝的领土。公元前8年,朱高蒙被为高句丽侯,并未建立国家。高句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获得迅速发展,建立了高句丽王国。

自隋文帝开始到唐高宗时期,先后70年对高句丽进行攻伐,最终于668年被灭亡。为何隋唐一定要消灭高句丽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中原王朝的固有领土情节。

西汉时期高句丽所属地区归中原王朝管理,并且有州郡的设置,如下图:

所谓的“三韩”只在朝鲜半岛的南端,汉朝在朝鲜半岛设置了真番郡、临屯郡、乐浪郡、玄菟郡,高句丽建立后,汉朝时期的四郡基本都归了高句丽,并且向北扩张,占领了辽东的一部分地区。高句丽的初期的都城在吉林省境内,后迁都到朝鲜半岛。

曹魏时期,辽东的公孙渊占据辽东后打压了高句丽的发展,曹魏攻打辽东时高句丽积极协助曹军,当时的统帅是司马懿。消灭公孙瓒后,高句丽和曹魏决裂,企图占据辽辽西地区。244年,曹魏军队攻破高句丽首都丸都城(现在吉林通化境内),以为消灭的高句丽,70年后高句丽重新在此建都。此时中原地区处于混乱的西晋王朝末期,中原王朝无力攻击高句丽,高句丽得以发展壮大。

隋唐是大统一的中原王朝,帝王们为了解除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对已经壮大的西北、正北、东北的未臣服地区进行军事进攻,解除王朝的外部隐患,居于东北方向的高句丽首当其冲。隋唐的帝王们也想恢复拓展原来中原王朝的疆域。

二、高句丽对隋唐的军事威胁。

根据边疆史和高句丽历史研究专家估计,隋唐时期的高句丽有军队60万,当时高句丽为了对抗隋唐中原王朝的进攻,采取了全民皆兵的战略。

隋文帝时期,高句丽联合靺鞨人派军攻打辽西地区,企图驱逐中原王朝所占领的地区,瓜分占领地区,联合对抗中原王朝。假如成功的话,中原王朝将面临北方少数民族的联合进攻,这是任何一个中原王朝都不愿意看到的。(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图)

高句丽王朝奉行对外侵略政策,对百济和新罗实施打压,并且出兵东北地区,任期发展壮大对中原王朝的渤海湾地区、东北地区都形成军事威胁,不得不征讨高句丽。隋炀帝三征高句丽都惨败而回,唐朝的李世民、李治父子对高句丽的军事力量也不敢小觑,不消灭高句丽始终是王朝稳定的一根刺。

三、中原王朝对北方藩属国的考量。

中原王朝的兴亡,导致北方民族和国家的兴亡。中原王朝混乱,北方民族兴起,中原王朝统一,必然对北方民族的部落和国家打击,以期获得稳定的北方边疆。

隋唐都是大统一的王朝,对待强大的北方少数民族采取强硬的政策,“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是中原王朝皇帝的心结。

隋唐时期的高句丽王朝桀骜不驯,不断扩张领土,对中原的隋唐王朝时而归顺,时而反叛,自认为手中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足以对抗。况且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派军征讨大都归于失败,更加助长了高句丽的嚣张气焰。

隋唐皇帝对藩属国有这样的考量,第一,要真心归顺中原王朝的统治;第二,藩属国之间不能太融洽,这样不容易制衡;第三,藩属国的军事力量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综合以上三点,高句丽都不符合,而且利用手中的军事力量对外进行扩张,影响了中原王朝周边的稳定。

四、百济、日本联合援助高句丽的威胁。

隋唐时期的朝鲜半岛处于“三国”时期,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新罗臣服于中原王朝,而百济同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称臣,高句丽和日本互相勾结、进行贸易。唐高宗频繁征讨高句丽,百济和日本派军增援。

唐高宗认为,必须剪除高句丽的羽翼,联合新罗攻打百济,663年,灭亡了百济政权。

同年,唐朝将领刘仁轨率军在白江口打败日本的舰队,以少胜多,大获全胜。至此,高句丽的外援彻底断绝,迫于唐朝的军事压力,高句丽太子作为质子到唐朝长安侍奉唐王室宗祠,缓和高句丽与大唐的对峙局面。(白江口之战图,唐军和新罗军队联合,日本版)

666年,高句丽的权臣名将渊盖苏文去世,他的儿子们为争夺权力而大打出手,唐朝趁机出兵,历经2年,最终灭亡了高句丽。



日本白江口之战惨败,高句丽灭亡,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新罗一直与唐王朝保持友好的宗属关系,有唐一朝,来自于朝鲜半岛、日本的军事威胁几乎没有,赢得了几百年的边疆稳定。


穿越再现彼岸


用宋太祖赵匡胤的一句话来说,隋唐两朝用70年时间,耗费大量国力去征服高句丽的主要原因只有一个:“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高句丽和隋唐之间的战争

其实在隋唐之前,中原王朝和高句丽之间就已经有过几次交手,包括魏武帝曹操东征摧毁高句丽丸都城以及和前燕、北魏等王朝在辽东一带的数次战争。但以前数次大多都是在中原王朝境内所爆发的的战争,中原王朝没有一次真正跨江征战高句丽的行动。

公元597年,高句丽平阳王联合北方靺鞨入侵隋朝辽西一带军事重镇,最终被营州总管韦冲率兵击退,这次事件正式拉响了隋朝东征的大幕。来年春,隋文帝派兵30多万,水路并进,攻打高句丽本土地区,结果却遭遇疾病、涝灾和飓风袭击,死伤惨重,隋文帝不得不就此罢兵。


后来到了隋炀帝时期又前后三次集结大军,东渡辽河,征讨高句丽,然而最终的结果仍然和隋文帝如出一辙,不仅没能彻底征服高句丽,反而隋王朝本身因为连年征战、民不聊生,导致天下狼烟四起,最终将自己拉进了灭国的深渊。

公元644年,唐太宗遣使臣前往高句丽,希望朝鲜三国能够化干戈为玉帛,结果却遭到了高句丽的拒绝,为此,唐太宗怒不可遏,决心派军前往征服高句丽。唐朝和高句丽的战争相比起隋朝明显进步了很多,虽然高句丽最终在公元668年才被唐朝平定,但唐朝东征战争中是收获大于损失的,所耗费了大量国力相比起高句丽的沃土千里而言不值一提。


两朝帝王东征高句丽的原因

为什么隋唐两代皇帝都不惜一切的去东征高句丽?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高句丽长期居住在辽东一带地区,对中原王朝的发展有很大的威胁,盛世时期倒还好说,而一旦中原王朝发生战乱,高句丽必将率军南下,进入山海关,甚至威胁到中原统治,这是任何一个封建统治者都不想看到的一幕。

其次,隋唐两代皇帝都属于是一代雄主式的人物,其身上有一个非常相似的共同点——好大喜功。不管是隋炀帝还是唐太宗,都期望自己的成绩能够更加辉煌,武力征服和领土扩张就是途径之一,这也是二人攻打高句丽的主要原因之一。

最后一点,高句丽确实对中原王朝有过数次的骚扰事件,虽然影响不大,但正好给了隋唐两代皇帝一个名正言顺的出兵借口,最终导致自己被灭国。


总而言之,隋唐两代皇帝不留余力的征服高句丽,主要还是为了开疆拓土、震慑天下。


与狼共舞的历史和旅行


高句丽是位于东北亚的政权,有一部分疆土在中国东北的南部,也有一部分在朝鲜半岛的北部。

高句丽还有个别称叫“高丽”。当然,肯定有人不懂装懂地跑出来区分这两个词。事实上,自南北朝时期起,高句丽就开始以“高丽”作为政权的简称。此外,中原王朝也会册封高句丽的统治者为“高丽王”。

至于隋朝和唐朝为何一定要消灭高句丽,这话说起来可就很长了。

首先,高句丽多次入侵过隋朝的边境。

这是隋朝和高句丽冲突的背景之一。

例如,开皇十八年(598年)高句丽的婴阳王就率众入寇辽西,并被营州总管韦冲击退。

这一事件促使隋文帝杨坚决定发兵讨伐高句丽,派出三十万水陆大军,由汉王杨谅、王世积等人率领,奔赴高句丽战场。

但是,这场战争并无结果,隋朝军队准备不足,所以无功而返。最后,隋朝和高句丽通过外交渠道,解决了这场纷争。

婴阳王向隋朝上表谢罪,隋文帝也相应地撤回军队。

隋炀帝伐高句丽,是因为隋朝改变了羁縻政策。

隋朝的周边,有很多不被其直接统治的部族。

对于这些游离在外的政权,隋朝原本采取的是安抚政策。然而,隋炀帝上台后,改变了这项政策,决定将其都纳入朝廷的管辖范围内。

对于高句丽,隋炀帝君臣是这么看的:

高丽之地,本孤竹国也,周代以之封于箕子,汉世分为三郡,晋氏亦统辽东……当陛下之时,安得不事,使此冠带之境,仍为蛮貊之乡乎?

换言之,隋炀帝改变了羁縻政策,决定恢复汉四郡的旧制度。这就是他发起三征高丽的原因。

唐朝的情况也大同小异。唐太宗李世民出征高句丽的本质原因,仍然是想要恢复辽东故土。


HuiNanHistory


隋唐时期为何一定要灭掉高句丽,因为这四点原因,必须灭掉

隋唐时期从隋炀帝到唐太宗几次派兵攻打高句丽,从此高句丽经过两个朝代的攻打,隋唐两国跨度七十年,历经四代帝王,不惜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就是为了能够平定高句丽这个国家,那么为什么当时隋唐两国一定要平定高句丽,不仅仅是因为高句丽是一个国家,地方资源也不是很丰富,而是因为是以下几点,才导致隋唐两个强烈的想要灭掉它。

一、不能任其做大,将来必定能给中原带来无穷的隐患 当时的高句丽是东方的一个强国,土地和人力都似乎威胁到了当时中原王朝,对中原的东北边境的安全有着强大的隐患,就相当于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引爆,将来肯定会后患无穷,再加上当时的高句丽进一步加强集权统一,当时晋朝时期中原陷入动乱,而这个时候高句丽伺机崛起,等到了南北朝时期可以说非常的强大了,已经成为了当时东北霸主,所以到隋唐时期不可能会任由它在这么的扩张下去,在它没有强大起来之前必须灭掉,以绝后患之忧。

二、多次拒绝向隋朝进贡 当时的高句丽是需要每年向中原王朝进贡,高句丽不仅不进贡反而多次的背叛当时的隋朝,不进贡就算了,而且还多次向隋朝的辽东地区发生小规模的斗争,这下彻底惹怒了隋朝,随后直接率军30万,分水陆两军进行攻打高句丽,最后虽然没有彻底的消灭高句丽。但是给了他们狠狠的一次教训。 虽然让当时的高句丽彻底的消停了一阵,还没有等到隋朝彻底灭掉高句丽的时候,就被唐朝给取代了,等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也非常的赞同隋文帝的观点,高句丽如果不彻底的出掉将来毕竟是最大的隐患,决定在一次的征讨高句丽。

三、人口众多,管理有方 根据史书记载:高句丽当时的人口已经达到了六七十万户人家,人口方面也达到了300多万,这么一个人口大国,可以说在东北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同时高句丽这个国家一般都是牧民比较多,人的风格也是比较彪悍,比较善于骑射,能征善战,加上当时的军事素质方面完全是高于中原王朝,其实力不同小觑,所以在当时隋唐两国肯定不会任由这个国家这么发展下去。

四、所占地区属于中原地区 三国时期在魏国的领土板块中,高句丽这个国家所占的地区是当时魏国的领土,也是属于中原地区,就是由于后来的五胡乱华,真正的脱离了中原这个王朝统治,不管是当时的隋炀帝,还是唐太宗李世民,这两位皇帝都想极尽全力的向收复这个地区,实现真正的中原统一,证明自己的实力,就这样高句丽这个国家,经历了两个朝代,到了第五个皇帝才将其灭掉,可以说费了很大功夫才彻底的收复。

如果从长远来看的话,这两个朝代的决策是对的,如果不灭掉高句丽,任由他们发展历史可能会被更改,所以在当时隋唐时期,决定灭掉高句丽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次决策


刘某解密未知


高句丽之于隋唐,犹如契丹之于宋朝。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隋唐两朝为何四代帝王(杨坚、杨广、李世民、李治),70多年的时间,一定要灭高句丽的原因所在。


不灭高句丽,唐朝极有可能就与后来的宋朝一样,当时的高句丽已占据辽东,并不断南下侵扰中原王朝的边境地区。

所以,灭了高句丽的大唐成为天下共主,而不能击败契丹人的宋朝只能与辽国兄弟相称,之后又称臣于金国。


高句丽出自扶余,扶余出自秽秣。秽秣与东胡、肃慎并称我国东北三大古民族。

对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游牧渔猎民族并非来自蒙古高原,而是来自东北。

鲜卑、乌桓、柔然、契丹、蒙古皆出自东胡一系;

靺鞨、女真、满族皆出自肃慎一系。

而秽秣中影响力最大的便是高句丽。

高句丽建于公元前37年,由扶余人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所建,故得名高句丽。

所以,高句丽原本就是从汉朝分裂出去的,南北朝时期高句丽已经占据了辽东,注意南北朝时期的地图,北朝各国均没有收复辽东。

所以,隋文帝杨坚在灭南陈统一南方后曾言,不收复辽东,无以称天下一统。

辽东,从战国时期的燕国之时便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是华夏族的传统生活区域。

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我国古代东北其实有四大民族:华夏、东胡、肃慎、秽秣。


需要注意的是,高句丽在我国古代又简称高丽,但与朝鲜后来的王氏高丽并无直接继承关系。

公元668年,唐高宗时期,李绩和薛仁贵水陆两军联手灭了高句丽。

此后,高句丽人大部分迁入内地,一部分留在东北,还有一部分进入朝鲜半岛。

公元918年,王建在朝鲜建立高丽王国,其目的当然是认为自己继承了高句丽,高丽成宗时期的大臣徐熙就曾明确表示:

“我国即高句丽之旧也,故号高丽”。

但时至今日,这个高丽王国与高句丽的关系其实已不只是一个学术问题了。


心向青山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说一下高句丽和朝鲜、韩国没有任何关系,如果非要攀关系就是古代朝鲜半岛是高句丽的殖民地,仅此而已,真正的高句丽人和朝鲜半岛的人种没有任何联系。

言归正传,先说一下高句丽这个王朝,高句丽,史书中记作“高句骊”,简称“句丽”或“句骊”,是公元前1世纪至7世纪时期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代民族。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扶余人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国,故称高句丽。公元5世纪后,高句丽被普遍简称为“高丽”,其君主也被中国皇帝册封为“高丽王”。但需要注意的是,高句丽灭亡200多年后朝鲜半岛出现的王氏高丽并非其继承国。

题主问道隋朝和唐朝为何一定要灭高句丽,这是因为高句丽是一个强大的封建王朝,对于强大尚武的隋唐而言,那些游牧民族根本不足为惧,真正的威胁就是东北这个强大的封建王朝高句丽,因为它的存在让隋唐王朝如鲠塞吼,不得不除,除掉身边这个强大的封建国家,隋唐才能真正的称霸东亚。

高句丽刚刚建国的时候相当弱小,所以中原王朝对它根本不注意,东汉时期后,高句丽不断兼并周围边疆政权,逐渐强大起来;到魏晋南北朝后,中原地区长期战乱,使高句丽得以更加发展东汉王朝灭亡后,辽东郡被公孙氏的豪强所控制, 高句丽主动与曹魏联盟攻打辽东郡。曹魏攻下辽东后,高句丽终止了与曹魏的合作并发兵袭击了辽东西部。正始五年(244年)曹魏反击,摧毁了丸都城。高句丽东川王逃到沃沮。这个时候的高句丽还属于被曹魏边兵虐杀的状态。

但是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了隋炀帝时期高句丽的疆域已经是相当大了,东北的大部和朝鲜半岛的一部分都是高句丽的领地,而辽东郡在汉朝就是中原王朝的属地,加上骄横的高句丽不断袭击隋朝的边疆,杀戮士民,劫掠粮草。,隋炀帝为恢复辽东故地,声言“眷彼华壤,翦为夷类”,并指责高丽“兼契丹之党,虔刘海戍,习靺鞨之服,侵轶辽西”,集合大军征讨高句丽。

但是隋炀帝急于求成,本人又好大喜功,加上指挥失措,高句丽动战争持续了三年,隋朝数十万军人丧生,百万民夫死亡,财产粮草损失不计其数,在隋炀帝第一次攻高句丽时,就开始爆发隋末农民起义,当时的口号就是“无向辽东浪死歌”,到隋炀帝第三次征高句丽时,各地大量农民起义使隋朝统治崩溃、名存实亡。隋朝对高句丽的战争随着隋朝的灭亡而失败,而高句丽也乘机进一步扩张了领地。

李唐建国初期,高句丽和唐朝还相安无事,但是一个地方怎么会存在两个强大的王朝呢,何况这个王朝还是个农耕文明威胁性远远大于周边游牧政权。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以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江、淮、岭、硖兵四万,长安、洛阳募士三千,从莱州走海路向平壤进军。又以李世勣(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军六万,以及兰、河二州归降的胡人,向辽东进军。到了645年,唐将李勣、李道宗等接连攻克盖牟城、辽东城和白岩城,围困安市城。唐太宗在安市城指挥唐军作战,大败15万高句丽援军,但最终没能攻克安市城,唐太宗见兵粮将尽,只好撤兵。

唐太宗不甘心失败,此后多次派兵进攻高句丽,但都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果。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加强和新罗的联盟,对高句丽和百济同时开战。到了660年,唐朝名将苏定方灭亡百济,唐高宗置熊津都督府,以管理百济旧地。661年,百济在日本的援助下复国,两年后,刘仁轨在白江口大败日本援军,再次灭亡百济,机智的小日本立马向唐朝示好,从此遣唐使不断。

百济灭亡后,唐朝和新罗两面夹击高句丽的态势再也无法逆转。666年,渊盖苏文病死,他的儿子们因争权夺利而发生内战,渊男建、渊男产击败大哥渊男生,继承了父亲的大权。战败的渊男生派儿子渊献诚前往唐朝求救。唐高宗抓住了这个有力的时机,迅速以老将李勣为统帅,指挥各路兵马对高句丽发动了志在必得的讨伐。

  对高句丽的灭国之战中,唐朝名将薛仁贵表现极其优秀,著名的薛仁贵征东的故事就由此而来,薛仁贵在667年接连攻克南苏、木底、苍岩三城,和渊男生合兵一处。668年2月,薛仁贵又攻克扶余城,威震高句丽,致使扶余川中40多座城池不战而降,同年9月,薛仁贵和契苾何力抵达平壤城下,与李勣会合,对平壤城发动了总攻。唐军经过一个月的战斗后,成功攻克平壤,俘虏高臧王、渊男建等高句丽贵族,灭亡了这个顽强抵抗自己的国家。随后,唐高宗在高句丽旧地置安东都护府,以管理这片久经战火的土地,高句丽灭亡,辽东重回中原大一统的唐王朝怀抱,完美。

隋朝和唐朝对灭亡高句丽不浅余力,甚至于花了几代人的时间,,这是因为高句丽的地盘本来就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中原王朝的控制范围,所以这不是军事扩张,而是收复失地。同时高句丽在中国东北建立王朝,这个强大的农耕封建王朝一旦发展壮大定会对中原造成严重的威胁,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唐高宗四代帝王终于灭亡了高句丽,高句丽的灭亡,让大唐帝国东亚取得了霸主地位,唐王朝终于成了唐帝国。


我家的猫叫皮蛋


因为高句丽已经发展到可以威胁到中原王朝的地步了,实力非常强大。高句丽的户口总数是60多万户,但是由于实行民皆兵制度,他最大限度可以动员30万到50万人马,可以一次性集中10来万人马进行野战。辽国最强大时也只不过拥有50多万户,高句丽和百济一脉相承,两者在朝鲜半岛难以遏制。外沟里的同志姐姐还和突厥人有亲戚关系,高句丽的使者甚至跑到了吐谷浑那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