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金融風口下“正規軍”的經營考題

消費金融風口下“正規軍”的經營考題

回顧2019年,在消費升級、政策支持等多重因素助力下,消費金融行業實現快速發展,多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密集增資,頭部玩家盈利能力與日俱增。不過,駛入快車道的同時,也有公司掉隊嚴重,上半年消費金融公司業績分化明顯,幾家中小機構虧損進一步加大,同時,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也有十餘家消費金融公司頻繁出現高管變動。有業內人士透露,基於整體風險管理的考量,監管部門也在對消費金融發展模式進行合規性引導與規範,並按照“金融業務由持牌機構開展”的總體原則展開部署,明確要平衡好業務擴張與風險控制的關係。

大力擴張 啟動增資競賽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自今年以來,各家消費金融公司在增資方面動作頻頻。最近的一次增資為11月15日,上海銀保監會發布公告稱,核准中銀消費金融變更註冊資本並調整股權結構,同意該公司註冊資本由8.89億元增加至15.14億元。同時,要求該公司應自批覆之日起6個月內完成有關法定變更手續,未在上述規定期限內完成變更的,本批覆失效。

在增資完成後,中銀消費金融的股權結構將發生變化,但是股東席位沒有發生改變。根據公告,中國銀行對中銀消費金融的持股比例由此前的40.02%增加至42.80%,百聯集團持股比例由20.64%增加至22.08%,上海陸家嘴金融發展有限公司持股情況由12.57%提升至13.44%,這三家企業仍分別為中銀消費金融的前三大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中銀消費金融外,多家消費金融公司也在密集增資。北京商報記者根據銀保監會公佈的行政許可統計發現,今年以來,已有至少9家消費金融公司變更註冊資本獲得銀保監會批准。如9月30日,河南中原消費金融獲河南銀保監局批准將註冊資本由8億元變更為20億元。在此之前,湖南長銀五八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哈銀消費金融、包銀消費金融、招聯消費金融等也獲批增加註冊資本。

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分析,今年以來消費金融公司出現增資潮,顯示出行業增長性及股東的看好。新股東出現具有用戶和技術優勢的金融科技公司,這是一種雙贏協同的局面。因為槓桿的存在,消金公司在高速擴張的同時需要補充資本金,以獲取更大的業務增長,同時消金公司的高增長也需要更多的場景和技術支持,互聯網類金融科技公司在此方面具有優勢。

另分析人士指出,持牌消費金融機構增資一方面是為了滿足監管需求,滿足公司業務的長足發展。另一方面,套路貸、超利貸等非法金融受到嚴厲打擊,市場秩序的肅清也給正規持牌機構的規模擴張帶來良好機遇,成為促使機構增資的重要因素之一。

競爭加大 人事變動頻繁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增資熱外,各家消費金融公司在高管人事變動方面也極為頻繁,北京商報記者根據銀保監會批覆文件統計,共有杭銀消費金融、中銀消費金融、晉商消費金融、四川錦程消費金融、上海尚誠消費金融、湖南長銀五八消費金融、盛銀消費金融、華融消費金融等16家公司出現高管變動,從其變動頻次來看,第三季度是消費金融公司高管人事變動的高峰期,從其變動細節來看,不乏有互金上市公司高管任職消費金融公司的案例。

銀保監會最近一次披露消費金融人事變動的公告為11月15日,銀保監會浙江監管局發佈關於成少勇任職資格的批覆稱,核准成少勇擔任杭銀消費金融獨立董事任職資格。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成少勇現任職位為互金上市公司小贏科技總裁。

近兩月來,杭銀消費金融高管人事變動頻繁,包含成少勇任職在內,杭銀消費金融已發生5次人事變動。其中,11月11日、12日,銀保監會浙江監管局分別核准陳昊、蔣燕青副總經理任職資格;而10月16日、17日,則分別核准胡世華、寇傳平的董事、副董事長任職資格。

值得關注的是,7、8、9月是消費金融公司人事變動的高峰期。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第三季度,包括四川錦程消費金融、上海尚誠消費金融、湖南長銀五八消費金融、盛銀消費金融、華融消費金融公司等9家公司出現高管人事變動。其中,華融消費金融在8月15日一天內出現三次高管變動,具體為,銀保監會安徽監管局核准柳旭斌擔任公司董事長,核准閔乙鐸擔任華融消費金融公司董事、副總經理,核准石世輝擔任公司董事任職資格。

除銀保監會核准文件外,11月15日,北京商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微貸網前COO葉巍將出任海爾消費金融CEO職位。據瞭解,葉巍已於近日從互金上市公司微貸網離職。

於百程分析,人事頻繁變動的背後,更多的是顯示出行業的競爭性大,對高管的各項能力要求更高,所以主動或被動的高管調整頻繁。而對於互金行業高管任職消費金融公司一事,他分析,如今,在當前監管越來越明晰的背景下,互金行業人才也在往外走,今後往持牌機構發展將是未來的行業趨勢。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消費金融公司高管頻繁變動,除了正常的人事變動外,也折射了消費金融發展中的業務發展受限,管理層壓力較大的現狀。在如今消費金融行業競爭越發激烈的現狀下,部分消費金融公司可能希望通過引入新的高管來帶動公司快速發展。

業績分化 亟須開發新場景

業績方面,截至目前,包括招聯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中郵消費金融、華融消費金融等18家公司披露了2019年上半年業績。披露的公司中,有8成在上半年實現盈利,不過也有個別公司縮水嚴重,與去年同期相比出現了明顯下滑。整體來說,今年上半年,消費金融公司業績分化明顯,頭部公司仍保持相對優勢。

具體來看,2019上半年,招聯消費金融以7.1億元的淨利潤業績拔得行業頭籌,此外,興業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中郵消費金融、海爾消費金融則分別以淨利潤4.42億元、3.02億元、1.39億元、1.28億元,進入行業前排。與之相對的是,長銀五八消費金融、蘇寧消費金融和華融消費金融3家公司上半年淨利潤遭遇虧損。

資產方面,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底,持牌消費金融機構有6家總資產跨入“百億”行列,分別是招聯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中郵消費金融、哈銀消費金融和上海尚誠消費金融。其中,總資產最大的為招聯消費金融,達766.346億元,其次為馬上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分別為511.11億元、309.79億元。總資產最少的的則為盛銀消費金融,僅有28.49億元。

對此,於百程分析,消費金融公司作為專業的消費金融業務持牌機構,依然在高速增長階段,但增速在2018年有所放緩,主要是受頭部公司影響。

此外,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艾亞文分析指出,當前持牌消費金融機構業績分化明顯,傳統場景模式基本趨於飽和,部分持牌消費金融機構的增長動力略有不足。未來新場景開發以及風控能力或成為持牌消費金融機構兩大核心競爭力。持牌消費金融機構業務擴張速度放緩,新場景開發將有利於提高市場佔有率,提升業績水平。此外,較高的風險成本或壓縮持牌消費金融機構的利潤空間,提高風控能力,加強資產質量的把控也有利於持牌消費金融機構的業績增長。

北京商報記者 嶽品瑜 實習記者 劉四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