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最容易“脾虛”?原來有這三大根源

為什麼中國人最容易“脾虛”?原來有這三大根源

中國人最容易“脾虛”了,原因在哪裡?

首先,中國人用心多於用身;其二,中國人有從“溫飽不足”到“小康”的鉅變;其三,中國人肌肉力量相對弱。

想改變這種“脾虛”的宿命,必須選擇適宜的飲食和鍛鍊。中醫說的“脾”和西醫的脾臟不等同。

為什麼中國人最容易“脾虛”?原來有這三大根源

1、中醫的脾

中醫的“脾”指的是身體器官多個系統的功能。其中包括消化系統,造血系統,甚至生殖系統,以及身體的運動機能。

中醫講,“思慮傷脾”,思慮心度的人自然胃口不好,容易生病。

如果從現代醫學角度分析,精神壓力過大增加了“脾氣”受損的幾率。

脾主肌肉,“手無縛雞之力”的人多是脾虛,肌肉的過勞和過逸都會影響到脾。

中國女人高發的疾病之一是漏尿,一般在五十歲之後,因為咳嗽,大笑甚至奔跑而出現小便控制不住,這和我們普通脾虛,肌肉缺乏力量有關。

脾虛的女性更容易出現垂臀平胸,更容易有“黃臉婆”的問題,因為脾主黃色。

2、脾虛的表現和調理方法

脾氣受傷後有兩種表現, 越來越胖或者越來越瘦。

如果是思勞傷的脾, 脾氣虛可能表現為越來越瘦;

為什麼中國人最容易“脾虛”?原來有這三大根源

如果是因為久坐、不運動導致的傷脾, 體內垃圾毒素逐漸堆積, 人也就越來越胖, 而且是虛胖。

方法不靠譜, 當然越減越肥。

1、過勞肥型

“過勞肥”就是越累越胖、越忙越肥,這是很多人的經驗。為什麼會如此?

就是因為過勞傷的首先是脾, 脾氣虛了,代謝能力下降, 能量過多地存留在體內,人就變肥胖了。這種胖子肯定是脂肪多、肌肉少的。

“十個胖子九個虛”,這裡的“虛”指的就是脾虛。

其次是能吃且瘦型, 或者是雖然吃得少, 人卻很胖。這兩種情況顯然都是病態。

先說“能吃卻瘦型”。很多人怎麼吃都不胖,這就是脾氣虛的問題。這是脾的吸納功能下降,無法吸收食物之精微所致。

為什麼中國人最容易“脾虛”?原來有這三大根源

2、少食而肥型

另外,就是我們說的“喝涼水都長肉”的那種人。這是典型的脾氣虛。這是脾的運化功能下降,代謝產物堆積在體內所致。

有的人雖然不胖,但體檢時卻發現得了脂肪肝, 大家開玩笑說他僅有的脂肪還長在了肝上。

這種情況在經常熬夜、值夜班的人身上更多見。

“過勞肥”的人,減肥總是不成功, 因為“脾氣虛”這個問題根本不可能通過單純的節食、腹瀉來改善。

節食和腹瀉甚至還會加重脾氣虛的症狀,所以他們的減肥總是剛開始有效,很快效果就不明顯了,或者體重很容易又反彈回來。

只要你弄清了肥胖最終是不是因為脾氣虛引起的, 從根本上改善脾氣虛的症狀,減肥就成了意外收穫。

比如“補中益氣丸”, 它是寫《脾胃論》的李東垣創制的。

這是一種可以長期吃的補脾藥, 它的減肥效果是隨著脾氣的強健而實現的, 表面上是在減肥,實際上是在修補過勞給身體造成的影響。

所以你用“補中益氣丸”來減肥的話,肯定不是速效,但一旦起效,就不用擔心反彈問題。

對於能吃但是很瘦型,以及食少而胖者,皆屬於“脾氣虛”,可服中成藥:補中益氣丸、參苓白朮丸。

具體需要服用哪種中藥,需諮詢當地醫師。

為什麼中國人最容易“脾虛”?原來有這三大根源

3、少吃消炎藥,慢性病一般脾氣虛

即便你確實有炎症,有慢性感染,比如你的泌尿系統感染、盆腔炎,甚至慢性咽炎、慢性闌尾炎總是復發,你也不要僅僅盯著消炎藥了,不妨增加一點兒補脾的中藥,比如黃芪。

至少在服用消炎藥的時候配合點兒,如黃芪15克、大棗5枚、甘草5克,每天煎1劑,早晚各吃1次,你肯定能感到很舒服,炎症也能快一點兒消退,因為黃芪這類補脾氣的藥是在幫你提高白細胞的戰鬥力。

既怕冷,也怕熱,也是脾虛。

久坐傷脾,要適量運動。因為中醫的脾是主肌肉的,久坐,就是缺乏運動,肌肉無力自然會反過來累及脾。

另外,讓脾胃休息的最好食物就是熱粥,大米、小米熬的粥都可以,嚴重虛弱的甚至可以從喝米湯開始。

醫史上記載過很多被判不治的危重病例,嚴重到連藥都吃不進去,後來遇到名醫,就是從米湯開始喂起,一點點地扶養脾氣,等待脾氣的慢慢恢復,從而最終康復。

養脾胃最好的方法就是吃易消化的溫食,適量運動,放鬆心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