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自己的孩子很平庸,家長如何積極面對,調整心態?

發現自己的孩子很平庸,家長如何積極面對,調整心態?

很多家長活了半輩子都沒搞明白一件事,就是孩子在早年的時候,行為是很容易模仿父母的。

以身作則往往比言語教唆好一百倍。

孩子並不會因為你天天教育他要好好學習,他就愛上學習。

孩子反而會因為你的打壓和威脅而變得害怕學習,把學習當成一種必須要完成的任務。

如果你養成讀書的習慣,你會發現慢慢地,你的孩子也會跟上你一起讀書。

如果你平時說話不帶髒字,你會發現你的孩子說話也很少說髒話。

最討厭的家長就是自己說髒話還教育自己的孩子別說髒話。

自己不學習,不讀書,還要教育孩子要好好學習。

發現自己的孩子很平庸,家長如何積極面對,調整心態?

如果孩子不好好學習,就開始用兩種典型的錯誤方式誘導孩子學習:

第一種是威脅壓迫式的,比如,“不好好學習,以後掃地都沒人要你”,“考不上好大學,以後你就流落街頭,不要想著從我這拿錢,我也沒錢”。

這種方式,只會讓孩子過早的喪失安全感,從而把學習當作一種,為了生存不得已而去做的任務,這種感覺很像老師給我佈置一份我覺得對我毫無意義的作業,但是又因為某種原因而必須交的時候,這種感覺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厭惡的情緒,並且對學習真正的意義產生錯誤的認識。

第二種方式就是交換式的,”考試考上90分,就給你買一臺 iphone“,”今天下午好好學習,晚上讓你晚一個小時遊戲“,這樣做,最終會讓孩子和父母產生交換型的關係,他會認為他好好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換取回報,這樣怎麼可能讓孩子愛上學習?

發現自己的孩子很平庸,家長如何積極面對,調整心態?

這世界上所有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小孩子是天生的小宇宙學家,小哲學家,他們不像成年人有那麼多的社會負擔,世界於他們而言也是嶄新的,充滿未知的,所以這時,任何一個具有神秘感的東西,都能吸引他們。

沒有一個孩子,沒有思考過宇宙。

可有幾個家長,和孩子一起看過星空?

愛因斯坦說過,他和別人唯一的區別就是,他是一個成年了之後,仍然對自然界抱有好奇心的人,可是多少家長讓孩子在童年的時候就喪失了對世界的好奇心?

達芬奇一生研究畫畫,研究飛行器,研究自然界,這個過程他是快樂的,可多少家長在孩子童年的時候就扼殺了這種快樂?

我覺得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從學習中獲取快樂的能力,一定不要讓孩子喪失了這種能力,不然,在以後的更加殘酷的競爭中,孩子更可能抑鬱,或者喪失目標。

我父母雖然不是愛學習的人,但是我認為他們對我的教育中,做的最正確的,就是在我小時候,給我買了幾本十萬個為什麼,他們經常帶我去野外玩,捉螞蚱,看星星,我小時候特別愛把自己看的書裡面的一些東西,加上自己的思考講給我爸媽聽,雖然我說的極其幼稚,錯誤連篇,但是他們都認真傾聽,傾聽我這個幼稚又真實的靈魂關於這個世界的思考。

發現自己的孩子很平庸,家長如何積極面對,調整心態?

我的父母都是農村出來的普通人,但是他們卻能給我安全感,因為當我在外面受欺負的時候,他們從來不讓我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當我幼兒園被老師打的時候,我嚇得不敢去學校,他們並沒有讓我好好聽老師的話,而是直接給校長打電話,舉報,幾天之後那個老師就被撤職了。

他們沒有錢,沒有地位,但卻能給予我安全感。

家長要做孩子的傾聽者,而不是教唆者。

家長要做孩子的依靠,而不是壓力來源。

家長要做愛學習的人,才能讓孩子也愛學習。

家長是孩子的起跑線,而不是孩子的絆腳石。

我現在寫這個文章的時候,幾度哽咽,這個淚不是為了過去而流,也不是為了將來而流,而是為了那無數的被父母早早就扼殺了世界好奇心的孩子們而流,每個孩子都是達芬奇,都是愛因斯坦,我為這些本因璀璨卻過早暗淡的靈魂而哽咽,願每個靈魂都能盡情燃燒吧,也願每對平凡的父母,平凡而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