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個貧困村農民合作社喜領農機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11月19日,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舉行2019年貧困村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試點工作項目三輪汽車發放儀式,為全縣125個貧困村農民專業合作社分別發放三輪車一輛。

“有了三輪車我們運輸更加方便了,也減少了人工成本,今後我們合作社在助推脫貧攻堅工作中,將會主動發力,擔當起生力軍角色,帶領貧困戶脫貧致富。”北山鄉德興村德心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興斌告訴記者,今年合作社流轉了67.67公頃土地,種植了黃芪、當歸、土豆、蕎麥、胡蘿蔔,在後期收割中,人工費用在成本花費中佔了較大比重,此次領到一輛三輪車,合作社將以機械化的生產方式帶動更多貧困戶受益。

民和縣農業農村和科技局副局長李慶林表示,合作社助推脫貧攻堅項目以密切與農民的利益聯結為核心、以增加農民收入為重點,將引導貧困村依託農民合作社開展產業扶貧脫貧,逐步發展壯大優勢特色產業,激活農業農村發展活力,持續增加農民收入。

現代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貧困村的脫貧攻堅更是離不開農機產業的強大支撐。此次項目中,民和縣對全縣125個貧困村組建的每個合作社給予3.3萬元的項目扶持,用於購置三輪汽車,項目共投資412.5萬元。

據瞭解,到今年底,民和全縣125個貧困村將全部建立運行規範的合作社,並要求享受扶持項目的合作社與貧困戶建立緊密的利益鏈接關係,貧困戶全部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為貧困戶提供種養殖技術服務,帶動貧困戶3戶以上,通過多種方式增加貧困戶收入不低於1000元,助力全縣脫貧攻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