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王朝一手造就的黃巾之亂:人類最大的敵人往往是自己

黃巾之亂

西漢亡於外戚王莽篡政,東漢亡於農民黃巾起義。黃巾起義是中國歷史最大最早的宗教組織民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響徹大江南北,任人欺壓的貧苦百姓搖身一變成兇若豺狼的宗教死忠。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會信逢些神佛仙道,將信念信仰寄託,遇到挫折時會向他們祈求希望得到幫助。黃巾軍能夠發展壯大至成一個不遜色東漢朝廷的勢力,大多數人心裡認為原因在天時地利人和,跟東漢王朝關係並不是很大,遍地豪強的情況下朝廷並不能做出什麼有效補救措施。然而,筆者以為黃巾之亂確確實實是東漢王朝一手造就的,是朝廷將小小的民間邪教催生成大大的王朝死敵。

東漢王朝一手造就的黃巾之亂:人類最大的敵人往往是自己

黃巾之亂的緩緩醞釀

黃巾起義是東漢王朝一場全國性的社會大動盪,它是地方走出的宗教勢力,在數十年的時間內壯大成全國性的農民義軍。漢靈帝和漢桓帝在位的數十年時間裡,黃巾起義正緩慢發展著。直到匆匆爆發前的唐周主動自首洩密,告訴東漢朝廷太平道的密謀之大,東漢朝廷才反應過來,開始亡羊補牢看看有沒有效果,再不濟也是洩憤。兩代大漢天子數十年的執政期間,太平道已是半公開式的發展,東漢朝廷沒有進行過過多的干涉,反而在以“善道”尊之,即給予幫助。同一時期的其他宗教組織,無不遭到毀滅性打擊,沒被朝廷所容忍存活。

《後漢書-臧洪傳》:熹平元年(漢靈帝劉宏的第二個年號),會稽妖賊許昭起兵句章,自稱“大將軍”,立其父生為越王,攻破城邑,眾以萬數。拜旻揚州刺史。旻率丹陽太守陳夤擊昭,破之。昭遂復更屯結,大為人患。旻等進兵。連戰三年,破平之,獲昭父子,斬首數千級。這些宗教組織被打成“邪教”官軍積極剷除的原因也有他們自身作死,稱皇帝號將軍,不似太平道,猥瑣發育,一點不張揚,與民間百姓和官府部門打好關係,互利互惠。這種情況在元朝末年也有出現:元朝大軍優先攻擊稱王稱帝者,朱元璋看重這一點,得以據應天一帶逐漸壯大而不被元軍征伐。

東漢王朝一手造就的黃巾之亂:人類最大的敵人往往是自己

太平道黃巾軍,沒到唐周自爆的最後一刻,根本不是反政府的武裝部隊,一直是“與民友善”“與官友好”的宗教。漢桓帝和漢靈帝的時候,民間類似的宗教組織被冠以“妖賊”。東漢朝廷誤判了太平道的性質,使得張角、張寶、張梁等人肆無忌憚地發展教徒、傳播教義、儲存兵器糧草。為什麼會誤判呢?這得從太平道傳播的教義看:其言以陰陽五行為家,而多巫覡雜語。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經,乃收臧之。張角創立太平道的理論基礎在《太平清領書》,有些黃老思想在其中。

《後漢書》記錄下這麼一件事:“鉅鹿張角偽託大道,妖惑小民。”這話是東漢官員說的,他們看的很清楚,知道太平道的本質,打著傳教黃老思想的幌子,幹著蠱惑民眾為自己所用的勾當;那些所謂的《太平經》教義,不過是矇蔽朝廷、發展信徒的一個工具。皇帝和朝中實權大臣們十分曖昧對待《太平書》及太平道,沒有後世所想的初聞“深惡痛絕”。上層統治者既然支持扶立太平道,還幫助太平道剿滅其他以宗教為名組織百姓的組織,太平道得以正大光明的發展信徒、沒有競爭對手,前方道路一片坦蕩。當時東漢朝廷視黃老思想為國家思想,太平道被朝廷認可為:輔助朝廷教化百姓的“善道”。無異於縮減版的國教。

東漢王朝一手造就的黃巾之亂:人類最大的敵人往往是自己

太平道的迅速擴張

張角創立的太平道,得到朝廷的默許後迅速席捲天下、遍地教眾。十餘年間,眾徒數十萬,連結郡國,自青、徐、幽、冀、荊、楊、兗、豫八州之人,莫不畢應。遂置三十六方。方猶將軍號也。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帥。這儼然一副嚴密的宗教組織樣子,張角是皇帝,三十六方渠帥為分封的實權諸侯,是東漢劉氏天下的國中之國。這個消息滿朝皆知,畢竟這事涉及之人達到數百萬,不走漏風聲被人等作發財路子報告官府是不可能的事。後來者的視角看,情況已經十分危急,東漢王朝已經達到大廈將傾的地步,但朝廷內部還是大致分為兩派:一派是以皇帝為首,無視太平道的威脅;一派是屢次上書提出應對太平道危機策略的大臣們。最終決定是誰敲定的?皇帝。皇帝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的,誰鬥得過。提出要果斷剪除消滅尾大不掉的太平道的大臣寥寥無幾,呼聲極小,因為大家已經習慣了太平道的存在和作為。

漢靈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在此次波及天下的宗教叛亂的前兩年時間,各地叛亂的凶訊不斷傳至中央,皇帝和朝廷諸公絲毫沒有警覺,覺得有什麼不對,認為這不過是和往年一樣的情況,便沒有過多關注,自顧自地設宴作樂。民間圖讖有所預言:濟陰言黃龍見句陽,金城言黃龍見允街。這事會讓東漢統治者們警覺,但也能造勢,為後來起義提高法統性、天命性和熟知度。各個階層都或多或少嗅到了太平道黃巾軍的“不對”(或者說是神奇),天下大亂就在眼前。

東漢王朝一手造就的黃巾之亂:人類最大的敵人往往是自己

數萬百姓景從看太平道之“黃人”,地方官府沒有阻攔,中央朝廷沒有注意,足見其人心所向和朝廷的疏忽大意。有警惕的朝廷官員不是沒有,而是聲音不大、不被重視。有識之士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他們提出d解決措施非常不錯,避免了大動干戈、動盪國家的情況:派官員遣送黃巾信徒歸鄉,再消滅各部渠帥。這辦法很好,但是沒人用,這本該是掐滅黃巾叛亂火焰的最佳機會。奏摺漢靈帝讀了,深表贊同,但還是沒有采取措施應對。黃巾起義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再任由其壯大發展,這東漢王朝就再無抵抗能力,只能一味依靠地方豪強軍隊。

民怨在沸騰,走向太平道所期望的地方。整個京城和皇宮都已經漏成一個篩子,以前是統治階層不想動太平道,如今是整個朝廷十之八九的人不願意動太平道,京城的十常侍,地方的州郡長官,都在幫忙隱瞞,不讓嚴重的消息上達天聽,皇帝因此不能及時作出反應,國家機器不能運轉起來對付這個即將爆發的宗教勢力。不僅州郡長官信奉太平道,其下屬也是信任的,擔心自己報上去為太平仙人招來禍患,被冥冥中的蒼天報復。

東漢王朝一手造就的黃巾之亂:人類最大的敵人往往是自己

黃巾軍的爆發

中平元年春二月,黃巾起義因叛徒的出現提前爆發,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東漢朝廷才慌慌張張地採取具體措施應對。東漢君臣始終沒有把這群泥腿子出身的黃巾軍放在眼裡,他們認為統治這個天下的是豪強黨人讀書人。漢靈帝赦免天下黨人(精英階層),派遣何進、皇甫嵩、盧植等將領討伐黃巾軍平叛,並且允許地方長官和豪強可自發募集軍隊剿滅黃巾。一年沒到,東漢官軍就擊敗了黃巾軍的主力,張梁被斬殺,張角病故,黃巾殘部四分五裂分散各州。本該是趁勝追擊,徹底消滅黃巾軍的絕佳時機,可是東漢朝廷內部開始分裂內鬥起來,宦官、外戚和重臣三方角鬥。外戚和重臣認為解決黃巾問題的關鍵在皇宮內的宦官身上,只要讓宦官不再掌權生事,黃巾之亂不消多大的力就會完美解決。

漢靈帝壯年建在,還是東漢的領袖,自然不會允許黨人和外戚對自己的“手足”舉起屠刀。各方勢力都在演,黃巾軍只是皇帝一方和大臣一方的棋子,皇帝想削大臣的權,才允許宦官弄政;大臣想皇帝殺宦官,才允許黃巾軍四散逃去不進行根源性的消除。用各懷鬼胎來形容再合適不過。

東漢王朝一手造就的黃巾之亂:人類最大的敵人往往是自己

總結

黃巾之亂帶來的影響是大部分人所始料未及,現有的秩序將打破,現有的利益集團被取代,這不是東漢王朝的君臣不想見到,但這已經不是他們所能控制的。回首黃巾之亂,從起源到覆滅,哪裡沒有東漢朝廷的推波助瀾,東漢王朝的覆滅,誰敢說他們自身不是負有最大的責任。亂世,對統治階層是弊大於利,對被統治階層是利大於弊。東漢朝廷一而二、二而三的給機會,連續數次失誤才促成黃巾之亂掘東漢墓,只要免除一個,情況就不會糟糕到:漢獻帝朝不保夕,被數位軍閥挾持,漢室名存實亡。

因此黃巾軍的失控和東漢朝廷自身策略密切相關,怪不得任何人。

參考文獻:《漢書》《後漢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