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模式下的生鮮電商 冷鏈物流配送難題如何解決?

隨著消費結構持續升級、生鮮電商快速崛起以及國家不斷出臺鼓勵政策,我國冷鏈物流進入迅猛發展期。據統計,以果蔬、畜產品、水產品及花卉為代表的冷鏈物流,交易額每年增速達20%。預計到2020年,我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700億元。

從冷鏈、模式的不斷迭代後,在過去十年裡,生鮮如同汽車一樣被譽為是電商化過程中*難啃的兩塊骨頭。O2O模式下的*後一公里末端配送即為同城配送,同城配送對物流配送要求更高,消費者個性化差異化需求要求同城配送提供按時發貨、商品保鮮、信息可追溯等。因此,生鮮電商的同城冷鏈物流配送問題依然突出。

O2O模式下的生鮮電商 冷鏈物流配送難題如何解決?

生鮮電商物流配送存在的問題

1、流通過程中生鮮類產品貨損率較高。據統計,我國生鮮產品的年銷售交易額達到近萬億元。但貨損率遠超過西方發達國家。

2、生鮮類產品供銷鏈過長。農產品中間流通環節過多,各地供需不平衡,導致運輸環節過長,產品貨損率過高。

3、農產品配送效率較低。我國還沒有成熟健全的農產品供應鏈配送體系,整個供應鏈流程缺乏標準化。

4、智能化信息程度低。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信息化發展差距很大。很多農產品種植不集中導致旺季物流運力不足,淡季時運力過剩,嚴重影響我國物流配送效率。

生鮮產品在B2C/C2C電商模式下存在的問題

由於生鮮產品的屬性不同於普通貨物,B2C、C2C等原有的電商模式已阻礙了生鮮電商的發展。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不能滿足客戶即時性的要求。

2、配送成本過高。

3、車輛負載效率較低。

4、客戶開發成本高。

5、生鮮產品質量難以保證。

生鮮電商產品的市場主要針對城市居民,線上產品展示、訂購與線下客戶發展、物流設施設備支撐相結合,開發生鮮產品的銷售渠道。針對生鮮產品同城物流配送的問題,一種新的O2O模式受到相關專業人士的認可與重視。

O2O模式下的生鮮電商如何解決物流配送難題?

O2O模式主要針對以加入網站社區的消費者為對象,包括網站團購模式、掃描二維碼模式、線上線下同步進行模式及營銷推廣模式,很好地解決同城物流配送成本高、客戶開發難、產品貨損率高等問題,具體對策如下:

O2O模式下的生鮮電商 冷鏈物流配送難題如何解決?

生鮮電商建立農場與消費者溝通的平臺

通過O2O平臺,消費者可以實地體驗農場的種植活動,可以參與到產品的整個生命生長過程。消費者通過體驗,建立對農場與生鮮平臺的信任。農場還可以根據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種植多樣化多品種的農作物,無需外地引進,滿足客戶的需求,以便獲得客戶的忠誠度,形成長期的合作關係。這種“吃在當季、吃在當地”的理念,生鮮產品在本地生產與銷售,減少了中間的流通環節,減少了跨區域配送的成本,平衡了本地生產與消費。

新型O2O同城冷鏈配送模式的建立

首先,生鮮電商O2O模式解決了“數量”的問題。生鮮產品的易腐特性決定了不能存放太久,從而導致批發商進貨數量較小,進貨頻次增加,這樣就無法從供應商處獲得更低、更優惠的價格,不能從產地直供,擺脫不了對批發市場的依賴。較高的物流成本致使產品價格一路飆高,從而在競爭的過程中無法佔有優勢,從而對顧客群體產生限制。

而O2O模式與線下的實體店相結合,解決了“數量”的問題;其次,滿足了客戶貨比三家的習慣。網上購買沒法看到實物,引起網絡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質疑,線下展示、體驗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生鮮電商經營者利用這種新的模式來縮短供應鏈,縮短供銷距離。

O2O模式下的生鮮電商 冷鏈物流配送難題如何解決?

O2O定位本地服務、基於“社區”的生鮮農產品運營平臺

建立基於“社區”的生鮮農產品運營平臺本身不提供產品,只是作為溝通的媒介整合供應鏈上下游的資源,此種模式也被稱為個性化“私人訂製”,它吸引地理位置相近的客戶加入平臺建立的“社區”,平臺收集並分析數據,待規模化後與農場聯繫起來,負責人每兩週發佈一次產品需求信息,平臺為社區定製個性化網頁,提供加入平臺社區的農場經營者的信息供社區消費者進行選購。當地合作農場根據社區居民的具體訂單信息,制定一個配送計劃按時配送產品至固定派送點,消費者上門取貨,定點限時自取解決了社區*後一公里的配送難題,真正實現了團購。

在這種模式下電子商務平臺接受社區消費者訂購的產品訂單,將產品從簽約農場基地直接運輸到配送中心,經由配送中心對各類產品進行初級加工之後,送往各大線下社區便利門店,再由承擔配送業務的社區便利店委派派送員送貨上門至消費者。

O2O生鮮電商同城冷鏈配送解決了社區*後一公里配送的難題,利於網絡生鮮電商客戶的開發,降低成本,供應鏈節點企業共同受益,節約社會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